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手盗龙类
释义

手盗龙类(Maniraptora)是个虚骨龙类演化支,在种系发生学上包含鸟类,以及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手盗龙类主要包含:恐爪龙下目、偷蛋龙下目、镰刀龙下目、以及鸟类;有时也会包含嗜鸟龙、阿瓦拉慈龙科。手盗龙类是似鸟龙下目的姐妹生物单元,两者共同组成手盗龙形类演化支。手盗龙类在化石记录中首次出现于侏罗纪(峨山龙),并存活到现代,现今有超过9000种的鸟类继续存活者。

化石时期

侏罗纪到白垩纪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无层级: 手盗龙类 Maniraptora

特征

手盗龙类的特征为细长的手臂与手掌,手掌具有三指,以及手腕上半月形的骨头。手盗龙类是唯一一群具有骨化胸板的恐龙。其他手盗龙类的常见特征包括:叉骨与羽毛的出现、坚挺的尾巴、以及修长且往后指的耻骨。

在2004年,汤玛斯·荷兹与Halszka Osmolska列出六个手盗龙类的特征,包含:缺少或缩小的尺骨鹰嘴突(Olecranon process)、股骨的粗隆部更大等。镰刀龙类、驰龙科、初鸟类、原始伤齿龙科的中国猎龙,都具有修长且往后指的耻骨,而衍化伤齿龙科与偷蛋龙类的耻骨则往前指。在2007年,透纳等人则建立了七个共有衍征。几乎所有已知的手盗龙类演化支都拥有现代的正羽与飞羽,除了镰刀龙类,但它们被推论也具有正羽与飞羽;北票龙的化石保存了某种羽毛,但这些羽毛的构造仍未知。鸟类(或初鸟类)拥有动力飞行能力,可能还有某些驰龙科恐龙,例如胁空鸟龙。某些更原始的恐龙也具有简易的羽毛,例如中华龙鸟。手盗龙类可能也具有这些原始羽毛或绒羽,至少在幼年阶段。动力飞行能力则可能是初鸟类的独有衍征。

种系发生学

手盗龙类是由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在1986年所建立,并依分支定义为:恐龙之中,与现代鸟类亲缘关系较近,而离似鸟龙科较远的所有物种。高斯特注意到这群生物拥有长前肢与手掌,他将这特征解释为用来抓取用,因此取名为手盗龙类。在1994年,汤玛斯·荷兹(Thomas Holtz)将手盗龙类依衍征定义为:拥有细长的手指、类似翼且弯曲如弓的手臂骨头、以及最重要的半月形腕骨。大多数后来的研究并未遵循这个后来的定义,而是且采用前者。

这个根据分支的手盗龙类定义通常包括:恐爪龙下目、偷蛋龙下目、镰刀龙下目、以及鸟纲。其他的分类研究常发现阿瓦拉慈龙科、嗜鸟龙也属于手盗龙类,美颌龙科有时也被分类于手盗龙类。有些物种更确定地被分类到手盗龙类,但仍不清楚它们的正确位置,这些物种包括:擅攀鸟龙科、足羽龙、义县龙、以及可疑的重腿龙。

其他理论

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与Yuan根据某些手盗龙类的特征,例如:修长且往后指的耻骨、短坐骨、以及髋臼的穿孔,似乎在擅攀鸟龙科恐龙身上消失了。他们因此认为擅攀鸟龙科比手盗龙类原始,并假设手盗龙类在非常早期就从兽脚亚目分开演化出来,甚至从早于兽脚类的恐龙演化而来。Zhang等人在叙述树息龙时,则发现树息龙的肩带似乎很原始,但仍将擅攀鸟龙科归类于手盗龙类。但全部的擅攀鸟龙科标本都为刚孵化幼体,而且它们同时拥有原始与先进的特征;这些现象可能导因于个体发生学,是它们早期身长阶段的正常现象。髋臼是臀窝上的一个洞,可允许动物有直立姿势,这是所有恐龙皆有的特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