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棚墓 |
释义 | 考古学术语。古代墓葬的构筑形式之一。用巨型石块做墓壁并封顶的墓。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一种墓葬。常见于辽东半岛等地。 浙南石棚墓主要分布在瑞安莘塍岱石山、马屿棋盘山、塘下杨梅山、平阳钱仓龙头山和苍南桐桥等处,已发现55座。它利用巨大天然石块(有的经过加工),再加支撑、覆盖而成,在考古学上属于“巨石建筑”类型。1993年冬,文物部门对岱石山30多座石棚墓进行发掘,出土陪葬品有:印纹硬陶罐、豆、鼎、纺轮;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簋、碟、盂、碗、鼎、豆;青铜矛、戈、锛、凿、镢、镞、短剑、小编钟等,经鉴定为西周、春秋时期器物。 韩国支石(石棚)墓:石棚墓分为两种,一为桌式石棚,即在地面竖3至4块壁石,上面盖一块大石构成;另为棋盘式石棚,即在大石板下面支以4至8根支撑石构成墓室。温州为棋盘式石棚墓。而朝鲜、韩国两种均有。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始于商代箕子。箕子为商纣王的叔父,商灭后,箕子带5000名商代遗民到朝鲜半岛,并带去了商代文化,对半岛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