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视听教育
释义

视听教育(Audio-Visual Education)最早出现于美国。指的是依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充分发挥视听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视听教育是指运用照片、图表、模型、标本、仪器、录音唱片、广播、电视、电影等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直接由视听觉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如参观、旅行、表演、展览、实验、实习等都属于视听教育范围。

视听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借助视听辅助媒体,使学生迅速获得信息。

视听教育的渊源:在教育领域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形式主义和教学中的“言语主义”(Verbalism)的反感情绪。克服学校教学中“言语主义”的弊病是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希望改革的一个方面。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和杜威等人的著作中都反映出要求这种改革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做是视听教育运动产生的渊源。

视听教育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技术现代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社会著名思想家对于各种思想的传播和推动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同时因为产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形成新的媒体技术手段。综合来说,因素共为以下三点

1、 工业现代化发展而引起的教育需要。

2、 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推动。

3、 新的技术手段的发明和应用。

视听教育的初级阶段

(一)视觉教学

由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各种新的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才形成“视觉教育”的思想。而当时,主要的形式却是学校博物馆通过销售的形式来进行的。

此后电影的发明对视觉教学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18~1928年十年间,这场视觉教学运动标志着教育技术的发端。

(二)视听教学

在之前纯视觉的教育媒体逐渐出现了有声的电影或广播录音技术,是原来的视觉教学概念逐渐扩展为视听教学阶段。而其起先于英国(见书本P8详细内容)。

1918~1942年之间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

四、“二战”期间及战后十年的视听教学(1941-1945-1955)

促进此时视听教学发展的原因有一下四点:

1、 工业和军队的训练部门制定了大规模的人才培训计划(新方法)。

2、 工业和军事训练中强调绩效能力的培养,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也强调训练者的工作职责(目标性、操作性强)。

3、 美国联邦政府为实施教学技术制定了一些列政策,鼓励制作各类教材、广泛实用媒体(政策支持)。

4、 美国联邦政府为实施教学技术而巨额拨款(财政支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