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世界末日钟 |
释义 | 世界末日钟(末日时钟、末日之钟;英语名称:Doomsday Clock)是一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正视问题。最近一次调整在2010年1月15日,分钟被拨后1分钟,距离子夜6分钟。把世界末日钟提前1分钟,如此一来,末日钟指针距离象征末日的午夜仅剩5分钟,意味着地球又向世界末日危机迈进了一步。 简介“世界末日钟”设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内,它是一个象征性的为世界敲响的警醒钟。1945年,参与研制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一些美国科学家,还有17位诺贝尔奖得主,共同创办了一份《原子科学家公报》,旨在反对使用核武器。1947年,在科学家的推动下,由该杂志牵头设置了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末日钟”,以此来随时提醒人们警惕核危机和其他危险。 “世界末日钟”只有钟摆,没有任何机械结构,表盘上也仅在左上方15分钟的地方有刻度。设计者最初将指针定格在23时53分,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人类距离象征“世界末日”的午夜只有短短的7分钟。指针离零时越近,表明危险性就越大。 根据全球风云的变化,“世界末日钟”此前已经历了18次调整。离零时最近的一次是1952年,当时由于美国和前苏联相继进行了氢弹试爆,世界一片惊恐,“末日钟”被调到了23时58分。离零时最远的一次是1991年,因美国和前苏联签订削减核武器条约,钟表被调到23时43分。 对于2007年“世界末日钟”被拨到23时55分,《原子科学家公报》提前发布消息指出,这与“持续增加的核危险”相对应。《公报》警告说,鉴于伊核和朝核问题最终解决的不可预知性,一些核燃料的储存和运输没有安全保障,美国和俄罗斯仍拥有2.5万枚核武器并且其中2000件处于“随时待发”状态,世界似乎已进入一个“因深沉威胁所构成的二级核子时代”。与以往不同,这次科学家们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暖也是一个日益上升的风险,“是仅次于核武器,排名第二的威胁”。除此之外,人类自损行为、自造恶果等引起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另一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疾病每年导致成百上千万人死亡,仅艾滋病目前全球感染者就超过4000万,全世界艾滋病死亡总人数已达2500万。总之,人类的过度消费、过度排放、过度依赖科技、过度追求武力等,对人类自己造成了灾难性的伤害。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预言,目前的各种指数增长不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否则,人类真有可能最终把自己毁了。未来的科学和技术将如何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将如何影响科学和技术,这是人类必须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人类需要警钟长鸣,因为“非同寻常的未来”是由我们每个人现在的行动所决定的。 时间变化时钟设立之初正值冷战,分针距离子夜仅7分钟,其后根据世界局势及爆发核战的可能而变动,幅度由《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委员会决定。但时钟有时未能及时反映实况,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濒临爆发核战,当时委员会却没有拨动时钟。 调整年份 原因 剩余时间 调整时间数 1947年 设立末日钟 7分钟 — 1949年 苏联试验原子弹 3分钟 拨前4分钟 1953年 美国和苏联在9个月内反复测试热核装置 2分钟 拨前1分钟,迄今最近子夜的一次 1960年 科学研究合作增加、公众对核武认识加深 7分钟 拨后5分钟 1963年 美国及苏联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核试暴露于空气中 12分钟 拨后5分钟 1968年 法国和中国取得及试验核武,分别在1960年及1964年。同时中东、印度及越南爆发战争 7分钟 拨前5分钟 1969年 美国国会确认核不扩散条约 10分钟 拨后3分钟 1972年 美苏签署SALT I及反弹道飞弹条约 12分钟 拨后2分钟 1974年 印度测试核子装置、SALT II陷僵局 9分钟 拨前3分钟 1980年 美苏谈判无进展、民粹主义战争及恐怖主义活动增加 7分钟 拨前2分钟 1981年 军备竞赛升级,阿富汗、南美及波兰的冲突 4分钟 拨前3分钟 1984年 里根执政,军备竞赛再升级 3分钟 拨前1分钟 1988年 美苏签署协议,消除中程核武,双方关系改善 6分钟 拨后3分钟 1990年 柏林围墙倒下,东欧剧变,冷战近尾声 10分钟 拨后4分钟 1991年 美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17分钟 拨后7分钟,迄今最远离子夜的一次 1995年 环球军费开支达冷战水平、苏联遗留核武的处理问题忧虑 14分钟 拨前3分钟 1998年 印度及巴基斯坦争相测试核武、美俄就裁减核武出现问题 9分钟 拨前5分钟 2002年 全球裁减核武进展缓慢、美国宣布有意退出反弹道飞弹条约、恐怖分子试图取得核武 7分钟 拨前2分钟 2007年 气候转变增加核子应用,或间接助长使用核武 5分钟 拨前2分钟 2010年 美俄关系缓和,使得核武裁减谈判出现进展;以及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美两国同意降低碳排放 6分钟 拨后1分钟 2012年 日本3·11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和伊朗、北韩的核试验,全球变暖 5分钟 拨前1分钟 被拨慢一分钟人类距离世界末日有多远?面临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位于芝加哥大学的世界末日钟60多年来一直在试图表达科学家们的观点。美国东部时间14日早上10点,世界末日钟两年来首次被拨动,而这一次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科学家们经过讨论,将世界末日钟往回拨了一分钟,到23点54分的位置,这意味着科学家对人类的前景感到乐观。 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末日钟的创建者《原子能科学家公报》联合主席、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核科学家劳伦斯·克劳斯宣布将世界末日钟向回拨动一分钟。劳伦斯表示,虽然对于人类面临的两大威胁 ——核威胁和气候变化,人们已经表示出了良好的态度,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的行动。”他敦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拿出实际行动,采取务实的措施来实现无核化目标,同时也希望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能够有更多的成果。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许多科学家都表示了一定的乐观态度。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气候变化问题专家施奈德说,尽管现在气候变化问题仍然没有拿出良好的解决办法,但毕竟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已经开始讨论这一问题。而在核威胁的问题上,目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在去年4月访问捷克演讲时提出“无核世界”的目标,同时也与俄罗斯就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展开了谈判。 “世界末日钟”是一个象征性的警世之钟。1947年,在科学家的推动下,“世界末日钟”被安放在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世界末日钟”只在表盘上左上方15分钟的范围内有刻度,而零点则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根据全球风云的变化,“世界末日钟”此前已经历了17次调整。离零点最近的一次是1952年,当时由于美国和前苏联相继进行了氢弹试验,世界一片惊恐,世界末日钟被调到了23时58分。离零时最远的一次是1991年,因美国和前苏联签订削减核武器条约,钟表被调回到23时43分。而上一次调整时钟是在2007年。 名词解释:末日之钟末日之钟(末日时钟、香港称世界末日钟;英语为Doomsday Clock)是一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正视问题。最近一次调整在2007年1月17日,分钟被拨前2分钟,距离子夜仅5分钟。 时钟设立之初正值冷战,分针距离子夜仅7分钟,其后根据世界局势及爆发核战的可能而变动,幅度由《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委员会决定。但时钟有时未能及时反映实况,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濒临爆发核战,当时委员会却没有拨动时钟。 2007年1月13日,该杂志宣布会于2007年1月17日拨动时钟,以反映全球核威胁增加的情况。委员会将气候转变的因素一并考虑,因为他们相信气候转变会助长核能应用。其中一个推测为气候转变导致食水短缺,从而引发战争,由此间接增加使用核武的机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