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学 |
释义 | 释义中文拼音shíxué [genuine talent;real learning] 真实的学问;踏实而有根底的学问;实用的学问。 实学概述实学源于中国,流传于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是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国际性学问。中国实学传入朝鲜、日本后,与朝鲜、日本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朝鲜实学和日本实学。 近代东亚还有过作为儒学(朱子学,阳明学)别名的实学概念。这个实学概念在当今日本社会基本上被遗忘了。这个实学概念重视实心的部分,是和近代“实学”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 中韩日实学概况中国实学,实际上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时限上,虽把“中国实学”的起点定于北宋,但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高潮时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内涵上,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实体”又分为“实理实学”、“实心实学”和“实气实学”,“达用”又分为“经世实学”、“科技实学”、“启蒙实学”和“考据实学”(包括“史学经世”论和“明经致用”论)等,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从学派归属上,明清实学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最后历史阶段和独立发展形态。它既是对先秦、汉唐儒学的基本价值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同佛、老的辩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它在同佛、老的辩论中吸取了佛、老的某些合理思想,但本质上属于儒学流派,而不是佛学和道家。 在韩国,实学指18世纪前后约200年间的新的学风。韩国实学发生的重要因素是:第一,为了重建由1592年的壬辰倭乱(日本的侵略朝鲜)和1636年的丙子胡乱(后金的侵略朝鲜)遭到破坏的国家经济,并且安定民生。第二,一群有志学者想要纠正过于思辨并且倾向于形而上学的性理学的偏向思想,寻求符合现实的学问。 在日本,实学的概念可以分成两种。近代以前的实学,因其重视实心,为了和近代以后的实学区别,我们称之为“实心实学”。而近代以后的实学并不重视实心,而重视科技,我们就单纯地称之为“实学”。现在,日本社会普遍认可的实学概念是作为实用的学问、应用的学问的近代实学。就是指福泽谕吉在明治时代提倡的实学,也可以说是实业的学问。这里的实业,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就是产业革命以后,机械化工业成为产业主流的近代实学,技术担当了主角。 现代实学实学在现代也得到发展,另值得重视的,与实学有些同理,但具有现代新意的学说“实用成功学”,也简称实学。 实用成功学由学者邹金宏创始,并得到逐步完善。实用成功学提倡的均衡成功观点,提倡实用的成功方法,注重人信念、潜能、方法、行动和客观条件。这一理论体现于邹金宏的《与成功有约》、《实用成功学》。 实用成功学博采众长,是一种较新的成功学体系。 这是继品德成功论、素质成功论、人际关系成功论、PMA积极心态成功论、潜能成功论、行动成功论后的“综合”成功论,它综合了以上多种派别的理论精髓。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著作 《经营和会计实学》,译林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