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示巴女王上船
释义

简介

法国洛兰

十七世纪法国绘画的三大代表普桑、洛兰和丢凯,有一个共同的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几乎都是在意大利度过自己的一生,都是向意大利的艺术学习,却又将自己法国的民族特征渗透进艺术创作,从而又直接影响意大利,同时他们又代表了法国绘画的最高成就。为什么他们都离开祖国要到意大利去呢?一方面固然是意大利的艺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国在十七世纪中期,君主专制统治非常严厉,宫廷提倡豪华的巴洛克艺术和“绘画必须为装饰服务”,这使有才华的艺术家深感束缚,他们向往艺术创作的自由,就纷纷到意大利去了。

经历

洛兰去意大利,则有他自己的特殊经历。他原名克洛德·乔奈(1600**1682),出生于法国洛林地区的夏马尼村,是个孤儿,为人家放牛。十三岁时跟随一批厨师到罗马,成为画家阿古斯特诺·达西(1580**1644)的仆人。这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绘画。尽管他文化程度甚低,但是他对绘画天赋的悟性甚高,在向达西学画时就显示出少见的罕有的才能。以后他从师果夫列里,去过威尼斯、慕尼黑,也回到过祖国,在里昂、马赛生活过短暂的时间,以后又回到意大利,定居罗马,终其一生。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画家怎么会雄居于画坛的呢?主要是因为他的风景画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率直、热情。如果说普桑(十七世纪法国绘画的首席代表)的风景画长于把大自然、山川林木综合为理想的整体,成为自然的伟大的力的表现,那么洛兰则以描绘海景和港口风光见长,他的画犹如洋溢着古典的静谧气氛的乐曲。洛兰的画常常描绘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物,静寂而幽深;同时,他非常追求光线在风景画中的作用,利用光的变化,使画面充满生机,在这一点上,使普桑的风景画都显得逊色。这幅《示巴女王上船》就充分地表现了上述的特征。

杰作

这幅画借助的历史题材是不重要的,不过是风景画的一个题目。据《圣经》说,公元前十世纪示巴王国的女王在所罗门登基时,曾亲自率队前往祝贺,并且去探试所罗门王的智慧,后来示巴女王终于嫁给了所罗门王。画中所描绘的是女王上船去祝贺的情景。这其实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表现雄伟的古代建筑和沐浴在晨光里的广阔的海景。柠檬色的阳光尚未破云而出,却给云彩与水面镶上一道金边,水波光闪鳞鳞,大气清新宜人,豪华的帆船停靠在岸边,人们簇拥着女王走下台阶,准备上船。整个画面宁静、稳重,充满古典的诗意,不愧为“想象的风景画”中的杰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