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时间频率标准
释义

时间频率原始标准应具有恒定不变性,可分为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宏观标准:基于天文观测;微观标准:基于量子电子学,更稳定更准确。

世界时(UT,Universal Time):以地球自转周期(1天)确定的时间,即1/(24×60×60)=1/86400为1秒。其误差约为10^-7量级。

历书时(ET):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标准,即公转周期(1年)的31 556 925.9747分之一为1秒。参考点为1900年1月1日0时(国际天文学会定义)。准确度达1×10^-9 。于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接受为“秒”的标准。

原子时标的定义:1967年10月,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秒的新定义:“秒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之间跃迁频率相应的射线束持续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1972年起实行,为全世界所接受。秒的定义由天文实物标准过渡到原子自然标准,准确度提高了4~5个量级,达5×10^-14(相当于62万年±1秒),并仍在提高。

时间和频率共用一个基准。在数学上,时间与频率互为倒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