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世界读书日 |
释义 |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设立背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设立目的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但在我国这个日子还没有广为人知,近两年开始有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公益活动。 主旨宣言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实践活动国外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 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很多国家在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的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 中国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社、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书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 活动衍生为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和促进图书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世界读书日”的框架下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并宣布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为2001年的“世界图书首都”。此后,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图书首都”的称号。 历年当选“世界图书首都”的城市分别有: 马德里(西班牙,2001年) 亚历山大(埃及,2002年) 新德里(印度,2003年) 安特卫普(比利时,2004年) 蒙特利尔(加拿大,2005年) 都灵(意大利,2006年) 波哥大(哥伦比亚,2007年) 阿姆斯特丹(荷兰,2008年) 贝鲁特(黎巴嫩,2009年)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2010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2011年) 英国当地往往把“读书日”庆祝活动提前到3月6日举行,据统计,每年单是学校、图书馆、书店所举办的庆祝活动便已超过1000项,其中包括故事人物模仿大赛、午间故事时间、各类型的书展等。有些教育机构和书店还会向小朋友发出面值1英镑的图书日代用券,让他们到图书日成员书店换购一本喜欢的书。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作为读书日缘起传说的发祥地有一个传统,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间,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摊档,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阅读日那天,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像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因此,几乎每年4月23日这一天,当地的书籍会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 日本东京的孩子在世界读书日最受优待。东京政府颁布法令,指定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并以培养儿童在语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为长远目标。 韩国韩国政府一般在4月23日会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让当地的小孩,把阅读和写作的风气,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随信件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墨西哥与“世界读书日”关系最密切的,是创立于20年前的瓜达拉哈拉国际图书博览会,是在以西班牙为母语的国家中最大的图书市场。每年集中于此的大量出版商、文学经纪人、阅读公关、翻译家、图书馆管理员等,都会进行商业或专业性的交流,超过35万人(包括10万儿童)会在书展的9天里来到瓜达拉哈拉市参观这个全拉美最大的文化节庆。 牙买加“读书日”活动将分为儿童和成人两部分。官方启动是在4月5日,参与开幕式的孩子们被邀请写下了他们对牙买加作家的印象;作家谭亚&S226;萨维吉代表牙买加作者,以自己的书为基础做了讲演。现场也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反盗版影像片段。牙买加还组织了一系列展览,在行政区的图书馆内展出。在成人活动部分,在牙买加广受尊重的科学家布鲁德博士,于4月27日举行一次面向公众的讲座,讲述有关机器人的未来。 法国·法国: 平均每人11本书2004年,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55%以上的人读书1至12本。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读书11本。 ·日本: 六成人读书成风 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社对全国的读书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每天读书1个小时的占14%,读书半个小时的占19%,读20分钟的占10%,读10分钟的占9%,不读书的占27%。 中国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在天津少儿图书馆启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少儿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倡议全国各类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一起行动起来,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强力推进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争取建立我国的少年儿童阅读节,让孩子喜欢阅读、习惯阅读,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分6个阶段推进: 4月23日在天津举行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主会场启动仪式暨少年儿童阅读高层论坛; 6月1日,在主会场广州举办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展示月,同时发布有关城市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展示阅读活动成果; 7月至8月,集中举行各类阅读年比赛活动; 9月至10月,在重庆和北京开展少年儿童阅读年开放日活动,举办国庆60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少儿科普活动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科普图书书目展;公布影响新中国60年三代人优秀读物书目,公布部分阅读调查结果; 2010年4月,在长沙举办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阅读嘉年华活动,举办阅读表演秀总决赛,颁发阅读年活动各奖项,出版《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 2011年4月,在岳阳平江,加义镇中心小学组织850名学生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世代传承中华文化。 网络读书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阅读的目的性比较强,读者在读书后会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也有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机会,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而网络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阅读一般都是在轻松状态下进行的,看过的内容不易记忆。而且它必须借助一些硬件支持,如计算机、智能手机。还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无法像书本那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所以,只能在电子书上面浏览因此读者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阅读的兴起,要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关键是要将读者拉回到读书中来。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对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读书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英国)吉本 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快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古罗马)西塞罗 书籍是夜间的伴侣。当你翻开它时,它会使你忘记压抑在心头的苦衷;书籍传授给你知识,增长你的才干;它从不妒忌,更不会疾恶如仇;它总是认真完成你的重托,无论时间多么长久,它绝不背叛友谊的誓言。——(阿拉伯)阿里一伊本.扎赫姆 我像吝啬鬼对待自己的财宝那样,迷恋着图书。我坚信,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享用它;我为能享有这种权利,而感到心满意足。每当我启程上路,总要书籍陪伴着我。——(法国)蒙田 对书籍的爱,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荣耀。即使将所有的印度宝石跟我的藏书交换,我也不乐意。我的藏书室,是我著作的依据和最大的生活乐趣。——(英国)吉本 读者笔下的节日值得骄傲的日子 明天,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389年前的这一天,世界上三个顶尖的文学大师,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秘鲁的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相继辞世。因此,这个日子后来成了西方的守护日,西班牙形成给亲友赠书的习俗。1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据悉,至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活动。 然而,恰逢这时,年轻的世界台球冠军丁俊晖语出惊人:“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随之而来是一些不乏艳羡的赞誉,“丁俊晖一根球杆挣回一个新家”,“丁俊晖将来收入直追姚明”……近年来,有些人确实陷入迷惑,开始浮躁起来,不知到底是为何读书。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奉为圭臬,身体力行,把知识作为向上爬的跳板和资本……的确,有些人为了“名利”二字而读书,他们羡慕气势和权力,羡慕奢华与排场。 读书为了什么?笔者以为,读书不为“千钟粟”,不为“颜如玉”,只为了追求自身的完美。毛主席青年时代给朋友约法三章: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琐事。来往信件通篇皆谈读书、谈形势、谈志向。正是以这样的胸怀和抱负读书,才建立了丰功伟业,并且赢得为世人称赞的人格魅力。周恩来有句话说得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不仅这么说,更是这么做,他任劳任怨,克己奉公,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 的确,一个心里只装着自己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只有为胸怀天下而读书的人,才是推动和谐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为什么而读书,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困惑,更不应该让我们迷茫。让我们重温高尔基的名言,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热爱读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王克煜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书要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