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蒂芬孙 |
释义 | 人物生平概述乔治·史蒂芬孙(George 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英国人,发明家,火车和安全灯即安全矿灯(他与戴维各自独立发明了安全灯)的发明人,他在英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条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被称为“铁路之父”。 1781年6月9日生于诺森伯兰郡的威兰姆,卒于柴斯脱菲尔特,没受过学校教育,机械式家庭出身,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熟悉矿井里用来抽水的蒸汽机。 青年时期的史蒂芬孙,常常是白天在煤矿做工,夜里参加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同时还替人擦皮鞋,以维持艰苦的生活。他对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独立认真研究。斯蒂芬森早年做过煤矿的火夫、泵机手和钟表修理工。 1804~1806年在煤矿任过蒸汽机司机,1811年改进过一台纽科门蒸汽机。 次年,即1812年被任命为奇林沃兹煤矿的总机械师。为了制造可供实用的蒸汽机车,他发奋入夜校学习文化和技术。后来立志从事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被称为“布拉策号”(Blucher),这辆蒸汽机车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噪音太大,振动强烈,蒸汽机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蒸汽机车开动时,浓烟滚滚,车轮摩擦铁轨时火星四溅,坐在车上的人满面烟尘,被颠的筋疲力尽。蒸汽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把附近的树木都烧焦了,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把它称为“火车”的缘故吧。1814年制成他的第一台“皮靴”号蒸汽机车,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牵引装载30吨煤的八节车厢试行,但结果不理想。后来他发明将废气从烟囱排出以使锅炉的燃烧室形成负压的抽风方法,提高燃烧效果,节约了燃料,使机车速度提高2~3倍,从而制成可供实用的铁路机车。1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实际运作的蒸汽机车是由理查·特里维西克(Richard Trevithick)在1804年发明的。1815年他发明安全矿灯,获得奖金1000镑,解决了他研制铁路机车遇到的经济困难。1823年,他与别人合作在纽卡斯尔成立铁路机车制造公司。他们制造的铁路机车所牵引的列车,载客450人,速度24公于1825年9月27日试车里/小时,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孙亲自在达林敦和斯托顿之间首次驾驶自己同别人合作制造的“旅行者号”进行铁路运输,并获得成功,这时情况已有了相当大的改善。“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15英里。这一壮观场面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还有人骑着马,打着红旗走在火车前面开道。随着一声鸣叫,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1826年,斯蒂芬森为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线制造铁路机车。1829年10月6日,在竞选优秀铁路机车的比赛中,他和他的儿子R.斯蒂芬森设计和制造的“火箭”号铁路机车,以时速58公里的优异成绩获胜,受到了全世界的注意。1829年建成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用一种命名为“火箭号”(Rocket)的机车,以每小时36英里的速度行驶。此后成为欧美各国设计和建筑铁路的顾问。 这列火车能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牵引8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这是世界上最早当时最先进的火车,史蒂芬孙也因而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此后,他主持过英国北部铁路网的大部分建设,促进了铁路建设和运输事业在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迅速发展。斯蒂芬森于1847年倡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并担任第一任主席。他的儿子R.斯蒂芬森是英国的铁路和桥梁建筑师。他在1830年设计的“行星”号铁路机车,被誉为“现代蒸汽机车的真正原型”。 天才降生斯蒂芬森出生于1781年,父亲是煤矿上的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没有工作。一家8口全靠父亲的工资收入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他是家中较大的男孩得帮助父母照料弟妹.为了分担家中的生活重担8 岁起他就去给人家放牛10 岁时在煤矿上做些零活。14岁那年,跟着父亲到煤矿去做工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当时英国的煤矿里已经使用蒸汽机抽水,史蒂芬孙的工作就是擦拭这类机器,给机器加油,能亲自操作机器,他很高兴。但光是操纵,又觉得不过瘾。他脑子里老是琢磨着:这机器是怎么转动起来的?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有一天,别人都下班回家去了,他却说要留下来擦洗机器内部的灰尘。蒸汽机被他拆开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细观察了一遍,但装配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强把蒸汽机安装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胆,担心这机器明天转不了。谁知道第二天一发动,那台蒸汽机比平时转得还要好。他经常这样拆拆装装,对机器的结构熟悉透了。后来他又担任矿里机器的保管。对机器长期接触的实践以及他对科学知识的刻苦钻研,不仅搞清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还学会了掌握当时矿里用的各种机器。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别人下班了,他却认真地擦洗机器,清洁零部件。多次的拆拆装装,使他掌握了机器的结构。一天的劳累,常常使他腰酸腿病,因而在他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革新机械为工友们造福的愿望。不管工作多么疲劳,业余时间他从不肯休息,总是守在机器旁边,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可是他一天书也没念过,连机器上的标记符号和说明也看不懂。不久,史蒂芬孙产生了自己制造机器的愿望。由于他没有文化,无法画出设计草图,就用泥巴做成机器模型,仔细琢磨。他感到没有文化很难进行创造发明, 十七岁的文盲为了弥补自己在文化科学知识上的欠缺,史蒂芬逊在17岁时开始进夜校读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史蒂芬孙每天晚上都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他像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那么突出。 从夜校的教室外面,常常传来讥笑声。他们讥笑这位“大学生”并没有在念大学,却是在念小学。 然而,史蒂芬孙不怕羞,不怕讥笑,甘愿坐在小学生之中,从头学起。史蒂芬孙白天要到矿上上班;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休息时间还要替人家修理钟表、擦皮鞋,每天累得精疲力尽。可是到了晚上,史蒂芬孙总是第一个进教室,专心听讲,埋头学习。放学以后,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功课、做作业。他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辛勤工作一天后,就去夜校上课。他从没上过学,开始学习时困难重重,他聪明好学,勤奋钻研,经过几年苦读,史蒂芬孙终于甩掉了文盲的帽子,并掌握了机械、制图等有关知识。从此,史蒂芬孙便插上了起飞的翅膀,飞翔在创造发明的天空中。一次,他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工作的实际,设计了一台机器。煤矿上的总工程师看到他设计的机器草图,大加赞赏,这给了斯蒂芬森很大的鼓励。他学工作更加努力。勤奋了,不久便成了名熟练的机械修理工。到 1800 年19 岁的斯蒂芬逊已经是矿上一名心灵手巧艺高技深的机械师了. 。 1809年,斯蒂芬森二十八岁那年有一天,矿上的一台机器突然坏了,几位机械师修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原因。这时史蒂芬逊来了,他绕着机器转了几圈,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试试看。”他把所有的部件都拆了下来,一件一件的进行认真检查,修理好出毛病的地方,很快照原样组装上,机器果然修好了,在场的人们发出一片赞许声。由于斯蒂芬森修好了别人不能修好的运煤车,因此,史蒂芬逊被矿山破例提拔任命为矿上第一个工匠出身的工程师。 婚姻和家庭1802年11月28日,乔治同农家姑娘范妮结婚。第二年10月,他们唯一的儿子罗伯特出世了。乔治生财有道,儿子出生后他多租了两间房子。但他始终是个节俭的人,从不乱花钱。19世纪初,喝酒是广泛的群众性消遣,矿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不能养家糊口,因此常常借酒消愁。乔治却把时间用在机器旁工作、做鞋、修钟表和写作业。 当时,英国正大力改进交通设施。在矿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们试着用固定的蒸汽动力机将运煤的车厢通过轨道拖到河边。乔治对此颇感兴趣。正在乔治准备大展身手时,1804年,范妮因肺病去世。乔治23岁丧偶,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罗伯特由他照料,这使他悲痛万分。幸好,比乔治小三岁的妹妹内莉多年未婚,一直帮哥哥把罗伯特抚养成人。 为了躲避丧妻之痛,乔治去了苏格兰工作。其间,乔治的父亲惨遭横祸,被蒸汽弄瞎了双目。乔治带着38英镑回到故乡,把父母接到身边,并且一直赡养到死。人生的打击接二连三,乔治曾考虑移居美国。正在乔治焦头烂额之时,矿上总监工多兹先生亲自登门拜访,请他去修许多机械师都修不好的泵机。乔治和助手在机器旁三天三夜没合眼,泵机修好后,总监工喜出望外,还额外奖给他10英镑。在偌大的煤矿区,乔治的名气越来越大,老板们也都知道乔治是有技术的工程人员。他现在骑着公司配给的高头大马到处走动,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在1820年,乔治娶了ElizabethHindmarsh,一个农民的女儿。原本乔治年轻时便想娶她为妻,无奈最后辜负了她。George和ElizabethHindmarsh(贝蒂)无子女,她去世于1845年。 乔治在1848年第三次结婚。而在他的婚礼六个月后,乔治患上胸膜炎。1848年8月12日史蒂芬孙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安全灯之争乔治还常常搞些有趣的小发明:他在菜园里制造了一个有发条装置的“稻草人”,它的“双手”不停地转动,吓走了所有的鸟儿;他发明了一种机械装置关闭园门,只有他能进去,而别人都进不去;他还设计了一种婴儿床,利用烟囱的烟气不停地摇晃小床,矿上的女人们多年后对他这项发明还津津乐道。更奇妙的是,他发明了一种能在水下点燃的灯,用这种灯能捉到许多鱼。像许多发明家一样,乔治也曾一度为永动机的制作而苦恼,也遭受了必然的碰壁。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的发展使得对煤炭的需求急 剧增加.但是当时煤矿内的爆炸事故也层出不穷矿工死伤很多.一心追 求利润的矿主们深怕受到舆论的谴责竭力掩盖爆炸事故的真相阻止这类 消息的传播.但是事实是掩盖不住的.英国北部各矿陆续地发生了较大的 爆炸事故这引起了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英国慈善团体组织的quot防止煤矿 事故协会quot邀请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对煤矿内常发生爆炸的原因及防止发生 爆炸的方法进行研究.戴维经过研究实验发明煤矿安全灯.灯上装有 quot约 束火焰的网筛quot和quot防风筛quot前者可任煤气空气和光等通过而将这类混 合气的温度降低因而火焰不能越出网筛后者是防止风力过大以保安全. 1815 年 11 月戴维在伦敦皇家学会上发表论文论及矿内易燃气和照 明改良方法以防止爆炸. 1816 年戴维研制的安全灯正式问世矿工试用后功效良好. 就在戴维在伦敦紧张地研究安全灯的时候斯蒂芬逊在家中也进行了另 外型式安全灯的实验. 斯蒂芬逊工作的坎林沃斯煤矿数十年来常因明火照明引起矿井起火爆 炸他目睹每一次悲惨的事件决心为防止爆炸而改进明火照明灯.1815 年 12 月斯蒂芬逊在纽塞文哲会上做了演讲公布了他研究的安全灯. 斯蒂芬逊认为quot燃烧后的空气一吹到火焰火就会熄灭如果能以比 燃烧气体移动速度还要快的速度产生反向气流的话就可以防止火焰的移 动.quot斯蒂芬逊制作的安全灯空气是从装油容器侧壁上的圆型小孔流入的 接着经小孔又将空气引进两块板之间最后通过一连串的小孔引向火焰. 在文哲会上斯蒂芬逊的好友伍德担任讲解员斯蒂芬逊站在一旁当 他发现伍德的讲解有细微的错误时便立刻作详尽而准确的解释.他从矿井 收集了许多氢气用火点燃他的灯证明这灯是安全的. 后来戴维的安全灯拿到纽塞来展览时许多人都认为这灯和斯蒂芬逊 制作的灯一模一样. 戴维的安全灯受到国家的宣扬得到最高的赞誉.他获得了 2000 英镑的 酬劳而斯蒂芬逊只获得了 100 英镑的奖慰金.熟悉斯蒂芬逊的人为他大鸣 不平他们认为斯蒂芬逊发明制作安全灯在戴维之前这样对待斯蒂芬逊不 公正于是就出现了关于安全灯的争论. 尽管斯蒂芬逊在纽塞文哲会上公开宣布安全灯的日期在戴维之后但人 们都能证明早在戴维发明安全灯之前斯蒂芬逊已制作出他的安全灯了. 1816 年到 1817 年当地报界对这一争执进行了多方报道. 戴维认为斯蒂芬逊剽窃了他的发明斯蒂芬逊不是懦弱的人但他始终 保持沉着冷漠的态度.斯蒂芬逊请朋友们在 1817 年 3 月 13 日给《哲学杂 志》写了一封措词慎重的信信中说: quot上一期贵刊似乎认为我对安全灯管及孔径的构想是得自戴维爵士之研 究????显然你们没有看到我对外公开发表的陈述不然不致怀疑我的正 直????事实上该安全灯的原理早在戴维爵士开始研究之前我已在此矿 区获得理解与应用.此灯的制作计划及事实均有制造商可以为证其为时均 在戴维爵士有意解决问题之前????quot 尼古拉斯·伍德非常熟悉自己的朋友斯蒂芬逊他了解安全灯的制作过 程他在报刊上撰写文章发表文件书信介绍斯蒂芬逊研制安全灯的过 程全力支持朋友为斯蒂芬逊主持正义.巨联会也为斯蒂芬逊呼吁清白. 1817 年 11 月 1 日在纽塞大会堂举行了一次大会会上公布了斯蒂芬逊 研制安全灯的全部经过.锡匠何格证明 1815 年 10 月 7 日斯蒂芬逊携其设计 图来店里请他制作安全灯许多矿工证明早在 8 月间此灯已在矿井里试用 斯蒂芬逊的儿子罗勃和朋友伍德都曾参加过研制工作将危险气体带回家 中试验时曾发生气体反燃现象但并未爆炸.斯蒂芬逊改进后的安全灯是 在 11 月 4 日完成实际应用于矿井中的是 11 月 24 日第三次改进的灯在 12 月间正式公布于文哲会上. 大会认为斯蒂芬逊没有剽窃戴维成果的可能认为斯蒂芬逊应享有同一 奖励因而奖励斯蒂芬逊 1000 英镑及一银质纪念杯银杯上镌刻着斯蒂芬逊第一位 运用安全灯原理的制造者斯蒂芬逊的字句.大会使斯蒂芬逊获得了应有的尊崇与地 位. 大会报告发表 10 天之后戴维致函大会委员会他认为斯蒂芬逊欺骗了 大会委员会侵犯了他本人的荣誉.戴维一直到去世时也不相信斯蒂芬逊这 位贫贱及少有化学知识的工人会发明安全灯. 这场安全灯之争一直持续到 1883 年英国国会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出面 调解才告平息.该委员会宣布乔治·斯蒂芬逊的发明经证实非假乔治事 实上是在成名科学家戴维之前已阐明了安全灯制造原理quot荣誉应该共享. 以后数十年中英国东北部煤矿继续使用斯蒂芬逊发明的安全灯其余 各煤矿则使用戴维的安全灯. 戴维设计的安全灯 因其灯头部分易发热 1825 年间在梨兹矿井曾导致一次爆炸有 24 人丧生.斯蒂芬逊的安全灯内火焰 由玻璃座围绕从无过热现象发生. 这项发明之争的故事不过是历史上神秘巧合的事件之一斯蒂芬逊卷 入这次安全灯的争执纠纷中促使他更坚定地朝着能改变世界的科学事业迈 进. 发明火车斯蒂芬逊生活的 18 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 1768 年 19 苏格兰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手工业性质的小生产发 展成大生产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这就把交通工具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1801 年英国人特列维蒂克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这部机车在试车时 不是在铁轨上行走而是在平地上行走.特列维蒂克点火烧气后就跑到一 边喝水去了结果机车失去控制撞进一间民房机车也烧坏了.3 年后特 列维蒂克又制造了一台机车取名quot新城堡号quot.这台机车只有一个汽缸 机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齿轮传动开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一摇一摆变换 速度困难经常出轨——这辆机车是在铁轨上行走的.这是历史上火车机车 的诞生.但因机车太重轨道不胜负荷而未能使用.特列维蒂克连遭失败 灰心丧气就不再研究制造机车了. 1807 年美国的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基本上解决了水上运输问题.但陆 上交通工具仍以马车为主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1907年,理查德·特里维希克和维维安(又译作威维安),造出了在普通道路上行走的蒸汽机车,但由于车子过于笨重,在普通道路上难以行驶,他们放弃了这个发明。斯蒂芬森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他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示:火车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必须要有“大力士”蒸汽机。他不知疲倦地阅读了大量有关蒸汽机的书,还实地考察了各种类型蒸汽机的特点。当时,伦敦常常举办各种工业展览会,当上了工程师的斯蒂芬森终于有机会前往伦敦参观这种高层次的会展。1812年,斯蒂芬森在工业展览会上看到了当年特里维西克和维维安展出的蒸汽机车模型。兴趣、也是斯蒂芬森在矿山天天遇到煤的运输问题,又激发了他研制蒸汽机车的愿望。所以回到矿山后,他就向矿山建议设计一台蒸汽机车来代替马拉煤车,这一合理化建议,立即得到同样被卖煤难问题困扰的老板批准。依仗斯蒂芬森对蒸汽机和一般机器的基础知识了解比较透彻,加上运气使然,经过两年的努力,斯蒂芬森领导的攻关小组在1814年成功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他长途跋涉,步行1000多千米。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从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斯蒂文森懂得了能的转变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汽缸里的蒸汽温度越高,能量就越大。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制新的蒸汽机车,他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为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并且,机车改用了卧式锅炉,高度降低。行走、转弯就平稳步了,也更灵活了。他改进了产生蒸汽的锅炉,把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机车改用了卧式锅炉,高度降低,行走、转弯就平稳步了,也更灵活了。除此之外他还作出了一个极有远见的重大决断,决定把蒸汽机车放在轨道上行驶;在车轮的边上加了轮缘,以防止火车出轨;又在承重的两条路轨间加装了一条有齿的轨道。因为当时考虑蒸汽机车在轨道上行驶,虽可避免在一般道路上因自身太重而难以行走的缺点,可在轨道上也会产生车轮打滑的问题,所以,在机车上装上棘轮,让它在有齿的第三轨上滚动而带动机车向前行驶。 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火车头问世了,他发明的这个铁家伙有5吨重,车头上有一个巨大的飞轮。这个飞轮可以利用惯性帮助机车运动,斯蒂芬森为他的发明取了个名字叫“布鲁克”。这个布鲁克可以带动总重约30吨的8个车厢。 7月 25 日斯蒂芬逊的机车进行了第一次试车 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观看.这辆火车头运行在平滑的道轨上载重 30 吨牵引 着八节车厢行驶时不会脱轨但行驶的速度很慢.从坎林沃斯煤矿到港口 距离不到 15 公里要行驶近 2 个小时.由于没有装配弹簧车开起来震动 得很厉害.观看试车的人们议论开了.有人讥笑斯蒂芬逊quot你的车怎么还不 如马车呀quot有的人找到他说:quot你那玩艺儿拉东西不中用可声音比打雷 还响把牛马都给吓跑啦quot人们说的倒也是实情.试车时由于震动太大 连路基都震塌了放汽时声音尖得吓人把沿线附近的牲口惊得乱跑乱叫 引起农民恐慌.一些原来赞成试验蒸汽机车的官员现在也起劲反对断言 用蒸汽机车作交通工具是不可能的. 斯蒂芬逊并没有因为试车的不理想而气馁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他 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决心总结经验对火车头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 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逊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 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受热面和蒸汽量加大机车的牵引力和延长锅炉 的使用时间斯蒂芬逊在锅炉里面增设了 20 多根小烟管.让炉膛里冒出来的 高温烟汽从小烟管排出去. 经过改进斯蒂芬逊于 1815—1816 年又重新制造了两台更为完善的蒸 汽机车分别是quot威灵顿quot号和quot我的上帝quot号.机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 都有显著的提高.第一台机车的许多地方都是根据特莱维茨克的机械制作 的.而第二台机车则完全是斯蒂芬逊独立发明的通过装在外部的连接杆连 接车轮减免了许多粗制的齿轮. 斯蒂芬逊和其他的工程师不一样.他在研究蒸汽机车时也不忽视研究主 机以外的辅助系统他同时还研究如何使路轨增加强度.他研制的火车虽然 较一般的为轻 速度也较快 但仍然会压损路轨. 1816 年 斯蒂芬逊和威廉· 洛 施一道研究轨道的阻力和载重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为他后来改进轨道结构 在理论上作了必要的准备.斯蒂芬逊和洛施因这一研究而取得铸铁路轨的专 利而将坎林沃斯的运输轨道予以重建. 斯蒂芬逊在坎林沃斯制作的蒸汽机车以及他和洛施合作制造的铁轨立即 风行英国各地.在以后的10年中,他又造了11个与布鲁克相似的火车头。 斯蒂芬森的新发明也有很多缺点,首先是震动太大。有一次,甚至震翻了车;其次是速度不快。因此,斯蒂芬森经过改进,重新设计了一辆火车。在设计制造火车的同时,他说服了皮斯先生。当时,1821年,皮斯先生正在筹划铺设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供马拉车用的铁轨,皮斯听了斯蒂芬森的建议,就委托他制造一台火车头。斯蒂芬森受委托后,加紧了工作的步骤。1825年,世界上第一台客货运蒸汽机车“旅行号”终于在他的设计与指导下建成了。新车制成后,在斯多克敦至达林伦敦路上试车,车速每小时达15英里(24公里),车上载客450人,列车载重共90吨,这次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 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的斯托克顿附近挤满了4万余名观众,铜管乐队也整齐地站在铁轨边,人们翘首以待,望着那卧榻碗蜒而去的铁路。铁路两旁也拥挤着前来观看的人群。忽然人们听到一声激昂的汽笛声,一台机车喷云吐雾地疾驶而来。机车后面拖着12节煤车,另外还有20节车厢,车厢里还乘着约450名旅客。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世界上第一列火车。火车驶近了,大地在微微颤动。观众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的这铁家伙竟有这么大的力气。火车缓缓地停稳,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铜管乐队奏出激昂的乐曲,七门礼炮同时发放,人们在庆祝世界上诞生了火车。这列火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灵顿驶到了斯托克顿,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 在 1814 年到 1825 年这段时间里斯蒂芬逊为各地煤矿制作 了 55 台煤矿用机械其中有 16 部蒸汽机车.自1814年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车之后,斯蒂芬逊继续对蒸汽机车与铁路轨道进行了各种技术研究。首先,他把蒸汽机的出汽管道改用小管引入烟囱的新工艺。这革新,一方面减小了蒸汽机本身的噪音,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烟窗的出烟速度,加速了炉中的空气循环,使煤燃烧得更加充分。这样,就使得锅炉内的蒸发量大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蒸汽机的动力。由于热效率的提高,蒸汽机的动力显著增大,机车的载重量与车速也大大提高。其次,他在机车底部加装了减震弹簧及有关部件,使得机车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改善,从而避免了乘客再次在车上打滚。 。 改进铁路斯蒂芬逊铺设的第一条全新的铁道是 1819 年在纽塞附近的黑顿矿区. 全 长 8 英里其中有 1 英里半在山区使用固定引擎有 3 英里4.8 公里仍 利用两面自然重力辅助其余部分全用蒸汽机车牵引.关于这段铁路有两 位德国工程师曾作过详尽的报道.爱丁堡著名的建筑师罗伯·斯蒂逊在参观 了铁道后写道:quot铁路工程上一些了不起的发明都由纽塞的斯蒂芬逊发展出 来了尤其是他的蒸汽机车更令人称道.quot 当时许多国家都还停留在以马车为交通工具的阶段斯蒂芬逊已经开 始独占矿冶蒸汽机车的使用和生产.虽然他的机车很粗陋而且仍在试验 改进中但来自各国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斯蒂芬逊制作的蒸汽机车一经在煤矿上使用很快地就显示出了它的无 比优越性使运输效率大幅度上升改变了煤矿原来运输落后的面貌从而 为增长煤炭生产创造了极大的有利条件. 四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修建 1821 年 4 月 19 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修建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议案. 修建这条铁路的发起人爱德华·皮斯写信邀请斯蒂芬逊为这条铁路做一次测 量.斯蒂芬逊在回信中表示虽然目前工作繁忙.但愿意协助皮斯先生测量出 最佳路线并协助修筑铁路. 斯蒂芬逊向皮斯先生推荐了他铺在黑顿矿区的平滑的金属轨道.斯蒂芬 逊知道如果想说服铁路公司采用他制造的蒸汽机车而不再用马匹他就必 须让铁路公司决定使用他的铁轨. 虽然皮斯私下里很向往蒸汽机车但因为当时蒸汽机车在速度方面显示 不出优势所以铁路公司正式采用的标志上面画着一匹马拖着四节车厢 行驶在路轨上公司的格言是quot牺牲小我为社会服务quot说明这条铁路也 是使用兽力. 7 月斯蒂芬逊正式被委任担任该公司的工程师负责测量和修筑这项 工程. 10 月 15 日斯蒂芬逊开始了测量工作26 岁的年轻人约翰·迪克逊做他 的助手.刚刚从坎林沃斯煤矿经理尼古拉·伍德处见习回来的 18 岁的儿子罗 勃是斯蒂芬逊的另一位助手.他们在两周内就完成了野外的初步勘测工作. 在测量工作进行时斯蒂芬逊仍然不忘使用蒸汽机车为动力并为此进行了 设计. 斯蒂芬逊还为了能在这条铁路上使用机车为牵引动力写信给伦敦的土 地经纪人在国内推动铁路交通的先锋威廉·詹姆士先生quot我们十分期盼 这条铁路能行驶火车.quot詹姆士提倡铁路运输他原先构想在铁路上牵引的 动力仍然是马匹和固定式引擎但很快就开始谈论起蒸汽机车来了他公开 赞扬斯蒂芬逊的蒸汽机车. 修筑这条铁路使用什么样的轨道材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时斯蒂芬 逊和洛施合作制造了铸铁轨道并获得专利向他们订货者很多.1821 年漠 佩附近的百灵顿铁工厂工程师约翰·柏金绍发明了长 15 英尺4.592 米的 锻铁钢轨也取得了专利.斯蒂芬逊前往参观后认为锻铁钢轨确实优于他所 发明的铸铁轨道因此他建议公司购买柏金绍的轨道.公司的董事们都为 斯蒂芬逊高度的诚实和完整的人格表示感动.如果购买自己生产制造的轨 道他会有一大笔收入但是斯蒂芬逊决心在这条铁路上使用蒸汽机车 他知道自己将要从事的是一件大事根据他的经验使用延展性大的锻铁钢 轨是极其合适的.所以他宁愿牺牲个人的经济收益选用较好的锻铁钢轨. 这条铁路的修建是铁路工程上的创举斯蒂芬逊立下不少规则数百 年后直至今天仍为铁路工程上遵循。1822年,羽翼丰满的斯蒂芬森自己建立了一家机车公司,加紧制造新的机车与车厢。同时他还出任总工程师,开始在英格兰北部的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规划修建一条商用铁路。 这条连接英国东海岸和产煤区的线路,全长37 英里,是英国有史以来最长途的铁轨道路。为此,铁路公司征求新的轨道设计方案,并设置数万英磅重奖。一时间,英国、法国、比利时的应征者,蜂拥而来。图纸、模型堆积似小山。最后经过专家们评选出最优方案:““ 1825年9月27日,历时四年的长途铁路全线竣工,举行通车典礼。试车的蒸汽机车是由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拖带12节车厢,分别装载煤和乘客,运载重量达90吨。 这天上午,斯蒂芬森亲自驾驶机车,从达林顿的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驶向斯托克顿。在试车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英国人赶来看这台“踩着轮子的混世魔王”。铁道的两旁人山人海,人们有的步行,有的骑上快马与机车赛跑,簇拥着这长蛇般的庞大怪物一路行驶。 到此时,火车的优越性已充分体现出来了,它速度快、平稳、舒适、安全可靠。随即在英国和美国掀起了一个修筑铁路、建造机车的热潮。仅1832年这1年,美国就修建了17条铁路。蒸汽机车也在这段时间前后有了很大的改进,从最初斯蒂芬森建造的两对轮子的机车,一直发展到5对,甚至6对轮子。而斯蒂芬森继续作为这个革命性运输工具的发明者和倡导者,解决了火车铁路建筑、桥梁设计、机车和车辆制造的许多问题。他还在国内和国外许多铁路工程中担任顾问。就这样,火车在世界各地很快发展起来了。直到今天,火车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运输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1836年,斯蒂芬逊在伦敦开办了铁路设计办事处。此外,他还积极地参加了比利时,西班牙,瑞士等国家的铁路建设工作。继英国之后,其他国家的铁路运输也迅速发展起来。法国于1831年,建成的第一条38公里长的铁路,1847年国内铁路干线已长达1535公里。美国于1828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1830年制造出本国产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到了1840年,铁路干线已延伸到密西西比河畔。到1869年,铁路干线已经横贯美国。19世纪50年代,当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进入它的终结时期时,蒸汽机车进入它的全盛时期,自此之后,陆上。运输的面貌大大改观,整个社会生产力也随国际上运输机械革命中的重大突破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巨人逝世乔治患上胸膜炎后,1848年8月12日史蒂芬孙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7岁。他被安葬在切斯特菲尔德的圣三一教堂,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合葬。 趣闻轶事史蒂芬孙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他们全家8口,全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史蒂芬孙8岁就开始去放牛了。史蒂芬孙从小就对那轰隆隆转动的机器有莫大的兴趣。每当去煤矿给父亲送饭,他总是围着机器看个不停。他憧憬着自己成了一个大人,像父亲那样操纵着巨大的蒸汽机。放牛的时候,他喜欢捏泥巴。他捏的既不是兔子、小狗这类动物,也不是锅、碗、瓢、盆这类炊具。他捏的是机器,是蒸汽机的模型,其中也有锅炉、汽缸、飞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