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实践教育学
释义

实践教育学是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对中国教师发展和基础教育实践中的若干主要问题的思考,建构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六大特色:情感先行、攻心为术、追求效率、追因溯源、操作指南、经验培育。

基本阐述

实践教育学探讨的根本问题是教师"如何发展"与"如何教"的问题.由根本问题衍生出了诸如有效教学的问题、有效学习的问题、增进理解消除误解的问题、反思性教学的问题等一系列下位性问题.实践教育学的探索有一系列前提性的信念,这些信念也是实践教育学的主要成分或者主要观点,其中主要关涉到教育教学、教师、师生关系诸方面.研讨自己设定的基本问题,开发相对稳定的解题模式,是实践教育学的志向之一.实践教育学开发的模式有"教师知能转化"和"创读反思,多重循环"两大教学模式.实践教育学秉持为教师指津的宏旨,在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上,都有些颇见实效的策略。

构成

情境分析成份、目的论成份、方法论成份、职业道德倾向的动力性成份这四种成份的提出,是与实践教育学的四种任务相对应的:①给教育者提供有关社会文化情景 的评价性解释;②列举教育目标;③为教育行为或教育机构提供实践的观点、规划、建议或指导;④唤起、促 进和支持教育者道德上完美的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倾向。

情景分析成分

情景分析的成份关心的是使教育者适应于他们必须活动其间的社会文化情景的问题。当 然,对社会文化情景,历史编纂学无疑可以弄清过去的材料,然而,真正需要的是对当前历史的描述,尤其是对将来的教育行为及教育政治行为相关方面的描述。对于情景的分析,由于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成果的可利用 程度还很有限,所以,选择和解释事实都不可避免地与价值联系在一起。从这个侧面看,实践教育学可以被称 为“批判的”或“假定的”

目的论成分

教育目的受制于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一元或多元,直接决定着所提供的教育目的。在一个 封闭社会中,一元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目的直接源于占主导地位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教育学在目的 论上,除了教条,别无选择。在一个多元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允许对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或价值取向 进行批判(但这属于教育科学和规范教育哲学的任务)。在理论上,所有可想象到的规范都可发生作用。然而 ,在实践上,这种自由构建规范的思想不可能存在,相反,有效的教育行为需要我们作出决定去实现特定的目 的,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不需要再怀疑这些决定。所以,无论是在封闭社会,还是在开放社会,实践教育学的 目的论成份都是教条主义的

方法论成份

方法论成份指的是如果-那么、结果-手段的关系问题。实践教育学在方法论上要依赖于科学研究,然而,当前实践教育学的最大缺点是对其方法论成份的表述没有恰当地运用相关科学的成果。在给教 育者和教育决策者以建议时,实践教育学长期被迫依赖于它自己的见识,这就导致了运用常识解决教育问题的传统。实践教育学的方法论成份对科学知识并非直接运用,还需要转换成具体的行为规则。理想的转换过程必 须通过每个教育者自己的具体情景而进行。实践教育学必须为教育者提供一些转换措施,它充当着科学和教育 者在特定情景中的实践取向的中介。当然,即使将来有较多的科学知识被引入实践教育学,也不能排除常识性 思考的需要。

职业道德倾向的动力性成份

在布蕾津卡的另一篇文章中,他也称此为伦量学成份。这一成份就在于激发 、鼓励和支持具有道德价值的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价值取向和各种倾向。具体地说,就是为职业教育者的社会精 神气质提供帮助,为接受实践教育理论的教育者提供“规范的、情感的行为指导”。因为,实践教育学只是一 种无约束力的理论建议,它的这种局限性源于这种事实,即给与某人的信息与试图使他相信信息的内容或使他 根据信息的内容行动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这只意味着我们知道他应该做什么,但他可以作出决定不相信或不服从我们所告知的信息。然而,通过激发、鼓励和支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倾向,实践教育学才能有助于教育者持续的自控,因而有助于教育者获得成功教育所需要的个性倾向性。

性质和特征

1、实践教育学除了给教育行为提供规范取向外,还应为存在着的教育情景提供有用的实证知识。它应尽 可能地考虑科学的成果并以实践取向的形式把它们表达给教育者。所表达的内容不能违背科学有效的陈述。

2、实践教育学的陈述类型要清楚,不能混淆实证陈述、分析陈述、价值判断或规范陈述。这是检验陈述是否真实和有效的先决条件。

3、实践教育学应该坚持逻辑规则。特别重要的规则是:规范(应然陈述)不应该源于描述性陈述,而只 能从被认为是规范的前提中推导出来。

4、价值判断所依赖的基本价值观应予以明确阐明,或至少能从它们出现的特殊情景中识别出来。

5、规范的内容应尽可能清楚地表述。

6、实践教育学的语言应当是明白易懂的。理论家应使复杂的关系、深奥的思想变得清晰、简洁明了;应 使其著作对读者来说,即具有吸引力,又可以理解。

7、实践教育学不仅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且还可以运用情感性的语言。情感语言的运用不应该代替描述性语言,而应该在情感上支持理性上有根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的接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