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时中
释义
1 词语解释

“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太及。而“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

“时中”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蒙”卦的《彖传》:“蒙,亨。以亨行,时中也。”意思是说,蒙卦表示希望亨通。所以,以通来行事,是符合蒙这个时机的。然而,关于“时中”的思想则早就为儒家思想家所关注。所谓“时中”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儒家思想家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同样的言行,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将会产生十分不同的实际效果。因此,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言论行为要获得好的实际效果,遵守“合乎时宜”和“随时变通”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论语·宪问》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的为人,说:听说公叔文子不说话,不笑,不拿东西,是这样吗?公明贾回答说:这完全是传话人说错。“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意思是说,公叔文子是该说时才说,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话;高兴时才笑,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笑;该拿的才拿,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的取。孔子听了很为赞赏,连连问:真是这样吗,真是这样吗?公叔文子的言、笑、取,可说是合乎“时中”原则的。又如,宋儒杨时在解释上引孟子“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时,也说道:“禹稷三过其门而不入,苟不当其可,则与墨子无异。颜子在陋巷不改其乐,苟不当其可,则与杨氏无异。子莫执为我兼爱之中而无权,乡邻有斗而不知闭户,同室有斗而不知救之,是亦犹执一耳。”(朱熹《孟子集注》)这一解释,充分地阐发了“合时”、“变通”的“时中”原则。

荀子也一再强调“君子”要能把握“与时屈伸”、“与时迁徙”的原则。他说:“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伸),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伸)变应故也。”(《荀子·不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随时而屈伸,那么即使柔顺得像一条蒲苇编的席子那样卷曲,也不是懦弱害怕的表现;即使刚强勇猛而得以到处伸展,也不是骄横凶暴的表现。这是因为,他按照原则来应变,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柔曲顺从,什么情况下就应当刚强正直。《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一诗说,无论是左的行动还是右的行动,君子都能做到恰如其份。这就是说的君子能按照一定的原则来曲和伸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在儒家思想中,“时中”作为“合时”的含义,则不仅被看作是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实践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同时也被推广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原则之一。儒家从自然农业生产对天时变化的密切依赖关系中,深感到“适时”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把“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上》)等,列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荀子把草木开花结果时禁止砍伐,鱼鳖怀卵时禁止撒网下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失其时,称之为“圣王之制”,并根据“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的道理,推论说:“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荀子·王制》)也就是说,国家的政令如果合乎时宜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会行动一致,而有才能的人也会服从拥护。这里的推论是极其直接和朴素的,没有深奥的理论论述,但却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即使在今天,播种适时,砍伐有时,捕杀有时等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原则,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等,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家看到了事物在自发运动中往往是向着不平衡的(或偏面的)方向发展的现象,于是提出了“中”和“时”的原则,用以防止和克服思想行为方面的各种偏面和极端,并在综合对立两方不同性质的情况下,求得某种平衡和全面。这里应当说是包含有积极意义的辩证因素的。不过,再好的原则用滥了也会走向它的反面。儒家“中”和“时”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被滥用,而演变为折中调和、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这种人因而也就成了为孔孟所痛斥的那种“乡愿”式的人了。这也是我们在探讨儒家这种实践的辩证原则时,特别须要注意和警惕的问题。

2 明朝官吏

时中(生卒不详)明代官吏,江苏常熟人。

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出知绛州。擢南京刑部员外郎后,身体力行,避免部下贪赃枉法。后忤刘瑾罢归。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瑾被诛后,复旧职,累迁广东副使,领海南兵备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