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什瓦里克级护卫舰
释义

近年来,印度海军一直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海上力量。然而,由于长期依赖国外战舰进口,印度海军自行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主力战舰建造工程严重受阻,部署计划不得不推后。

简介

一般而言,驱逐舰和护卫舰是各国海军的主力战舰。然而,据《印度时报》,印度海军两大主力战舰国产化关键项目——3艘什瓦里克级隐形护卫舰和3艘班加罗尔级导弹驱逐舰建造工程遭遇技术难题,建造速度缓慢,下水时间不得不后推。其中,3艘什瓦里克级隐形护卫舰是印度第一次自行建造的隐形战舰,早在1997年就获得政府批准,总造价为17亿美元左右。该型舰排水量为4900吨,主要采用模块建造,完工速度应该很快。然而,3艘护卫舰建造工程迄今仍然没有完成。

据估计,什瓦里克级隐形护卫舰最早也要到2009年前后才能完工下水。3艘班加罗尔级导弹驱逐舰建造计划是在2000年获得政府批准的,每艘排水量为6500吨,3艘总造价为21亿美元左右,原计划2007年服役。然而,3艘班加罗尔级驱逐舰要到2012年左右才能部署,时间也超过10年。

印度海军计划配备的其它主力战舰也遭遇类似困境。其中,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建造的第一艘蓝天卫士号国产航母总造价达8亿美元左右,由于技术难度大,部署计划也将推后。印度海军正在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也遭遇技术难题,未来3年内很难面世。此外,印度海军购买的俄罗斯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也将推迟3年部署。

按照2003年发展计划,印度海军未来10年战舰总数将保持在160艘左右,包括21艘大型水面战舰和16艘潜艇。其中,27艘水面主力战舰和6艘潜艇为印度自己建造。印度海军认为,这些主力战舰建造速度减缓,将产生极为不利的连锁反应。其中,下阶段4艘什瓦里克级隐形护卫舰和3艘班加罗尔级驱逐舰的建造计划也将推迟,由此影响整个现代化战舰的部署计划。

17号工程

为了淘汰20世纪70年代陆续服役的5艘“尼尔吉里”级护卫舰(从英国购买的二手“利安德”级),印度向俄罗斯采购了3艘“塔尔瓦”级(俄罗斯称为“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受其隐身性能的吸引,当然还有世界隐身潮流的推动,同年,印度国会批准以“塔尔瓦”级护卫舰为蓝本,

自行设计建造一级隐身护卫舰,这就是“什瓦里克”级,其建造计划被称为“17号工程”。作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隐身护卫舰,经寄托了印度壮大海军、傲视南亚的雄心和厚望。

“什瓦里克”是一级多功能隐身舰艇

总体设计:放大+改进

“什瓦里克”级实际上是“塔尔瓦”级护卫舰放大版的改进型(主要是隐身性能方面)。“塔尔瓦”级的原版——“克里瓦克”Ⅲ,是由俄罗斯鼎鼎大名的北方设计局主设计,因此印度在进行“什瓦里克”级的设计时自然也少不了北方设计局的帮忙。由于是隐身护卫舰,印度还邀请了在隐身舰艇设计领域领先的法国舰艇建造局作顾问。为进一步提高舰艇的整体技术水平,印度还将该级舰的全部系统集成工作交给了加拿大CAE公司。由一个西方公司负责印度制造舰艇工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在印度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从外观和上层建筑布局看,“什瓦里克”级与“塔尔瓦”级护卫舰十分相似,尾部则更接近于“德里”级驱逐舰。它的全长接近143米,宽17米,标准排水量4 600吨,满载排水量5 000吨,明显大于“塔尔瓦”级(长124.5米,宽15.2米,满载排水量3850吨)。由于该级舰装备了大量自动化舰载设备,因此其编制人数与当前印度海军类似吨位的水面舰艇相比要少许多,仅计划配备257名舰员,其中包括35名军官(印度的“戈达瓦里”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4209吨,人员编制313人)。

为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印度使用了意大利的雷达截面积预测软件辅助进行“什瓦里克”的设计。其上层建筑设计还在法国舰艇建造局的帮助下,部分吸收了“拉斐特”级护卫舰的设计经验-在红外信号管理方面,由加拿大戴维斯工程公司提供红外抑制系统,并负责培训相关操作人员。由于戴维斯工程公司在该领域尤其是在舰艇烟囱红外抑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该级护卫舰有望具备极低的红外信号特征。为了减小噪声,“什瓦里克”级护卫舰上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有隔声减振装置。

综合来看,“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的隐身性能将远好于印度海军的现役舰艇,堪称印度海军“隐身第一舰”。

动力装置:外购+自造

该级舰采用柴燃交替动力装置(CODOG),配备2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LM 2500舰用燃气轮机和2合法国皮尔斯蒂克公司的16 PA6 STC柴油机,通过德国伦克公司的两个齿轮箱驱动两只可调螺距螺旋桨(CPP)。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降低噪音,“什瓦里克”级对螺旋桨采用了气幕降噪措施,避免因空泡而产生高分贝噪声。LM 2500舰用燃气轮机的额定功率约1.8万千瓦,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负责安装。16 PA6 STC柴油机是一种涡轮增压式16缸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5700千瓦,转速1084转/分,能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可满足印度海军对振动、辐射等方面的严格要求。2000年初,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向皮尔斯蒂克公司在印度的许可生产商科尔罗斯卡尔石油有限公司订购了3套共6台16PA6 STC型柴油机,用于首批3艘“什瓦里克”级护卫舰,其中前2台柴油机在法国制造,余下4台由科尔罗斯卡尔石油有限公司制造。印度此举显然是为了提高本国的舰用柴油机研制和生产水平。

德国伦克公司的齿轮箱通过其印度合作伙伴Elecon公司提供。之前,印度一直采用伦克公司竞争对手——瑞士麦格公司的产品。也许为了占领市场,伦克公司已授权印度Elecon公司生产其高精度、低结构噪声的舰用齿轮箱。这是印度首次获准在其国内生产如此高水平的舰用齿轮箱。

根据CODOG动力装置的特点,在作战模式下,齿轮箱由燃气轮机驱动,其输出功率为2.237万千瓦,可使舰艇达到30节航速。在巡航模式下,齿轮箱由柴油发动机驱动,其输出功率为5180千瓦,舰艇航速此时为22节。

每艘“什瓦里克”级舰安装4套柴油发电机组(每套最大输出功率1000千瓦)。首批3艘“什瓦里克”的12套柴油发电机组将全部安装隔声罩。这种隔声罩由英国IACL公司提供,除能抑制噪声外,还能承受强烈的冲击载荷,且装卸采用新颖的易操作方式,能在数秒内装卸完毕,很好地满足了印度海军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速对发电机组进行检修的要求。

舰艇综合控制系统:拿来+学习

根据2001年10月签订的合同,加拿大CAE公司负责“什瓦里克”级首批3艘护卫舰的全部系统集成,并为它们提供综合机械控制系统(IMCS),CAE印度分公司和CAE蒙特利尔公司将联合进行整个项目的管理。很显然,印度是希望能借此良机从CAE公司处学到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并将其用到新一代舰艇的设计中。

综合机械控制系统是利用CAE公司的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技术对推进装置、电气系统、损管及辅机等平台机械装置进行监控,实现机械装置的高度自动化、舰员虚拟训练和对全舰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等功能。

CAE公司的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用数字控制系统。目前它已将一套燃气轮机电子控制系统运送至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对LM2500舰用燃气轮机进行自动化操控试

验。

作为综合平台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什瓦里克”级采用的损管系统虽然与西方舰艇不完全一致,但与当前印度海军的任何一艘舰艇相比要先进许多。

为了保证内部通信的快速畅通,满足传输大量控制信息的需要,“什瓦里克”级的内部通信网络采用传输速率在Gb左右的以太网,其中枢由贯穿全舰的光纤构成。

武器装备:沿用+等待

与“塔尔瓦”级采用100毫米舰炮不同,“什瓦里克”级采用的是62倍口径76毫米超高速舰炮,射速120发/分,射程16千米,弹重6千克。该舰炮由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在印度的许可生产商制造。

在防空方面,“什瓦里克”级护卫舰将综合利用导弹和舰炮。其中程防空武器为“克什米尔”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采用单臂发射装置,备弹24枚,能发射SA-N-7型或SA-N-12的改进型防空导弹。SA-N-7型是SA-11的海军型,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和红外寻的,有效打击范围为3.5~25千米,飞行速度3马赫,战斗部70千克。SA-N-12型是SA-17的海军型,最大射程超过32千米。“克什米尔”防空导弹系统可同时对付6个空中目标,不久将成为印度海军的标准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在近程武器系统方面,“什瓦里克”级采用两套俄罗斯“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分别布置在直升机机库两侧。每座“卡什坦”由1座双联装30毫米速射炮和8枚SA-N-11防空导弹组成。速射炮射程1.5千米,每分钟可发射9000发炮弹。SA-N-11射程8千米,弹头重6千克。此外,“什瓦里克”还将采用两门俄罗斯的Ak630近防炮。这种6管近防炮射程为2千米,射速3 000发/分。

与“塔尔瓦”级一样,“什瓦里克”级的远程反舰武器也采用SS-N-27“俱乐部”反舰巡航导弹,8联装,垂直发射。鉴于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即将进入实用,印度海军表示在2005年装舰时,“什瓦里克”级完全有可能安装“布拉莫斯”。该导弹是印度国防工业颇为自豪的另一产品,由印度与俄罗斯NPO设计局共同开发。它的许多特征都与俄制“彩虹”超音速反舰导弹相似,采用;中压发动机推进,全程超音速飞行,最大速度可达2.8马赫,最大射程280千米,弹头重200~300千克。中途飞行时能爬升至14000米的高空搜索目标,飞行末端降至10~15米的高度突防。俄罗斯2005年1月份宣布,“布拉莫斯”截至2004年底已经进行了9次发射试验,全部成功命中目标(包括水上和陆上目标)。印度打算在未来的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上安装这种新型导弹。

对于反潜,“什瓦里克”级采用90R型反潜导弹,从RBU-6000发射装置中发射。鉴于SS-N-27导弹发射装置的灵活性,也可能通过该系统发射91RE2型反潜导弹。鱼雷发射装置则会选用俄罗斯DTA-53-956鱼雷发射装置或某种印度自行研制的装置。此外,舰上搭载的2架印度自研的轻型直升机或2架“海王”MK 42B也可用于反潜和反舰作战。

电子信息系统:混血+改进

该舰采用一部MR-760“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作为其“克什米尔”防空导弹系统的对空探测与目标导向雷达,装于前桅。防空导弹系统的火控和目标照射则由3~4部MR-90“前罩”雷达来完成。76毫米超高速舰炮的火控系统则是一部装于舰桥顶部的“希卡里”雷达。反舰导弹的火控雷达很可能会采用“阿帕纳”主被动搜索与攻击雷达,或者和“塔尔瓦”级一样使用俄制火控雷达。“阿帕纳”雷达是俄罗斯“板刀”火控雷达在印度的国产化产品。“什瓦里克”级主桅上还将安装巴拉特电子公司的RAWL02天线,是印度仿制的荷兰电信公司LW08天线。

该舰的声呐装置由巴拉特电子公司舰壳声呐的改进型和ATAS拖曳阵声呐组成,ATAS是在泰利斯公司拖曳阵声呐的基础上开发而来。“什瓦里克”级还将在龙骨下安装声呐。

电子战系统则采用巴拉特电子公司的改进型“阿羌达”系统,其部件和设备分别来自印度、以色列、意大利和其它国家。导航系统由“德卡”雷达、“拉氏米”雷达(I波段,用于近岸与港口导航)和RANI雷达(I波段)组成。作战管理系统则可能采用印度EMCCA系统的改进型,也可能采用法国TAVITAC系统或SENIT系统,或者混合采用法印系统。舰载通信设备大部分采用印度国产产品。

点评

一艘舰艇的性能到底如何,得通过比较才看得出来。“什瓦里克”级可算是“塔尔瓦”级的改型。若它们并排停靠在军港内,一眼看上去,最大差别是一大一小,“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的长、宽、排水量都明显大于“塔尔瓦”级。另一个区别就是“什瓦里克”级的上层建筑比“塔尔瓦”级更简洁,在上层建筑如桅杆等的隐身性上考虑更多。对于舰上的小艇,“什瓦里克”学习“拉斐特”级的做法,将其隐藏在活动的舱壁之后。细看时,“什瓦里克”更像一个混血儿。“塔尔瓦”的电子系统基本上是俄制的,“什瓦里克”则混合采用了俄罗斯和荷兰的搜索雷达。另外,“什瓦里克”的改进还体现为其作战管理等电子系统比“塔尔瓦”级更先进。在武器配置上,两级舰的差别不大。

总的来说,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隐身性能和平台自动化程度上。“什瓦里克”级将拥有比“塔尔瓦”级低得多的雷达波、噪声和红外信号。由于采用CAE公司的综合平台管理系统,“什瓦里克”的整体自动化水平也非“塔尔瓦”级所能比拟。

不过与目前世界一流的隐身舰艇相比,“什瓦里克”级还有较大差距。从外观上讲,“什瓦里克”还不够简洁,其雷达天线和上层建筑布置对雷达波隐身的考虑仍然远远赶不上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服役的“拉斐特”级护卫舰,更不用说目前还在设计中的更为先进的隐身舰艇了。这种差距与印度舰艇设计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关。

从设计上来讲,该级舰以俄罗斯“克里瓦克”Ⅲ级为蓝本。俄罗斯舰艇一向以火力强大著称,其舰艇设计部门长期对隐身性重视不够。这可从20世纪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同时期舰艇的对比看出来,俄罗斯舰艇的上层建筑总是密密麻麻的,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虽然俄罗斯最终认识到了舰艇隐身的极端重要性,但从认识到实实在在提升设计能力需要时间。对俄罗斯当前的隐身舰艇设计水平恐怕还不能给予过高的评价,更何况在俄罗斯帮助下自行设计建造舰艇的印度。再者,俄罗斯也绝不会慷慨地将自己在隐身技术前沿的研究成果轻易转让给印度。这就决定了“什瓦里克”在隐身设计方面不可能考虑得十分的细致周到。虽有法国舰艇建造局作顾问(“拉斐特”级护卫舰也足以使人信任其水平),但印度没有时间也没有经费进行大刀阔

斧的设计修改,从而留下许多遗憾。

从技术上讲,印度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也难以与西方海军强国相提并论。它目前还没有舰载相控阵雷达.所以它只能使用传统的旋转式雷达天线,这就对舰艇的隐身性造成了不利影响是。另一方面,要实现外形的简洁,雷达的多功能化也是一条重要途径。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为后盾,在这一领域从事了多年的研究,最新的成果也只能在规划中的舰艇上才能明显体现出来。印度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其舰载天线多一些、乱一些是难免的,雷达波隐身效果自然就要差许多。

在其它技术领域的情况也差不多,印度更多的还是需要国外的技术援助。如红外隐身技术上,印度采用了加拿大的红外抑制技术。至于舰艇的电磁信号,印度在第一级国产隐身护卫舰上能够进行多大程度的考虑还要打个问号。

总之,设计时间的仓促决定它无法对妨碍其隐身性能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瑞典“维斯比”轻型护卫舰下水的那一刻,舰艇隐身已进入“全隐身”时代,即综合考虑所有可能让舰艇暴露的,信号特征,全面均衡地加以抑制,不使舰艇因任何一种信号特征过于“抢眼”而丧失隐身性。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决不是印度临时请英国、法国、俄罗斯来参谋一下就能解决的,印度舰艇在隐身技术上要走的路还很远。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对“什瓦里克”的噪声水平要求较高,所有的机械设备都要求减振降噪。与该级舰同时配备舰壳声呐和拖曳阵声呐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反潜是“什瓦里克”的主要作战使命之一。虽然印度从购买的“基洛”级潜艇上学到一点减振降噪技术,但从学习到实际应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于是英国有了机会,德国的齿轮箱也在印度吃香,俄法两国想必也能分到一杯羹。

在“什瓦里克”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印度从其国外的合作伙伴那里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不过“什瓦里克”级舰载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仍值得印度自豪。一般来说,国产化设备占到全舰的60%~70%属于正常水平,印度自称其国产化水平在此之上。必须清楚的一点是,国产化水平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国产化程度”也取决于人们对“国产设备”的定义。如果坚持认为只有在本国设计生产的设备才能算国产的话,就否定了仿制等对国产工业的促进作用。

我们再看看印度海军这些年都在忙些什么:自行设计建造航母,设计核潜艇(这个项目尤其困难重重,挫折不断),续建“德里”级驱逐舰的后续舰艇,外购“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及舰载机,外购常规潜艇等,任何一个都不是小项目。印度在发展海军上摊了一个大饼,有些急功近利,但也凸显出其对海军,或者更确切地说,对海洋和21世纪发展空间的重视。尽管印度在军队建设上一直在向海军倾斜,但如此雄心仍然会引出经费问题——印度海军可能不会再有充足的经费用于隐身这类前沿技术的研究。也许印度从此会增加在这种重要技术领域的投资,但至少在这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不会有这种能力和远见。那么,“什瓦里克”级护卫舰实际上是印度在基本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实现了隐身舰艇“零”的突破,意义相当重大,也为今后的设计和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印度通过该级舰艇的设计建造,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生产许可证,对进一步提高其科研和生产水平,提高国防工业能力都将有所帮助。

总体来说,“什瓦里克”作为印度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型隐身作战舰艇.虽然隐身效果无法与西方海军强国的舰艇媲美,但作为一个多年来在海军建设上全面出击的第三世界国家海军来说,已经不容易。

印度海军管窥

印度海军概况

印度海军总部设在印首都新德里。海军参谋长为印度海军最高领导,下辖海军副参谋长,海军代理副参谋长,一名负责海军人事的参谋长助理,一名负责海军后勤的参谋长助理。

印海军下辖三个舰队:西部舰队、东部舰队、南部舰队。西部舰队司令部位于孟买,东部舰队司令部位于维萨卡帕特南,南部舰队司令部位于高知。印海军西部舰队和东部舰队担负印海军作战值勤任务,南部舰队担负印海军训练任务。

另外,印海军还设有三个重要的海军基地:孟买海军基地、维萨卡帕特南海军基地和卡达姆巴海军基地。印卡达姆巴海军基地于2005年5月底竣工,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占地40多平方公里。该基地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是未来印西部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担负着未来印海军作战舰队的部署和调动任务。

印海军计划在该基地部署的战舰除航母外,还包括隐形护卫舰、新型驱逐舰和即将购买的法国常规潜艇等众多先进的舰艇装备。印海军所有的核武器及舰载机都将部署在这里,该基地总人数将为2901人。

人员和武器装备构成

印海军现拥有约55000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 7000人和一支海军陆战队及一支预备海军陆战旅。另外,约有40000文职人员。

印海军现拥有140多艘舰艇:1艘英国造的竞技神级航母,可搭载20余架“海鸥”MK51战斗机。经印海军改造后,该艘航母装备了“巴拉克”反导系统,可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

16艘潜艇,其中4艘系德国配件,由印海军组装的西苏马尔(1500型)级,2艘苏制的F级和10艘基洛级;8艘驱逐舰,其中3艘印制的德里级和苏制的拉吉普特级。还有14艘护卫舰,26艘轻型护卫舰,17艘巡逻艇,13艘登陆舰艇,14艘扫雷舰艇,10艘测量船,1艘科研船,2艘潜艇支援舰,1艘修理舰,1艘鱼雷回收船,1艘拖船,2艘运水船,4艘训练舰,2艘运输船,8艘补给油船。

印海军现拥有120架舰载机:21架MK51/MK60“海鸥”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16架米格29K“支点”型战斗/攻击机,12架HAL先进轻型直升机,12架Ka-28“蜗牛”A反潜直升机,9架Ka-31“蜗牛”B预警直升机,23架SA3198“猎豹”反潜/搜救直升机,27架MK42A/B/C“海王”反潜、反舰直升机。还拥有56架陆基飞机:4架 TU-22M“逆火”C中程侦察机与攻击机,22架“道尼尔” 228型海岸巡逻机,3架Ⅱ-38“五月”反潜巡逻机,2架 F27“友谊”巡逻机,9架“海上防御者”巡逻机,8架TU- 142M“熊”F远程水面侦察与反潜机,8架“国际美洲虎”攻击机。

发展规划

印海军于2005年4月开始首次自建航母,将于2008年建成。该航母被命名为“蓝天卫士”号,排水量为 3.6万吨至3.8万吨,装有4台燃气涡轮发动机,可能是模块化的,可置换成核动力航母,耗资约150亿卢比。另外,印海军还将向俄罗斯海军购买排水量为4.4万吨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该航母将于2008年投人现役,可搭载35架米格-29K战斗机。印海军正努力加速实现以“航母加核武器”的海军发展战略。

印海军长期规划建造24艘攻击型潜艇和数艘核潜艇。印海军现计划租借俄海军2艘阿库拉级核潜艇。2004,印海军花费21亿美元购买了法国蚰鱼级潜艇技术和工艺,准备自建6艘该级潜艇,并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改装成核动力装置。另外,印海军向俄罗斯订购了4~6艘拉达级出口型潜艇,其首艘“圣彼德堡”号现正处于建造的最后阶段。

同时,印海军现正在建造3艘班加罗尔级驱逐舰。该级系德里级驱逐舰的改进型,将装备以色列的“巴拉克—1”舰空导弹和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首艘最早将于2008年投入现役。印海军现正在建造3艘什瓦里克级隐身护卫舰,排水量为4500吨。该级护卫舰将装备先进的作战武器系统和高科技通信系统,将采用反探测技术,舰体表面光滑,并采用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减小了雷达反射面,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该级护卫舰首艘已于2003年4月下水,第二艘已于2004年6月下水,第三艘将于2007年交付使用。印海军还计划于2006年开始建造8艘新型反潜护卫舰,排水量为2400吨。 印海军还计划建造17艘超级德沃拉级巡逻艇和8 艘扫雷艇。这种扫雷艇将装备高精度声呐进行猎雷,并通过远程水雷处理系统和炸药来摧毁水雷。印海军准备从国外引进20架反潜直升机,6架E-2C“鹰眼”预警机,10架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

印海军网络中心战建设构想以海军C41系统为核心,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各种海上侦察预警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集合成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体系,使舰艇与舰艇、水面舰艇与潜艇、舰队与舰队之间及整个海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提高印海军整体作战的能力。

目前,印军设在新德里的全军信息处理中心已建成,并已实现联通国防参谋部与陆、海、空三军司令部之间的信息共享。印海军C412系统实现了其军种内各级司令部、控制指挥总中心、基地、给养部门和舰艇间的联网,及保密数据信息传输网络,可对各种数据、录像、照片、文件等进行加密和传输。

印海军积极加强与美、俄、英、法等国的海军联合演习,以获得先进的军事技术和锻炼提高印海军人员的综合军事素质。

印海军目前强调发展具有二次反击能力的“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大力加强潜艇(核)部队的建设,注重提高海军舰队远洋作战的能力,重视增强海军舰队的打击和反导能力,全面提高海军空中早期预警和电子对抗能力,努力推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建造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武器装备,不断加强海军基地建设和提高后勤综合支援能力,将使印海军建设成为强大的地区性海洋力量。

印度海军第2艘什瓦里克级隐身护卫舰将服役

为增强打击能力,印度海军将于2011年8月20日在孟买服役其第二艘国产隐身护卫舰“萨特普拉”号(INS Satpura) 。

“萨特普拉”号是三艘17型“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的第二艘舰,由总部设立于孟买的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MDL)建造,将由印度国防部长AK·安东尼宣布服役。该级首舰“什瓦利克”号于去年4月29日服役,标志着印度成为具备建造隐身护卫舰能力的国家之一。该级护卫舰由印度海军设计团队构思和设计,“萨特普拉”号将成为印度海军在21世纪前半叶的主力护卫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