词条 | 寿乐镇 |
释义 | 寿乐镇位于乐都县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土族等。总面积188.6平方千米。辖仓岭顶、马家湾、土官口、王佛寺、陈家堡、仓岭沟、羊官沟、土官沟、联合、尕扎、昂麻、牧场12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寿乐乡,1958年并入碾伯公社,1961年分设寿乐公社,1984年复设寿乐乡。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寿乐乡设立寿乐镇。 基本信息面积:面积188.6平方千米。 人口:0.8万 邮编: 区号:0972 民族:汉、藏、蒙古、土族 代码:632123102000 景点介绍寿乐镇内主要旅游景点是羊官寺。羊官寺,又名“寿乐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语全称为“东霞扎西曲林”,意为“北山吉祥丛林”。位于乐都县寿乐镇羊官沟村,距西宁80公里。该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县城碾伯镇22公里。佛寺在50度陡的山梁上层层下建四大院三大殿,布局悬妙而错落有致。寺内存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 据说该寺原先藏有很多珍贵文物: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永乐皇帝下敕谕一道,赐铜印一枚,蟒袍一套,象牙碗六对,珊瑚树两株,金佛四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曾遭哈砸部劫掠。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互助佑宁寺僧人根登罗哲搬到现址重新修建了这座寺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成显宗学院(讲经院),从而形成一座乐都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廷赐名“福祥寺”,康熙皇帝赐“福寿”斗字金匾一桢。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堂资助修缮,并题“护国渡世”匾额一桢。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修建有118柱的经堂,其建筑为七转九、三重檐、九脊顶斗拱合壁、高三层的藏汉式殿堂。内有十六根通天柱,用龙毯包裹,地毯铺地,珍贵的壁尘帐悬空,琅琅夺目,还有一百两和五十两银灯。经堂内供各种佛像,法器法物布满大堂。经堂上方有大殿一座,其建筑为三转五,高三层,内设主佛像是一尊高10米的弥勒佛8岁童像。经堂前山脚下,有三转五,三重檐的护法殿一座。还有官房、讲经院、吉洼昂等建筑64间。文革期间,寺院除北楼之外全部被拆毁。直至1981年才开始重建寺院。截止目前修建的建筑有:经堂、拱檩悬牵大佛殿3间、尊神塔2座、大佛像一尊、讲经院三间(经室)、本康两座,并从拉布楞寺运来塑就的八尊佛像供在经堂内。 羊官寺的属寺有龙沟寺、长嘴沟寺,香火部落有班塘族、阿拉族、大巴族、小巴族,总称为羊官寺三寺四族。过去化隆县尕若东寺和甘肃凉州的白塔寺也是柳家佛的管辖寺院。这个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有:正月观经、放茫茶、晒大佛、跳禅、诵经;四月、六月、七月、十月观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