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什刹海保护街区 |
释义 | 基本信息风景名胜综合保护街区。跨东城区和西城区。1990年被定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总占地面积301.57万平方米。什刹海,古时曾是永定河古道,后为高梁河古道。含西海、后海和前海3个湖泊,统称后三海,与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组成北京内城的六海水系。 历史传承元代营建大都城后,什刹海位于大都中心区,南段被皇城城墙分隔形成太液池,北段统称积水潭,是当时的漕运总码头和交通枢纽。明代由于都城的修建,什刹海变成被德胜桥、银锭桥分割的一水相接的三块水面,漕运终点码头移至通州。沿什刹海南岸另辟新渠,南下入太液池,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什刹海地区逐渐变成风景胜地,王公贵族开始在湖边修建寺庙、王府、亭园别墅。清代什刹海地区属正黄旗辖地。清代晚期,什刹海畔的酒楼和王府得到发展,如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及其祠堂,后海南岸的恭王府、涛贝勒府以及西海南岸的棍贝子府等。此时较有名的酒楼有庆和饭庄、会贤堂、望苏楼等。1949年后,什刹海地区进行了整治和改建,疏通什刹海上游德胜门水关外的护城河,西、后海间的连接水道,以及下游的北海、中南海、金水河等,形成北京旧城内惟一一条较完备的河湖水系。同时,一些王府、旧址为机关单位所用。保护街区内的柳荫街为传统四合院遗存主要集中区域;街区内有钟鼓楼、万宁桥、银锭桥(见古桥)、恭王府及花园(见恭王府)、涛贝勒府、醇王府及花园(见醇亲王府)、会贤堂、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广化寺、关岳庙、火德真君庙、净业寺、三官庙(见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等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