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释义

学院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是在历史系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系创建于1954年,是学校最早建立的系级教学单位,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宁可先生和戚国淦先生等第一代教师是历史系的创建者。

经过学院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历史学学科的办学规模不断得到发展,办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点齐全,有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齐全的二级办学单位。历史学院的建立,将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历史学科也将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属机构

历史学院下设历史学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世界史学系、城市文化管理学系、历史博物馆和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下设四库学研究中心、全球史研究中心、北京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心、中国古代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欧洲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欧洲中世纪与近代早期研究中心、古文献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院有历史学(师范)、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文物鉴定与保护”、“城市传统与文化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教育学等9个硕士学位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博士学位点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

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2009年,学院有学生699人,其中本科生381人,硕士生257人(含教育硕士12人),博士生54人。博士后7人。

学院领导

据官网资料显示,历史学院领导有:

院长:郝春文

副院长:梁占军,寇志刚,董增刚,付冉

党委书记:周兴旺

党委副书记:付冉

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后,一直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特别是自90年代后期有了飞速的发展。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以该学科为主体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10年,该学科有成员2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其中55岁以下的教师有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与学历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2005年又聘请罗宗强和李炳海先生任特聘教授,聘请张少康与陶敏先生为讲座教授,使该学科具有了更为坚实的学术后盾和发展动力。

该学科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9项。还先后举办了8次高水平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成为该领域里最为活跃的学科群体。

世界史学科

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始建于1954年,奠基人是齐世荣教授和戚国淦教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是中国最早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科点之一,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以该学科为支撑,以历史系作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平台开设了“世界历史”专业。2002年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创新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