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践感 |
释义 | 《实践感》是布迪厄的最重要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践和行为和工具,对研究者与其对象的关系实施客观化。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方面创立的一系列概念。 书名:实践感 作者:(法)皮埃尔·布迪厄 译者:蒋梓骅 ISBN:10位(7806576541)、13位(9787806576540) 定价:¥22.60 元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1 编辑推荐在他看来,月亮和女人有什么特殊的相似之处呢? 她古老恒久,出现在地球世代交替之前,之后又继续存在;她是黑夜的主宰;她具有卫星的依存性;她的容貌永驻不变;她变化有恒,起落盈亏有时;她发出反射之光;她以不确定的回答应对不肯定的询问;她决定潮涨潮落;她令人生爱,让人伤心,给人以美,使人疯狂,诱人作恶和助人为虐;她神情安详,难以捉摸;她独来独往,凌驾一切,威风凛凛,熠熠生辉,令人敬而畏之;她预示着狂暴或憨厚;她的光芒、她的运行和她的出现,都让人心跳怦然;她的火山口、她的岩石海洋、她的沉默,都在发出警告;她显露时光彩夺目,隐没时令人向往。 作者简介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195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58年赴阿尔及利亚服兵役,并在那里开始其社会学研究。1968年至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学部主任,创办《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1982年入法兰西学院任社会学教授。布迪厄著述达340余种,涉及人类、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其中主要有《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实践理论概要》、《再生产》、《背井离乡》、《区隔》、《学术人》、《艺术法则》。其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欧美知识界。2000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国际人类学最高荣誉赫胥黎奖章。 图书目录绪论 卷一 理论理性批判 前言 第一章 客观化的客观化 第二章 主观主义的想像人类学 第三章 结构、习性、实践活动 第四章 信念与身体 第五章 实践逻辑 第六章 时间的作用 第七章 象征资本 第八章 支配方式 第九章 主观的客观性 卷二 实践逻辑 前言 第一章 土地与婚姻策略 第二章 亲属关系的社会用途 新近的理论 关系的功能与集团的基础 平常与非常 婚姻策略与社会再生产 第三章 类比的化身 生成公式 基本划分 门槛与过渡 被否认的违犯 图式转换与相同性 不确定性的用法 附录 住宅或颠倒的世界 中外文主要人名对照 参考文献目录 图书摘录白昼的结构(自然要把伊斯兰教五次祷告纳入其中),是应用同一些原则的另一个尤为明晰的结果。湿季的白昼有一部分是在夜间:由于畜群进出仅一次,湿季的白昼就像干季里没有过完的白天。“热晌午归来”之日是干季的“门槛”,从这一天起,家庭主妇把炉灶移到院子里,生活节奏因畜群的两次外出而突然趋于复杂。畜群第一次外出是在凌晨,待署气开始逼人时,亦即傍晌午(doh'a)时就回圈;第二次外出正巧是正午(dohor)祷告的时间,到天黑时回来。 如同一年的走向是从秋季到夏季,从西向东,一天(as)是从傍晚到正午:晚餐(imensi)是一天里第一顿饭,也是主要的一顿。整个体系按照一种永恒回复的完美循环来组织,傍晚和秋 季——衰老和死亡——也是生育和播种的场合;尽管如此,但时间仍然朝向以正午、夏季或壮年为代表的至高点。在夜间最黑暗的时候,即在“半夜”的“黑暗”里,男女老少都处在住宅最隐秘的部分,牲畜边上,与坟墓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封闭、潮湿和阴冷的两性关系场所;这个最黑暗的部分与昼相对。确切说是与白昼的顶点即“热晌午”(a2al)相对,“热晌午”是日头当空、阳光最强、炎热最甚的时候。夜间的各种声响,如狗或豺的嗥叫、睡者挫牙的咯咯声——类似于将死之人的磨牙声——,使人将黑夜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这一联系显见于所有夜间禁忌。 夜间禁止沐浴,哪怕只是在水边游荡,尤其不准在死的、污黑的、有淤泥和发臭的的水边闲逛,禁止照镜子、往头发上抹油、接触灰烬:此类活动会带来严重后果,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接触具有相同属性的物质(有些物质几乎可以置换,如头发、镜子、污黑的水)而加重夜间不祥的黑暗。 早晨是过渡和分离时刻,是一个门槛。在天亮之前几个小时内,当·白昼在与黑夜的搏斗中占上风时,人们就举行驱邪(as-fel)和净化仪式(例如,为治疗爱嫉妒的或失宠的孩子,早晨,人们在一棵孤立的荆棘下,把隔夜放在孩子头边的粗粉洒在孩子身上;同样,在某些驱邪仪式中,人们在晚间去一个地方,比如两块地的界线这样一个分离点,待天一亮就离开,把灾祸留在那里)。如同春季里举行的许许多多仪式,关键是要加紧脱离黑暗、邪恶和死亡,以“进入早晨”,也就是说向着与早晨联系在一起的光明、善良和运气敞开。开始和分离仪式,比如冬至去牛圈把牛唤醒、迎接初雪,元旦辞旧迎新、寻找夹竹桃枝并在“送别一月”(aazla)之日将其栽于地里、牧童于立春外出采集花草、“热晌午归来”之日畜群外出,等等,均具有过渡期特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