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拾贝社
释义

“没有比拾贝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拾贝更高的山,拾贝来源于一个大山深处的承诺” 拾贝的路是怎样走过来,又将朝着什么而去。“承诺一方,兑现一方”背后又是怎样的一则故事。

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的爱心公益社团之一,通过在校园里收集瓶子废纸、书籍募捐,将得来的资金、物资捐助给贫困山区(目前是湖南省凤凰县早岗村)的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同时在校进行召集自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打工子弟学童带去知识和爱心。以及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倡导公益精神。

发展历史

建立

2007年的寒假,创始人刘璐得到了一个机会跟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领导去凤凰县山江镇的早岗村去做春节慰问。在和几个大些的孩子聊天过程中,刘璐了解到,早岗村有一半的孩子都辍学了,而且在读的学生中有一半还是在各地好心人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的。

回家的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放了“我的创业”栏目,介绍一个中学的学生通过倒卖矿泉水瓶的创业盈利计划。刘璐灵机一动,迸发了组织“拾贝”公益事业的念头。

从没有开过什么成立大会,都没有确定说是哪一天成立的,但是它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后来,有的人选择了退出,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为了孩子们。

发展至今

拾贝社至今仍然活跃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里,站在公益第一线用劳动来实践公益。拾贝已经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和支持,而且不断的壮大,进行多次下乡资助、调研,进行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教。与校外社团友好合作共同打造公益事业。

拾贝简史

2007年3月——建立“拾贝志愿团”开创属于拾贝自己的公益模式 “一个瓶子点燃希望计划”。此后每两个礼拜就会组织一次校内回收活动。学期在学校收集废品卖得4000元资金。

2007年四月——校运动会回收活动:配合运动会组织部门的要求,倡议各院系进行运动场的环保以及废品的收集。

2007年暑期——暑期下乡:“拾贝”组织了一次为期十天的调研,对早岗村的旅游业进行了调查,将筹集的资金捐献给了13个资助的孩子,和当地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当地领导的认可。

2008年2月——拾贝爱心助学活动进入谷歌意暖中华公益创业大赛复赛。

2008年3月——在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青年领导力发展峰会”上,拾贝被授予了全场大奖——最具李德伦社会贡献力奖。李德伦先生为拾贝题词:“人活着就应该像个人样,应该有志气,有所追去向往,要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人类,对得起这个世界。”许丹莹在谈到拾贝以后的发展也表示,很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心底真正支持这项公益活动,并且把这一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2008年4月28日——28号楼下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成果展,并创立了“一枚硬币一重天”的“零钱物语图书库计划”项目,这个活动旨在收集同学们日常不在乎的零钱,为早岗的孩子们建立一个图书库。

2008年7月——进行了为期5天的下乡实践活动,将筹集的近两千元资金,100多套书捐献给了我们资助的十几个孩子。对孩子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更新了孩子们的资料;长时间和孩子们一一交流,在思想上给他们正确引导,让他们确立自己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对早岗村新兴的旅游业进行调查,并撰写了题为《湖南省凤凰县早岗村乡村旅游发展调查》的调查报告。

2008年9月——拾贝正式成立社团命名“拾贝爱心公益社”,定位为公益环保,爱心助学。

2008年11月——参加“绿色空间”“后奥运时代环保工作方案征集比赛”

2008年11月26号——在校举办余智祥爱心交流会,宣传余智祥的爱心事迹,提升大学生的公益认识,号召更多的学生投身爱心事业当中。

2009年4月17日-18日——校运会环保回收活动,通过环保进行助学,

2009年4月27日——国华永泰公益讲座,为早岗村的孩子,筹集了800元的公益资金和300套书籍。

2009年7月——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下乡,对当地学生家庭及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重新收集整理了14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资料,并将筹集的2000多元资金,300多套书捐献给了资助的孩子。

2010年2月——建立拾贝人人网公益主页,宣传我们的活动,进行接下来的团日活动,支教活动,下乡调研等的跟踪报道,以及对回收活动的信息反馈。

2010年3月——与09民族学班“学习雷锋,关注两会民生”的主题公益活动。得到624元的公益资金和1000多套书籍,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这是拾贝开创以来效果最好的一次主题活动。

2010年4月2日——拾贝“家庭影院”首次举办,以“关注山区民办教师”为主题播放了相关视频,以此加深同学们对公益的认识,呼吁更多人积极投身帮助山区贫困学生的行列,同时促进内部交流,增强内部凝聚力。

活动模式:

“一个瓶子点燃希望”:通过每两个礼拜一次校内回收活动,为贫困山区筹集助学资金。我们将支持我们的同学按照宿舍为单位进行管理,称之为“拾贝宿舍”,形成一个爱心大集体。

打工子弟支教项目: 我们和北京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建立长期的支教关系,关心孩子们的心灵,辅导他们的学习。坚持实践和承诺的路线,每个礼拜为一期,每期开设的课程都是上一期的延续,课程开设开辟成一种进度的形式,让孩子们受益更多。课程及活动内容有:古诗词,英语,绘画,儿歌,剪纸,辩论赛,诗词背诵比赛,体育竞技等。用我们的行动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缩小他们与公立小学学生的心理落差。目前的支教更多是一种形式,但是我们将会用心做好这一个学校,和孩子们、领导们建立一种深厚的感情,开创一个新的支教模式(志愿者、打工子弟学童、校领导形成一个精神家园)。

“爱满书山”: 知识就是力量,一本书就是一份希望,2010年我们会联系北京的中小学,在其校园里面进行书籍募捐。希望能够为山区孩童以及打工子弟学生更多的鼓励。在这些中小学中传播这种献爱心精神。

环保之爱在校园:通过各种活动(比如回收活动,工艺品制作)以及宣传手段提高同学的环保意识,打造美好校园。

内部知识分享(主要是电脑方面:会声会影,photoshop 等等)促进大家的交流。

各类讲座:希望通过讲座的办理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确保下乡的顺利。

与其他社团的合作:其他社团有成熟的公益活动,我们和他们取得了联系,支持他们的活动,促进社团交流,共同打造校园的公益事业。

公益总动员:在大四毕业生毕业之际,拾贝成员主动走访大四前辈的寝室,进行书籍捐赠的倡议。

承诺一方,兑现一方:

从07年暑期开始,拾贝每年暑假都会有组织的下乡给凤凰早岗的贫困学童带去资助,鼓励他们学习,为他们树立未来的希望。

2010年 我们要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共开设四个项目:

下乡支教项目

支农助农项目(科技农耕下乡)

社会调研项目

大爱同行项目(和凤凰县万千卉翠客栈达成协议,一起组织游客参与本次下乡,宣传公益,为孩子们寻找资助者)

希望能够更多的和当地的孩子进行沟通,在心灵上面给与他们鼓励,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外面的社会。同时利用我们所学尽可能的帮助当地农民,也让我们的同学体验乡下生活和苗家独特的风俗文化,增加实践经验开拓眼界,而且让这些下乡的同学号召更多的人士参与公益事业。

拾贝每走过一个地方都留下承诺“我们还会再回来”,拾贝走过的地方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经历更是一份长期的感情,一份永远的责任。我们的爱将一直伴随孩子们成长。

拾贝精神

拾贝定位

公益、环保、爱心、助学

拾贝宗旨:

承诺一方,兑现一方。

拾贝文化 :

不为名,不为利,挥洒热情,坚定执着,走在公益的实践道路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坚持实践和承诺的爱心路线,这份关爱,这份感情不会间断,拾贝留下脚印的地方会再现拾贝的身影。拾贝留下脚印的地方也会留下一句话“我们还会回来”。

我们齐心协力怀抱爱心,用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创造美好明天,也为我们自己建立一个幸福的拾贝精神家园。 因为有怀抱爱心,所以我们一同努力,因为团结友爱,所以我们一同努力。

拾贝使命:

1、身体力行,站在公益第一线,用双手为贫困地区学童筹集资助,下乡实践,将爱带进山区,用我们的行动鼓励着贫困儿童,拾起宝贝们的希望。

2、关注打工子弟学童,关心他们的心灵,辅导他们的学习,并且杜绝支教的形式主义,建立志愿者与孩子们的深厚感情。让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不再感觉自己处于城市的角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缩小他们与公立小学学生的心理落差。

3、用行动发扬公益精神,传播拾贝实践和承诺的公益理念,让公益不再是形式,不再是口号。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农村,关注打工子弟学校,关注失学儿童,关注九年义务教育。

4、用环保的方式助学,大力倡导环保,不断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争取让全校学生都投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

5、建立美好的拾贝家园,让来自天南地北、不同民族的同学有一种家庭的意识,相互关心帮助,享受这个精神家园,

拾贝感言:

“承诺一方,兑现一方”,既然我们给了早岗村那群可爱的孩子们郑重的承诺,我们就要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尽自己的能力积累点点滴滴,一个瓶子一分希望,我们会一直陪伴他们走进理想的大学。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怀抱爱心,拾贝一定会不断成长,不断壮大,号召更多的人来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大学梦。我们自己也会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幸福的成长锻炼,成立一个和谐的家园。

拾贝开创的是一个独特的公益模式,身体力行,深入实践。以助学为目的的公益事业,以承诺一方兑现一方为宗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拾贝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独特的承诺路线,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一枚硬币,一个瓶子,一张废纸,一本书做起,公益不分大小,不管是下乡、支教还是校园活动,都要做踏实,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让拾贝真的有存在的意义,哪怕我们资助的只有十几个孩子,但是我们让这十多个孩子有了梦想。拾贝的精神将会感动更多人,。我们带去鼓励帮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去了一种价值观,等孩子们长大了也会去帮助其他人的。

拾贝语录:

承诺一方,兑现一方

“在拾贝,有一种家的感觉”

“没有比拾贝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拾贝更高的山,拾贝来源于一个大山深处的承诺”

“我们拾贝人要把调研实实在在地做好,不能把下乡活动作为走秀”没有做好早岗村,就不要急着去其他的地方。

“与其他公益社团的不同之处:我们打破了一味的募捐形式。他们也有付出,他们站一天,号召大家募捐,而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

“拾贝,在路上;那一群年轻人的梦,在路上……,我们将从湘西的蹒跚学步开始,足迹要遍布全国”

“强者为自己,更强者为他人”

“有些事,有些名,有些利,是虚的;有些情,有些泪,有些感动却是生

命的真实”。

拾贝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用心在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