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54式冲锋枪
释义

1954年,我国又成功仿制了苏联PPS-43式冲锋枪定型为54式。1956年停止生产。它是前苏联PPS-43式冲锋枪的仿制型,该枪在机匣上刻有“626”标记。此枪与PPS-43式冲锋枪的区别是将握把中心的“C”字标记改成“K”字标记。其结构性能与PPS-43式冲锋枪一样。该枪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射击方式为连发。

现将PPS-43资料给出:

ППС-43式7.62mm冲锋枪是前苏联苏达列夫工程师设计的ППС-42式冲锋枪的改进型,1943年正式列为苏军制式冲锋枪。

该枪从1943年开始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停产时为止,共约生产了100万支,曾广泛装备于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波兰、芬兰、德国等国家也进行了仿制生产。目前,该枪已撤装,但一些国家的边防部队和警察仍在使用。

结构特点

ППС-43式冲锋枪大部分部件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操作方便等特点。

1. 枪

该枪工作原理与ППС-42式相同,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但作了一些改进:(1)增大复进簧导杆直径,并用其代替固定式抛壳挺,一物多用。(2)用较短的金属折叠式枪托代替固定式木托,枪托打开时的全枪长比ППС-4 2式减短了78mm,并增加了小握把。(3)取消了快慢机,只能连发射击。(4)改进并简化了保险机构;保险手柄位于机匣下方、扳机护圈的右侧,可将枪机锁定于前方或后方位置。(5)握把木护片改为硬橡胶制品,缓冲垫采用浸渍纤维板。(6)不采用弹鼓,只采用35发弧形弹匣供弹。

2. 瞄准装置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由带开式护翼的柱形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L形翻转式表尺组成,射程装定为100m和200m。

3. 弹药

该枪发射托卡列夫7.62mm手枪弹或7.63mm毛瑟手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500m/s

表尺射程----200m

有效射程----200m

枪口动能----654.3J

理论射速----650发/min

战斗射速----100发/min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35发

全枪长----

枪托打开----820mm

枪托折叠----615mm

枪管长----254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全枪质量----

不含弹匣----3.36kg

含实弹匣----3.93kg

实弹匣----质量568g

瞄准装置----

准星----柱形

照门----U形缺口式

配用弹种----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7.63×25mm毛瑟手枪弹

托卡列夫手枪弹全弹质量----

黄铜弹壳弹----10.2~11.1g

覆铜钢弹壳弹----9.94~10.72g

弹头质量----5.45~5.60g

发展简介

54式7.62mm冲锋枪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研制的PPS-43式7.62mm冲锋枪的仿制型号。PPS-43冲锋枪依其型号中的俄文“舷Ñ”音译,又称为“波波斯”冲锋枪,其设计者是阿列克谢·苏达耶夫。

PPS-43冲锋枪是同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常用的PPSh-41冲锋枪齐名的一种武器。PPS-43的研制初衷是针对PPSh-41的缺点进行的,因为后者无法折叠,全枪太长太重,对于坦克手、海军陆战队队员和滑雪行进的步兵来说携行不够方便。

在最终定型前,PPS-43曾历经四轮设计改进。1942年的首轮设计非常像简化了的并采用弧形弹匣的德国MP38/40冲锋枪,特别是枪口部分和折叠托。但第三次设计的外形已与PPS-43非常接近,它于1942年4~5月间通过了一系列测试,被命名为PPS-42式7.62mm冲锋枪。

最后定型的PPS-43在以下细节上又进行了改进:增大复进簧导杆的直径,并用其代替固定式抛壳挺,一物多用;取消了快慢机,只能连发发射;改进并简化了保险机构;握把护板由木质改为塑料制造;枪机缓冲垫改用浸渍纤维板

PPS-43冲锋枪的大部分部件都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等特点。如此设计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该枪的整个研制工作都是在敌军兵临城下、物资匮乏的条件下进行的。

从1941年8月30日起,列宁格勒就陷入了德国铁钳般的包围之中,到1944 年1月解围时,城中军民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反围困战斗,PPS-43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就是在这样一种困难环境下进行的。

PPS-43设计定型后,便立刻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发给守城部队试用,再针对部队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研究室和试验场从来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尽管条件极端简陋,但并没有影响PPS-43最终成为一种成功的设计,定型产品很受部队欢迎,并于1943年正式成为苏军制式装备。

PPS-43与PPSh-41从外观上看起来有些相像,但绝不是简单的派生,两者结构上的区别非常明显。PPS-43作为艰苦条件下诞生的应急武器,更加注重生产的简便和成本的低廉,每生产一支PPS-43,只需要6.2kg的金属材料和 2.7小时的机加工时间,而PPSh-41则需要消耗13.9kg的金属和7.3小时的机加工时间,可见两者的生产费用差别之大。

尽管如此,苏达耶夫的成功设计仍使这支简陋武器的实战性能并不亚于 PPSh-41。PPS-43在二战中的总产量不少于100万支,虽然远比不上PPSh-41 高达500万支的产量,但两枪的影响力基本上是一致的。二战结束后,PPS-43冲锋枪曾广泛装备于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除中国外,波兰、芬兰、民主德国等国也对该枪进行了仿制生产

“四三式”进入中国

1945年8月9日,百万苏军越过边境,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进行最后的打击,PPS-43冲锋枪随之进入中国境内,当时该枪在国内被称为“四三式”冲锋枪,同时苏军的装备中也包括PPSh-41冲锋枪。苏军中的远东方面军步兵第88旅是由早先退入苏联境内的我原东北抗日联军余部组成的,由苏方提供给养和训练,装备中当然也包括PPS- 43。解放战争初期,在东北民主联军中确有少量这两种苏式冲锋枪装备,但不是主流,更没有进行批量仿制。直到解放战争的后期,作为当时全军的后勤和军工基地的东北才开始自产冲锋枪,而此前东北军工基地主要集中生产前线更急需的弹药,对于枪械则以维修为主。

生产过苏式冲锋枪的只有我党利用旅顺、大连地区处于苏军控制下的有利条件,于1947年底组建的大连建新公司。由于当地接触苏式武器较多的原因,该公司在4年间曾仿造过苏式冲锋枪563支。

我国最终决定对PPS-43冲锋枪进行仿制,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决定的。这场战争的武器来源、补充与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大不同:战场缴获少,补给主要靠国内生产和苏联援助,同时与美军作战以运动和攻坚为主,武器弹药消耗量巨大。因此第四次战役后,苏联提供了包括 PPSh-41和PPS-43冲锋枪在内的大批轻武器,第五次战役前开始补充到部队,到1951年共换装两种冲锋枪35607支,使此前志愿军的“万国牌”装备得到明显统一和改善。

因外形上的不同,PPSh-41当时被称作“转盘冲锋枪”或“四一式自动枪”,而PPS-43则被称为“铁把冲锋枪”或“四三式自动枪”。

五次战役后的1950年7月,志愿军后勤总部在朝鲜中部的三登里召开军械会议,对苏援轻武器的性能进行总结,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苏式步枪笨重、火力弱,不如美式枪械,但苏式冲锋枪使用方便,发射速度快,特别是“四三式”可以折叠,更加轻便,很受战士欢迎

“四三式”的装备与使用

“四三式”冲锋枪装备最多的是侦察兵。特别是五次战役以后,在敌我对峙、存在缓冲区的情况下,或组织精干的侦察小分队,采用伏、袭击战术捕获俘虏查明情况;或组织3~7人的小组穿插到敌纵深5~10km的地区进行侦察;或采用抵近观察和潜入敌阵隐蔽观察的办法收集敌情,是志愿军最常用的战法。

最典型的例子是“奇袭白虎团”战斗: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第20、第 9兵团对敌发起进攻,第203师609团一个加强营沿522.1高地以东公路向敌纵深插进,于14日2时进至二青洞附近,配属该营指挥的607团侦察排一个班在副排长杨育才指挥下化装奇袭,迅速歼灭了俗称“白虎团”的南韩伪军首都师第一团团部,使敌人失去指挥,为全歼敌军起到重要作用。

韩国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朝鲜战争》中对此战斗是如此记载的:“4时左右,团部警卫人员和敌人(指志愿军)展开了激战……窜入院里的敌人用冲锋枪猛烈扫射。情况室人员同敌人一面混战一面烧文件,准备突围。但团部的三十来人根本无法挡住将近一个营的敌人,因此团长下达命令向间榛岘各自突围……团的各级指挥通信网全部断绝,前线的各营无从接到命令,副师长也失踪了……”杨育才所率领的侦察班,包括两支“四三式”在内,全部装备的冲锋枪,在进攻敌团部的战斗中,因火力猛烈,致使敌人以为遭到了一个营志愿军的进攻。

近距离反坦克作战也是“四三式”冲锋枪发挥威力的好场合。志愿军31师在古直木里地区的反坦克战斗中,采用射击、爆破、掩护三合一的办法协同作战。无后坐力炮小组包括3名炮手和2名爆破手,配以冲锋枪3支及反坦克手榴弹6 枚;火箭筒小组每组3人,其中包括步兵1人,携冲锋枪1支、枪弹200发、反坦克手榴弹2枚,专司掩护。在1952年6月13日的战斗中,美军多辆坦克配合南韩伪军一团向我官垡里无名高地进攻,二连反坦克二组用火箭筒击伤其中的第2辆,使其起火燃烧,4名乘员跳车逃跑,无后坐力炮组用3支冲锋枪交叉射击,当场击毙 2人,俘虏2人。

最能发挥“四三式”短小精悍长处的是朝鲜战争末期反击战中进攻敌地下工事的战斗。我军占领地面工事、敌退守坑道时,最常用的办法是以2支冲锋枪从正面将洞口封锁,掩护后续部队从侧面接近洞口,投掷手榴弹或炸药包,予敌以杀伤后,再进洞搜索。1953年4月15日发表的《根据官垡里西高地战斗体验对反击据守地下工事之敌的战术研究》一文中提到:“突击队主要应带冲锋枪、手榴弹之外,应携带炸药包和少量土工器具,主要原因是“四三式”枪托可以折叠,在狭窄的坑道中使用更加方便。同年4月20日发表的《攻击梅砚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之坑道战经验》中进一步明确:“每组应配10至15斤的大炸药包一包,小炸药包数包,爆破筒一根,每人冲锋枪1支,配9至10个梭子,8至10个手榴弹…… 20米以内的小坑道以3人突击队为宜,一人靠左侧攻击前进,一人在其后负责装填冲锋枪子弹,以使火力不中断,另一人在右侧爬行打手电筒……直通坑道尽量使用冲锋枪,手榴弹使用过多则烟大不能观察。”后来又发展到4人一组,分两个梯队,全配冲锋枪,两队交替向前,逐弯占领,换枪不换人,打入坑道迫敌投降或将敌歼灭。同时还推广了将手电筒绑在冲锋枪下方的作法,因“四三式”上机匣前下方是敞开的,捆绑手电筒比较牢靠,这样可以边照明边射击,便于该枪在夜间、坑道和山洞内发挥作用

“四三式”变身“五四式”

根据朝鲜战争开战以来的经验和我军正规化建设的要求,1951年初,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兵工委员会,提出了兵工提早建设的方针,认为我国兵器工业应争取苏联援助,技术起点“高一层”,同时实现与苏联统一制式,使之能在3~5年之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当时所执行的“一边倒”方针,自此国产轻武器开始走苏式路线。

1951年6月,徐向前总参谋长率军事代表团赴苏谈判争取援助。经过努力达成协议,苏方同意提供包括PPS-43在内的8种轻武器图样和技术资料,此举为国产轻武器制式化奠定了基础。

仿制生产PPS-43冲锋枪的任务落到了626厂肩上。该厂前身是1921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创建的东三省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后,日伪统治时期称为 “奉天造兵所第一制造所”。1946年3月,国民党接管并改称“九○兵工厂枪所”。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军区军工部接收该厂,改为“五一工厂第一制造所”,1950年11月改称“五一工厂枪所”。

该厂积极试制新武器,1950年初试制成功美式M2卡宾枪300支后,接着又试制了PPSh-41冲锋枪,称为50式冲锋枪,并将其弹鼓改为弧形弹匣。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因沈阳有遭敌空袭的危险,东北局决定将相关工厂北迁,其中“五一工厂枪所”迁往北安。1951年1月,大部分车间安装完毕开始试生产。 1951年3月1日,东北兵工局正式更改厂名为“三二工厂”,后又称”国营626厂”,对外称”庆华工具厂”。同月,50式冲锋枪正式定型、转入批量生产,并送往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所用的制式轻武器大部分出自626厂。1951年6月到1953年12月,该厂共生产50式冲锋枪35.8万支。同时工厂开始仿制PPS- 43冲锋枪。由于当时尚未拿到苏联的设计图纸,因此626厂只能根据实物测绘仿制,仿制而成的冲锋枪称为“仿四三式”。

1953年以后,该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系统技术改造,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质量迈上新台阶。在此条件下,根据苏方提供的图纸,从1954年4月起,再次测绘仿制PPS-43冲锋枪,并于当年批准生产定型,正式命名为54式7.62mm 冲锋枪。随即下达批量生产任务,并装备部队,当时主要装备装甲兵、炮兵、空降兵和摩托化步兵等特殊兵种以及步兵侦察分队。

“仿四三式”和54式的名称当时在很多场合下是混用的,关系类似于51式和 54式手枪。不过54式冲锋枪的生产并未维持很长时间,因为1956年我国又从苏联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AK47自动步枪,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626厂开始试生产,定型产品即56式7.62mm冲锋枪。由于56式冲锋枪(该枪从本质上说是自动步枪)在我国的定位与50式、54式冲锋枪相同,同时设计更为先进,枪弹威力也更大,50式、54式冲锋枪很快均被替代,54式冲锋枪于 1956年最终停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