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识李·观虎 |
释义 | 导读:我国古代有很多神童,自小就聪慧过人,王戎也是一个早慧的神童,他很有观察能力和独到见解,小小年纪看到老虎也不惧怕,长大后虽有才华却贪婪吝啬,但他又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 字词翻译1:折枝:压断枝条 2:承间:趁机 3:湛然:安详沉静地 4:尝:曾经 5:竞:争着 6:惟:只 原文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⑦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⑧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⑦(承间)趁机 ⑧(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弯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包着(一说砍掉)老虎的爪子和牙,举行人、虎搏斗表演,任凭百姓观看。王戎当时七岁,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全都吓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思维拓展据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中记载,晋明帝数岁时,坐其父元帝膝上玩耍,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路上的情况,来人告之。元帝接着问明帝:“你认为长安远,还是日头远?”明帝:“日远,因为从来没有听说从日头来的。”元帝惊奇。第二天,集群臣宴会,元帝便把此事告诉了群臣。重新问了明帝,而明帝却说:“日近。”元帝大惊失色:“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了?”明帝:“抬头能看见日头,不能看见长安。” 理解此文赞扬王戎早慧。王戎幼年就能观察、推理,透过表面看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简单,透过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养成细致观察,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