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释义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为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及研究生培养质量,2011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学院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建校57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11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50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初等教育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9个院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本科专业50个。各类学生总数28,71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0,151人,博士研究生473人,硕士研究生4,201人,成人教育学生12,182人,外国留学生1,707人,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428人,在1,293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80人,副教授480人,博士638人,硕士47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8%。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项目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4人,北京市特聘教授29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7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6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2个,北京市科技新星25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176人。学校另有53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3部;“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个;学校共有11名教授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2008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含1项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68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6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项。

学校设有90余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8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9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省部级以上奖励53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0885.4万元。编辑出版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高教研究》、《教育艺术》等。

学校占地约1,400亩,建筑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42,000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291.9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和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等5所国外院校合作开办了孔子学院。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七届328名教育硕士。2006年至2011年4月,共派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836人次进行转学分课程学习或带薪实习。2006年至今,参加国外访学、培训进修、国际会议的教师达1,520人次左右,学生250余人次。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每年接收长短期留学生2,500人左右。

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等附属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之一。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多次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未来,首都师范大学将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50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跨入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

首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41人,硕士生导师600多人;学校拥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

截至2007年9月,通过国家入学考试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的各类在校研究生约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89人,硕士研究生4398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已经成为国家和首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位授予单位。

管理职能

招生办公室

负责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招生、博士招生和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各种工作,包括我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咨询、宣传,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组织报名、命题、考试、阅卷、政审及录取等工作。

培养办公室

负责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具体为: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检查;公共课教学安排;成绩登录;学术讲座的策划和组织;教务系统的维护。

学位办公室

负责学位工作。具体为:学位点申报与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各类型各层次学位申报与授予;学籍学历学位信息审核上报;学位点评估;研究生学籍档案整理等。

思政与学籍办公室

负责研究生思政与学籍工作。具体为: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研究生学籍工作;做好研究生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研究生奖学金管理、评选与发放;研究生党建工作;开展研究生思想动态研究工作;指导社团开展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发展前景

首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培养水平,已步入“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主线”的新时期。定期开办系列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实行新生奖学金制度,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定期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实施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得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首都师范大学先后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部分院系与国外友好学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还与国内和港澳地区的科研院所和学校共享资源,联合培养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将进一步依托和利用首都的文化高地和资源优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理念,努力构建具有教学研究型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首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立典礼

2011年11月11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研究生院成立典礼。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校长刘新成等校领导,以及校、院系学术(学位)委员会成员,院系、机关部处、后勤与直属单位领导等出席典礼。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代表参加成立典礼,北京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发来贺信,热烈祝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何奕騉副校长主持典礼仪式。

张雪书记首先宣读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的决定: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努力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经学校十二届党委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张书记同时宣读了关于研究生院领导干部任命通知并发表了讲话。她说,研究生院的成立不是简单的更名,意味着学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学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新开端。她同时希望研究生院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内涵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与校长刘新成教授共同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揭牌,并发表了讲话。傅华副秘书长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首师大研究生院的成立标志着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开始了新征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首都师范大学成立研究生院,是落实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奠定了基础。北京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首都师范大学的发展,希望首都师范大学按照首善标准,突出特色,科学发展,为国家和首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希望首都师范大学以研究生院成立为契机,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学建设,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取得新的成就、实现更大的突破。

刘新成校长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院成立标志着学校完成了从传统师范院校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意味着学校进入了建设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新阶段。要把研究生院的成立和发展落实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上来,进一步明确目标,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准,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院院长李庆忠教授在就职讲话中表示,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北京市、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和工作要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争取不负重托,为院系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做好服务,努力开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长江学者方复全教授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全体导师向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研究生院的成立增强了全体导师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导师们将率先垂范,育人为本,促进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向更高平台、更高层次迈进。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苏忠民教授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他表示,兄弟院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建立了密切联系和深厚友谊,兄弟院校愿同首师大携手并进,加强合作和交流,分享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

研究生院成立典礼期间还举办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论坛。宫辉力常务副校长主持论坛,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苏忠民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分别作了关于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精彩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齐世荣先生畅谈了首都师范大学追求卓越、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以及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的历史,对学校办成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寄予了殷切希望。与会代表对他们的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研究生院成立典礼期间,学校还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李庆忠教授代表研究生院作“积极落实‘十二五’规划,开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历史学院郝春文教授、文学院吴相洲教授、陶礼天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刘兆理教授、生命科学学院萧伟教授和教育学院张景斌教授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作经验交流报告。与会代表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何书元教授、陶礼天教授、刘屹教授、白奚教授、封一函教授、张景斌教授就各小组讨论内容向大会做了汇报。何奕騉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强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应对举措。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研究生院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梳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8: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