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邪者 |
释义 | 五邪理论出自《难经》,是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此按五行生克关系而确定之五邪。 从后方来者,为虚邪,即生我者,父母爻也; 从前方来者,为实邪,即我生者,子孙爻也; 从所胜方来者,为微邪,我克者,妻财爻也; 从不胜方来者,为贼邪,克我者,官鬼爻也; 从本方来者,为正邪,即同气者,兄弟爻也。 是五邪与六亲相应也。 有实邪的人。 实邪,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盛满的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②五邪之一。指从子脏传来且伤及母脏的邪气。《难经·五十难》:“从前来者为实邪。”吕广注:“今心王未必,是脾来逆夺其王,故言从前来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为实邪。” 也可以理解为有实证的人。 实证,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阏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与虚证相对而言。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症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实大有力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