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证哲学原理 |
释义 | 实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19世纪人们使用“实证”一词,主要是指16世纪以来的实验自然科学。孔德把实证作为他哲学的主导性概念。 实证哲学原理(一)实证主义的要素和原则 实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原意是肯定、清晰、确切的意思。19世纪人们使用“实证”一词,主要是指16世纪以来的实验自然科学。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实验,要求知识具有确定性和实证性,与空洞、荒诞的经院哲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圣西门曾经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把实证作为他哲学的主导性概念,并对其作了六点规定:一是“现实的”,与空想、玄想相对立;二是“有用的”,与空洞、无用、脱离生活实践相对立;三是“确实的”,与虚构、抽象相对立;四是“正确的”,与错误、暧昧、模糊相对立;五是“积极的”或建设的,与消极、否定、静止、孤立相对立;六是“相对的”,与绝对相对立。孔德推崇实证,其目的在于表明他的实证主义具有科学性,是一种“科学的哲学”。孔德到了晚年,又对实证的含义补充了一点,即“感情的”,以加进他人道教的内容。他对“实证”一词的规定和解释,标志哲学转换了一个方向,为科学主义思潮奠定了基础。 孔德不仅规定了实证概念的含义,而且阐发了实证主义原则。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是来自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他说:“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②]这种看法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但孔德却做了错误引申:第一,认识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范围以内;第二,经验之外的本质和原因是永远不可认识的;第三,世界本原等超出经验界限的问题是形而上学和神学残余。这就是孔德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旨在给科学和实证哲学划界,把神学和形而上学从知识领域清除出去。孔德致力于哲学与科学的结合,为哲学发展带来新的转机,但他的经验主义立场却给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敞开了大门。 孔德把自己的实证主义说成是科学的哲学,因而并不否定规律的存在。他经常谈到“自然规律”、“不变的规律”、“必然规律”等等,再三强调每一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该门科学范围内的规律,并且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也有象自然界的规律一样的规律。但是,孔德对于规律的理解却是令人失望的。他否定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看作经验现象中的某种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如摩擦生热是先后关系;两木磨擦生热和两手磨擦生热是相似关系。这样,孔德就把规律限制在现象的范围内而与本质无关了。 自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虽然侧重于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但尚无拒绝对本体论的回答,孔德则拒绝一切对本体论的探讨,即拒斥形而上学。他认为,以往一切哲学,不是神学就是形而上学,它们都企图寻求世界一切现象的“最初起源”、“终极原因”、“终极本质”。神学的特点是企图凭借主观幻想,用人们的眼睛看不到的所谓“神”这种“超自然的观念”来作为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形而上学用所谓实在的概念来代替神性的概念,减少了超自然原因的介入。但是,实在概念逐渐成为它所相应的现象的纯粹名称以外的东西,即成为一切现象之后的“人格化”了的“终极”之物。所以,也是毫无意义的。 由此可见,孔德既反对把“神”的观念作为世界的本源,也反对把“实在”的概念当作世界的本源。前者是反对神学唯心主义,后者是反对唯物主义。他不理解唯物主义说的物质实在是对外界无数具体事物的最普遍的共性--外在性、客观实在性的概括,而是把“物质实在”这个概念理解成万事万物的本源或终极原 因。这说明了孔德对唯物主义的曲解。 孔德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他看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尖锐对立,于是就从反对本体论入手,企图走既反对唯物主义又反对唯心主义的第三条路线。他明确地说过:本体论的争论进行了两千多年,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虽然一切理论都会涉及到世界存在的本质、本源问题,但一切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都必然落空,毫无所得。因此,本体论不仅是无用的、空想的,而且对真正科学的基础是有害的。于是他宣布:实证哲学应该把本体论的争论一扫而光,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全部甩掉,从而“消灭二者”。孔德的这个观点在他的认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贯彻。 (二)实证主义的认识论 孔德认识论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但是,他作为一个从自然科学讲哲学的哲学家,深受培根和上一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自发地接受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承认客观的外在事物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只是在进一步论及认识的内容和结果时,走进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坑。 孔德在他的《实证精神论》中一再指出:“外界事物”是人们“思维的外在对象”,是人类不断探求的对象。他在《社会静态学与社会动态学》中又明确肯定:人的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人类大脑的主要属性”。这说明他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两个方面都肯定了物质世界对于人的意识的第一性。他还说过:“外间世界”是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的“客观基础”。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之所以能有发展,就在于它们“一开始就顺从自然”,以“认识自然秩序为基础”。这些都说明,孔德不是象贝克莱那样仅仅从主观感觉出发,而是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实验即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出发的。 但是,当孔德进一步论述经验和科学知识时,就转向了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他认为,既然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那么一切科学知识就必须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主观经验之外。主观经验是认识能力和科学知识的界限,人的认识无法超越这个界限,科学知识只能禁锢在这个界限之内。否则认识就没有可能,知识就失去了根据,理论就没有意义。人们的认识内容只能是通过感觉经验得来的具体事物的现象,至于事物的“内在本性”、“现象的起源和目的之类的问题”则是我们的能力根本无法把握的。实证哲学的“根本特点正是认为人的理性必然不能说明一切高不可攀的玄妙奇迹”。[③]如果企图凭借“抽象思维”去探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或现象的终极原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必然会陷入传统的本体论。 又因为实证科学研究的是现象,并且只是主观经验范围之内的东西,所以实证知识只是相对的。也只有相对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所谓绝对知识,不过是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幻想。科学的任务就是对与主观经验相联系的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记录,而不作解释。他自以为找到了一个最好的例子--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该定律说明,一切分子之间的固定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千变万化的天文现象只不过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点去看同一事实。人们知道这个规律就行了,至于引力究竟是什么,重力到底是什么,不必管它。这类问题不属于实证科学研究的范围,让那些神学家去想象,让那些形而上学家去论证吧。实证哲学只记述事实,不说明事实;只问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只管其然,不管其所以然。所以,这种知识只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由此可见,孔德用与经验相联系的主观的现象界代替客观世界,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绝对性,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把科学规律归结为现象界的联系,并认为事物的客观的本质联系是无法探求的和无须探求的,这又陷入了不可知论。他本人直言不讳地承认休谟是他哲学的思想先驱。 (三)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论 孔德认为,人类理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历史、政治思想、科学知识也都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人类理智的发展决定着经济、政治和科学知识的发展。这充分表达了他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发展观。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一讲中非常自信地说:“直到现代为止,自己认为已经发现了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为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必然遵守,……这条规律就是: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④]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人们使用了三种基本性质不同的方法,构成了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在神学阶段,使用神学方法构成神学体系;在形而上学阶段,使用形而上学方法即抽象推理方法构成形而上学体系;在实证阶段,使用实证方法构成实证哲学即孔德本人的哲学体系。 神学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起点。孔德认为,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是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阶段。那时,人类精神探索的目标是万物的内在本性,是一切现象的根本原因或最后原因,即上帝。人们企图获得绝对的知识,即上帝的启示。人们总是以超自然的力量--神来说明世界万物,把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看成是神的力量干预的结果。因而是一种天真的空想,所以又叫虚构阶段。在这个阶段,各方面都有神学特点,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哲学表现为经院哲学,政治表现为君权神授。 形而上学阶段只不过是前一阶段的略微改头换面。在这个阶段,人们运用“抽象观念”代替人格神,通过抽象推理去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例如,传统哲学用“实体”、“内在原因”、“绝对理念”等概念来说明事物。抽象概念的力量代替了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在这个阶段,哲学变成了形而上学;科学知识形而上学化;政治空谈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原则。在这里,孔德贬低形而上学,贬低人类理性和理想性的目的是抬高自己的实证哲学。但是,他也确实看到了传统哲学的弊端,要对哲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实证阶段是指从19世纪起实证哲学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也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的精神承认不可能得到绝对的概念,于是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⑤]人们放弃探索事物的根本,把推理与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放弃对绝对的追求,只追求相对的东西,以往关于绝对的知识是无用的,现今相对的东西才是有用的。在这个阶段,哲学是实证哲学;科学是实证科学;政治是实证的社会体系,而不是理想的王国。人们只立足于当下,并不着眼于未来。 为了印证他“三阶段”论规律的正确性,孔德举出了个人教育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他说:“我们每一个人追忆自己的历史时,岂不是记得自己在主要的看法方面,曾经相继地经过三个阶段,在童年时期是神学家,在青年时期是形而上学家,在壮年时期是物理学家吗?今天任何一个跟得上时代水平的人都是不难证实这一点的。”[⑥]孔德的意思是说,在童年时期,爱好神话和虚构,好像神学家;在青年时期,喜欢抽象思考问题,富有理想,好像形而上学家;到了壮年时期,不再爱好好高骛远的虚构和富于想象的描绘,而是关心实际、重视现实,好像物理学家。 孔德所讲的人类理智发展的过程,完全脱离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和社会条件,把人类思想的发展看成是由思想自身所决定的,并且仅仅是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思想决定的。人类理智发展的三个阶段决定社会发展也经过了相应的三个阶段:古代社会是神学社会,中期社会是形而上学社会,未来社会是实证社会。孔德抓住了一些现象,却并没有揭示这些现象的经济基础。他把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宗教哲学,显然违反了历史事实。 孔德还认为,以前的科学都不是真正的科学,真正的科学只有在摆脱了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并取得完全独立时才有可能。科学应按发展的完美程度进行排列,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其中数学是处在五种基本科学前面的科学,因为数学最普遍、最单纯、应用范围最广泛、最完美,所以应放在最前面。各门科学知识作为分枝都是从同一树干上生长出来的,最前面的科学具有较大的普遍性,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后面的科学是前面科学发展的结果,如果没有前面的科学,就不能理解后面的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比其它科学更复杂,并建立在其它科学之上,是最后边的科学。所以,一切科学都应用社会学的观点来重新估价,都要以人为中心,其目的都是为了人。这样,所有科学就构成了一个体系。实证哲学不是抽象体系,而是科学的综合。哲学不在这个体系之外,就在这个体系之中,是这个体系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和逻辑发展规律。或者说,实证哲学就是这个体系本身,就是使这个体系成为这个体系的东西。孔德的观点虽然体现了哲学对科学的指导功能,但在实质上已经取消了哲学本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