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物史料 |
释义 |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它对丰富历史教学和培养创新才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虽然多为片断性的,但它却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此,无论是在历史研究中,还是在历史教学中,实物史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物史料,直观性,历史教学 相对于其他知识类型而言,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史料记载或折射出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体,认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始终存在着时空上的异位与分离。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史料”这一“中介物”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而史料又主要分为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类,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实物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际运用。 一、实物史料的作用 首先,实物史料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多向思维的创新人才。 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一是传承文明,二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传承文明,既包括传授历史知识,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包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建立在继承与探索的基础上的。但长期以来,学生处于一种凝固化和一统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丰富多彩、纷乱繁复的历史长卷往往成为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不少学生因而形成了一种狭窄的、封闭的、迷信权威和崇拜师训的思维定势。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以实现历史教育的总目标呢?实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而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有效地利用实物史料。因为当前的创新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向性思维能力。运用实物史料,展示人类文明的足迹,不仅能能够开拓视野,陶冶性情,而且可以让学生感悟历史,直接与历史对话。例如,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们将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真切地感受到秦军严明整肃、威武雄壮的阵容和奋击万里、排山倒海的气势,由此而加深对秦始皇横扫六合、廓清宇内这段历史事实的理解。观察春秋战国时代的货币形制,学生们可以从刀、铲,纺轮等不同的贷币形制,分析货币从劳动工具而来的史实,从而能够加深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解。教师亦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其次,实物史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一般是依据当时保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和后人根据这些记录所修订的著述。然而,在我国原始社会尚无文字,有关这段历史的文献资料大多是根据神话口传所撰写的,如“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等。司马迁虽然依据口传资料写成《史记·五帝本纪》,但他自己对此都有所怀疑,承认“唐虞以上,不可记已”。后来,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和考古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一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遗址才逐渐被我们所认识。现在教材中有关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根据考古材料编撰而成的。 自王国维以来,以甲骨、简牍、档案等实物史料证史的“史料革命”成为新史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更是如此。例如,上世纪末发现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便引起了史学界的极大关注。这批简牍形成于魏晋时期,多是赋税、户籍类内容,总量约10万枚,超过我国此前发现的历代简读之总和。因此,它对我们研究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实物史料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记载的真伪。 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动荡,我国有不少古籍都已散佚,许多文献资料上的记载无法得到核实,许多错漏之处也无法得到纠正和弥补,因而留下了许多历史疑案。这些疑案,有不少必须通过实物史料才能解决。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为各种科学方法的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等科学,无一不为历史研究提供工具。因此,历史学家必须“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通过各门学科提供的工具,辨别史料的真伪,认识历史的真相 例如,中国古代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系春秋末孙武所作。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武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闾说:“子之13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但《汉书·艺文志》却称《吴孙子兵法》为82篇。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成了历史上的疑案,甚至有人还怀疑今本《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春秋末年的孙武,还是战国时期的孙膑。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才使这一疑案得以冰释。从出土残简中发现了《吴向》、《四变》等不见于现存史籍的重要佚文,而《吴向》是记载春秋末年的时事,可见孙子即是孙武。出土的《孙子兵法·孙子传》残简中还提及了13篇之事,从而证明了《史记》中关于13篇的记载是可靠的。再如,《孙膑兵法》系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所作,《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齐孙子》89篇,图4卷”,但《隋书·经籍志》中却不见此书目,因而后人怀疑是否有此兵书。在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西汉墓中,也发现了这部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这部兵书在内容和特点上都不同于《孙子兵法》,它不但证实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战国时代的军事和政治。 第四,实物史料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观察与想象提供实物依据。 实物的特点是立体感和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对实物的观察,学生的思维便可超越时空的界限,再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司马迁写《史记》,曾“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足迹几遍全国,遂有《史记》这部传世之作。宋代著名学者苏辙对此曾感慨地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流,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当然,我们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率领学生遍访名山大川,探寻历史遗踪。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能够反映实物史料的插图、模型和电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例如,古代兵器中的刀、枪、剑、戟、乐器中的磬、瑟、笙、萧,酒器中的爵、觚、觯、角,以及其他各种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服装、古钱币等等,无论教师如何讲解,仍然达不到出示实物、模型和图片那样的效果。因此,实物史料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实物史料在直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直观性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便从理论上论证了直观性教学原则,他宣称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因此,实物史料在直观性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和条件的不同,实物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运用历史实物图片 从教学的直观性来看,图片不如实物,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一般中学用于教学的历史文物或文物模型毕竟有限,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而历史实物图片搜集起来比较方便,教材上也配有不少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的插图,因此,运用历史实物图片,是历史直观性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直观性方面,图片虽然不如实物,但比语言的描述仍然要形象得多。例如,讲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前的彩色插图《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瓦描绘七月革命时街垒斗争的情景。在七月革命日的日子里,德拉克瓦亲眼目睹了法国人民为推翻复辟王朝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为了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表现出来,他画了一百多幅草图,然后加以综合,终于完成了巨幅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这幅油画采用的是象征和写实的手法,画中硝烟迷漫,一位妇女左手持枪,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蓝、白、红三色旗,正在召唤着起义者冲锋陷阵。这位妇女既象征着自由女神,又是起义者的真实写照。她的前方,横卧着许多尸体,她的后面,跟随着一群冲锋的战士,整幅面面惊心动魄,令人震撼。从画面中,学生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勇于献身的精神,由此而加深对法国七月革命的理解。 这类实物插图有不少,有效地运用它,不但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另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一些教材之外的历史实物图片,只要运用得当,均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直接运用实物或实物模型 有些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实物和模型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效果比运用图片资料更好。例如北京人的体态特征,教材中有一幅北京人的头像复原图,这虽然能给学生一种直观印象,但还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能在课堂上展示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其效果便大不相同了。学生们不仅会兴趣盎然地听教师讲解,甚至会用自己和头像模型比较,从而加深对北京人体态特征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的实物并不要求是真品,一则真品比较珍贵,教师个人和一般的学校很少保存;二则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培养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鉴赏文物的专门人才。当然,有些文物还是可以收集到的,如生活器皿、古钱币、旧邮票和旧书报等等。现在一般用于课堂展示的文物都是复制品,有些是在文物商店购买的,有些则要由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有些教师具有一定的雕塑和工艺制作能力,他们用泥土、石膏,木块和竹片等材料仿制古代器物,制作精良,形象逼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文物陈列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直观教学的场所。当然,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具备这种经济实力的学校还不多。因此,对学生进行直观历史教学,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座谈,对他们进行现场历史教学,以此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例如,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秦军严明整肃、威武雄壮的阵容和奋击万里、排山倒海的气势,由此而加深对秦始皇横扫六合、廓清宇内这段历史事实的理解。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对阴森凄凉、触目惊心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学生们在感到压抑、震撼和愤怒的同时,会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并会激发起一种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感。 三、运用实物史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确运用实物史料,是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得当,甚至是盲目运用,那就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紧扣教材 所谓明确的教学目的,便是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或是解决教材中的难点,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可以演示战国时期的犁、锄,斧,铲等铁器农具模型,由此可以加深学生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战国时铁器已广泛使用,并且已逐步推广牛耕;第二,战国时的农具与我国现在农村中的农具相差不大,证明那时的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第三,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相当缓慢,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我们应该知道,实物史料毕竟是教材之外的补充材料,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和深化教材,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必须扣紧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在运用实物史料时,还必须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因为教学时数是有严格限制的,而运用实物教学一般来说,都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在历史教学中,频频使用实物史料而与教材中的难点、重点相脱离,其结果必然是喧宾夺主,与教学目的相违背。那就走向了另一极端,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又冲淡了教学中的主题。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一定要注意有的放矢,紧扣教材。 2.语言描述应该准确、具体、生动 无论是展示历史实物图片,还是展示实物或模型,教师都应注意描述时的准确性、具体性与生动性。例如,在讲“王莽改制”时,为了揭示王莽政府利用改变币制掠夺广大人民的实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原来通行的五铢钱和后来发行的大钱,并且指出一个大钱的重量不到两个半五铢钱的重量,却要当50个五铢钱使用,获利高达20倍。通过这一介绍,学生便可认清王莽政府掠夺财富的手段及其垮台的原因。再如,在展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时,教师可以先补充一点背景材料:这幅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达·芬奇创作这幅壁画时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因此进行了反复修改,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了这幅壁画。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进而介绍画面内容: 耶稣已经预知自己将被出卖,要钉死在十字架上。当他与其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时,他悲哀地对众人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时,全场为之震惊,有的怀疑,有的激动,有的愤怒,有的在表示自己的诚实,只有犹大,惊惶失措,畏缩一团,右手紧握钱袋,双眼紧张地注示着耶稣。在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性格,画面的结构和线条的明暗等,都用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处理得十分和谐。 经过这段描述,学生便可加深对这部作品内涵的理解。反之,如果没有这段描述,或者在描述时,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浮光掠影,泛泛而谈,那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任何实物史料的展示,都需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应该注意考古发掘新成果并具备一定的文物考古知识。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注意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因为新的发掘成果,往往可以改变某些传统认识。例如,1965年云南元谋人的发现,便将中国远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提前了近一百万年。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同样孕育了祖国的灿烂文明,从而改变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仅仅处于黄河流域这一传统认识。由于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新的发掘成果不可能立刻在教材中得到反映,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介绍。但是,教师在介绍发掘新成果时应该注意,该成果必须是史学界已有定论的。对众说纷纭,尚处在探索中的实物史料,一般不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以介绍。另一方面,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物与考古知识,否则,便有可能犯错误,闹笑话。例如,唐三彩是陶器,教材中已经指明。但由于其表面光泽,色彩鲜艳,酷似瓷器,有的教师便信口开河,将唐三彩说成瓷器,这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总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素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否则的话,便有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4.应该注意实物史料的真伪和来源。 前文已述,实物史料的使用,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的真伪,但就所获实物史料的本身,首先要注意的是它的真伪和来源,以及辨别其真伪的依据。用伪造低劣的秦俑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带领学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其教学效果是判若云泥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