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市头村
释义
1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下辖村

市头村位于南村镇的北面,距市桥、大石都是10公里,市新路与兴业路经村而过,北临珠江河畔,交通方便。全村面积3平方公里,在册人口1541户、5201人,外来人口约10000人(含东线工业区)。

农村经济

2006年社会总产值14532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总产值12912万元,同比增长10.18% 。因该村分为村委会、生产队两级经济,2006年村委会纯收229万元,同比增长122.33%;生产队纯收1286万元,同比增长74.90% 。2006年我村村民共收到集体分配款1170万元。

社会建设

2006年,市头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农村工作“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社会稳定”的三大任务,全面推动市头村的发展。2006年市头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一、 村容村貌建设

于2005年至2006年区、镇、村共投入190多万元建成我村北约大围机耕路,该路段为长700多米、宽10米水坭路面的景观交通要道。

二、 精神文明建设

继承传统文化,将市头龙舟及舞狮、舞龙发扬光大。该村于去年市桥龙舟赛中取得传统龙银杯第二名、广州国际龙舟赛传统龙第二名。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在珠江河面市头村段举行龙舟赛,以丰富该村村民的文体生活,既锻炼身体又充分发挥村民的团队精神,是我村民间活动的一大乐事。该村龙狮队于2006年香港西贡元旦龙狮邀请赛中荣获银奖、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一等奖、2006年澳门南方狮艺精英邀请赛季军等多个奖项,并应邀于多哈亚运会参加开幕式表演。

三、 综治建设

2006年村“两委”积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参加党的先进性教育,甩掉市头村后进村称号。加强完善该村东线工业区的各方面工作,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东线工业区保安员队伍并设置了治安岗亭、检查站。加大投入东线工业区的环卫设施使卫生工作逐步得到完善。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于2007年3月29日补选了村主任壹名,健全各项制度,村“两委”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该村计划在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一、 由于东线工业区、沙边村现在仍然使用永大集团公司供应的自来水,因其水压太低对该区的供水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村委资金运作较困难的情况下,村“两委”下决心集资130多万元,完成沙边村改用沙湾水工程。

二、 继续发扬传统,办好南村镇唯一的市头龙舟景。

三、 建设篮球场两个、足球场一个以提高村民文体活动。

四、 建设十六、十七、十八队的涌口新村文化中心壹座。

五、 积极配合区水利局、南村镇水利会搞好涌口水闸、梁沙围大堤的建设工作。

六、 准备聘请专业清洁公司对全村范围进行保洁工作,并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壹座,争取成为卫生村。

七、 2007年一定以扭转东线工业区的污染面貌及提高全村的经济收入作为我村“两委”的首要工作,并从各方面全面地进行市头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广东潮安县龙湖镇下辖村

市头村是龙湖镇人民政府所驻地,与市尾村合称龙湖村,古称塘湖寨,旧志称龙湖市。东靠韩江,西与鹳巢村接壤,南接市尾村,北与三英村毗邻。人口6000人。北宋时创乡。因乡东临韩江。西、南、北三面池塘环饶,故名塘湖。明朝嘉靖后改名龙湖,后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分为市头、市尾二个行政村。该村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明、清尤甚。该村(含市尾)历代科举中举人16名;中进士1名,其中姚宏中为宋嘉定七年(1214)一甲进士第三名,是潮汕唯一的探花。较闻名的官吏有明代布政使刘子兴,户部郎中夏懋学及御史许宠宥。该村聚落呈带状分布,主姓许、黄、林,多保留明清古建筑,尚存明代建筑的第三街六巷及寨门旧址。据龙湖人,明万历辛卯科举人,福建归化知县肖延玉在《重建龙湖双忠公庙碑记》中称:“夫我龙湖山川秀美,万井绣错,纬然海阳一雄镇也”。可见明代已建成为一繁荣古集镇。该村水陆交通方便,有护堤公路从村东侧经过。耕地面积1134亩,主种水稻,生柑,蔬菜、香蕉。农户多饲养生猪、三鸟。工副业以抽纱、陶瓷、制衣、食品制作为主。龙湖酢糖、龙湖炖糕闻名遐迩。除原来村中的古集镇外。镇政府于1979年新建设新集市于该村北侧。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1.22亿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6: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