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牌村
释义

石牌村为一乡村名称,在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广州市天河区、揭东县炮台镇、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新街镇均有同名乡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村存在差别。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石牌村

镇情概况

从宜昌市乘船溯江而上35公里,便到了长江西陵峡南岸的石牌村。如今,随着三峡大坝的兴建,位于该村的灯影峡就成为长江三峡中仅有的一段保持着“壮美雄奇、幽深秀丽”原始风貌的峡谷景观了。

大自然眷顾石牌村2300多位乡亲,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村域内,汇集了三峡人家、杨家溪军事漂流等国家4A级景区和龙进溪、蛤蟆泉、灯影洞、石令牌、山上人家、水上人家、溪边人家等众多峡江风情浓郁的景观,是三峡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

明月湾

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突然急转110度,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大湾,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船过明月湾,远眺江面,但见两岸连绵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船进山退,水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当年郭沫若过石牌远眺此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

船泊明月湾畔,三峡人家风情如画:传统的吊脚楼点缀山水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静泊门前,溪边少女挥槌洗衣,江上渔夫悠然撒网……吊脚楼里,热情好客的峡江妹子载歌载舞,奉上一杯峡州清茶,让你顿感神清气爽、亲切怡然。

杨家溪

村中的杨家溪,因宋朝杨家将的后裔曾移居于此而得名。以军事漂流为主题的杨家溪漂流有“三峡第一漂”之称,分为动水漂流和静水漂流。游人在此漂流,要坐军车、穿军服、唱军歌、划皮艇,如同水上军训,一路搏激流,过险滩,既可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荡舟的悠闲。

灯影石

江边万丈悬崖之上,4块兀立山巅的奇石,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形象,堪称一绝。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峰顶时,远远望去,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闻名遐迩的“灯影石”便由此得名。当年郭沫若先生游历此处时,曾题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

灯影洞

这里还有西陵第一洞——灯影洞。此洞幽深狭长,洞深1500米,洞内岩溶地貌景观奇特,其中的“五色奇音石”色彩丰富,呈黑、白、黄、灰、绿五色交织,色界明晰,用手敲击,可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洞内还有一条落差达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缓缓无声,或状如洪钟,或潺潺悦耳,或悠如琴鸣,行走在这梦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石牌抗战纪念馆

1943年5月,为保卫重庆,15万中国军队坚守石牌要塞,与10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取得了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辉煌胜利,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此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战场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此处修建的石牌抗战纪念馆是三峡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抗战纪念馆,修建在当年抗战的军事遗址之上,收藏珍贵实物200余件,珍贵图片近100幅,是宜昌市命名的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如今,石牌人正努力建设巴楚文化浓厚、环境优良、配套完善、国内一流的旅游名村,神奇的石牌将成为三峡更加璀璨的明珠。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是广州市最大也是历史最长的城中村,位于繁华的天河区,与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华南师大和暨南大学相邻。它的主要居民又都是土著农民。但如今,石牌村进行了改造,成为广州市撤村改制的一个典范。石牌街因周边的商业发展以成为一个人口极度密集的石牌村,以贴面楼为主要特色,现有石牌东路和石牌西路两条繁华的商业街平行围绕。周边毗邻IT销售圈、天河娱乐城、天河电影院、地中海国际大酒店(五星)、总统大酒店(四星)、大华酒店(四星)、中山三院、加州红KTV等。

揭东县炮台镇石牌村

村情概况

揭东县炮台镇石牌村属炮台镇辖区。位于镇之东侧,距镇治仅1公里。连年来,由于镇区之扩展及农村住宅之增建,现已连接无间,仅隔中离溪上一桥为界而已。

石牌地处桑浦山西麓北侧之平原地带,居东经116.47度、北纬23.6度。西南濒临榕江,与关埠镇之京北村相望。西北*流通潮州之中离溪,与竹围村隔溪对峙。南与青溪、凤前两村接壤。东面耕地连接桑浦,206国道汕揭段傍村而过。水陆交通方便,耕地广阔,境内水系,由榕江支流及中离溪两水交织通流,纵横交错,有利于通航及农田灌溉。拥有耕地约6300亩,山地近万亩(含下西、下南、坡林三小村在内)。

据史料记载:清代人口仅7000余人。民国时期未及9000人。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改善,丰衣足食,卫生医疗设备条件好,人中猛增,现有人口民达18000多人,可谓地旷人稠。往昔,是一纯农业村庄,改革开放后,村民思想开放,打破“*农营生”之陈旧保守常规。掀起“多渠道致富”新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贸,经济之发展,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地形地貌

本乡属半平原地带。居地呈龟状形,史称“金龟宝地”。东部为桑浦山脉,西南濒临榕江,西北*中离溪,中部系一平原。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最东端与潮安县沙溪接壤之剑尾山、钻仔尾山,中隔红峰果林场,连接“二路”、“三路”、“风门径”、“石龟”山,拐弯为“伯公厝”山、“寮内”山、“浮靴”山、“杜猴”山、“天鹅”山,东南与地都山脉相接。山峰最高处海拔400米,平原平均海拔34米。

流源考

元末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石牌创乡肇基祖感隆公,因羡桑浦山石龟峰山脉灵秀。其西麓平原尤得地利之胜,适宜拓基创业。故由榕城西关蔡厝池,携家东迁,结庐于石牌头而家焉。后因地壳运动而变迁,山移水改,地形高低而有优劣,历经观察审度,觉毗邻地势较高,且龙度秀美,有利于立基创业,遂再度移庐西邻并营建家庙(今之后祠堂)。由是奠定万代基业。

追溯源流,考证史籍,据载:感隆公祖籍系闽之兴化府莆田县涵江乡涵头村之石牌巷。其祖父北谭公,乃宋室名宦,于南宋末期受任潮州剌史。后因宋室失国,元朝接统。乃弃官而家于潮州高厦乡,莫再返闽,乃于此肇基拓业,开宗繁衍,遂成闽蔡下潮一支之祖。

北谭公解官后,居家训子,三子俱皆成名。长男齐山公继承乃翁清高之志,淡薄功名,家居事亲,恭尽孝道,克绳基业,而为高厦之祖。次男治山公,登进士后,官于澄而家焉,其子孙极为昌盛,衍派有澄海西门、举汀、黄伞、汕头达濠等;三男梅山公(感隆公之父)于元朝惠宗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因学有所成,蒙朝廷恩赐“进士及第”、奉政大夫,官至刑部员外郎,奉敕广东恤刑。乃携眷赴任广州,卜地于广州东郊创建石牌坊。期作肇基拓业之所。孰料时局倏关,干戈扰攘,兵祸频仍,民心惶惶。故而再度返潮,卜居于揭邑之蓝田都赤草里(现今之新西河水库地域),后又迁居于榕城西关蔡厝池。梅山公膝下四子:长子感隆公,后迁创石牌乡,为石牌肇基祖。次子桂坡公,移建佩经乡,为佩经肇基祖。三子松轩公,迁创丰溪蔡村,为丰溪蔡村之肇基祖。四子敦德公,移创渔湖塘口村,为塘口之肇基祖。故云、梅山公一系,派分四支。

回顾感隆公初结庐于今之石牌头。其时,有宋代中叶来此聚居之多姓人家,其中有杨姓居杨厝角;北面有吴姓居吴厝角,西面有黄姓称黄厝祠,南有九尾洪、双家郑,东有卢家村(今称路上),白家庄(今称白坟)。此外,尚有廖、赖、林、史、周、魏、徐等诸多姓氏,各自营宅住居。

由于蔡族善于经营及垦殖有方,发展迅速,丁口猛增,至明代中叶已成当地盛族矣。未几,又高筑寨垣108幅,将村团团围住,并设东、南、西、北四门,复于四门上高建更楼,以作夜间施更巡逻报警之所。并环寨深挖护寨河(今犹存)。四面均设吊桥(后改筑石桥),以通讲出。经此一番整治,治安措施益为完善,使贼寇不敢侵扰,族人得以安居乐业。从此,蔡族更为昌盛兴隆。而原有之其它姓氏,因不堪贼寇劫掠烧杀之苦而多流散他方,部分归化于蔡族。蔡氏因源也闽省莆田涵头石牌巷,且几经迁建之地,皆命名石牌。故创乡之时为不忘先祖渊源,沿称石牌乡。

石牌建寨之初,仅有寨内、寨外之分。及后,丁口日增,住宅渐显不供。为适应形势发展之需,乃向古村外围扩建住宅。于是,遂有南门、大门楼、北厝、大厝内、二房、水门、东面、寨外、西半、内林、外林、横路沟、青狮、新桥等之分称。继又先后分创下西、下南、坡林三村。此诸多围落,俱皆紧凑相连,惟坡林一围,离古村较远,在古村东面2.5公里处之山坡下,林木茂盛,故称坡林。

石牌建寨之后,尊祖父北谭公为一世祖,尊父梅山公为二世祖,开基者感隆公,列为三世祖。四世祖中训公,生二子,长子为袭先祖所创之基业,乃迁居广州石牌坊,称广耕公(务本)。石牌坊经其苦心经营,繁衍生殖,人口昌盛,如今已达4万余人,成为当地盛族!据乡中老一辈言:往昔,每逢冬至,常和委其族绅回乡参祭先祖,后因道远途险,往返不便,回乡祭祖之举遂息。中训公次子留耕公。世居本土。育四男,长曰清溪,次曰东园,三曰守约,四曰南阳。南阳派下丁口最盛,约占石牌在乡决人口85%以上。明朝年间刚淳公派下裔孙部分往揭阳东山衍创淡浦村及棉湖打油街两处。清泉公派下子孙,因任福宁州正堂后在该州开基创业,未归故里,石牌世代相传,迄今繁衍二十六世代,人口约1.8万(其创业于外地者不计在内),人才辈出,膺誉炮台盛族。

建置沿革

1 明清时代

石牌始创于元朝末年,系多姓混居,其完整建制难以考证。仅据一些文物及少量之片断资料分析,当时,以姓氏各立小围。分有寨内及外围,寨内纯为蔡氏人家,外围则系其他姓氏。因居住地星星落落,未有正规建制。

清初,揭阳县分九都,石牌为地美都辖属。自成村落,下辖南门村、大门楼村、北厝村、大厝内村、二房村、寨外村、厦南村、厦西村、坡林村等九个村。

清同治五年(1866年)都易为局,石牌由局所辖。局下设团,石牌为一团称“石牌团”。下面所辖各小村如旧。

光绪年间,在今之炮台镇设置北寨司,为揭阳县之分司,辖梅岗、地美、桃山三都。石牌仍属地美都所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局为区,石牌为区所辖,仍称石牌团。下辖南门、大门楼、新桥、北厝、大厝内、二房、寨外、林花、厦西、厦南、坡林等十一个村。

宣统三年(1911年)创办自治,改炮台区为炮台团。石牌属炮台团所辖,称石牌乡,下面所辖各小村如旧。

尔后,地美都与桃山都二都合设一总局,称公局。原地美都分三段。(东段、中段、西段)。石牌属西段,地段乃临时机构,为便於管理而设。西段辖石牌、龙头二乡之原属小村。

2 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石牌按原称地西乡,时政局动荡不定,建制仍袭清代旧制。

民国二年(1913年),石牌称地西乡,下辖石牌(原不下各小村)、青溪、苏厝、下陇(包括厦西、厦南)、坡林、路边、溪头、浦港、龙头等九个自然村。村试行保甲制,地西乡划分为十五个保:青溪设第一、第二保;第三保系今之内林、外林;第四保系今之寨外;南门列为第五保;第六保辖今之大厝内及二房;第七保系今之大门楼及新北;第八保系今之苏厝村;第九保系 今之厦西;第十保系今之厦南;十一保乃今之路边村;十二保乃今之坡林村;第十三保辖今之龙头村;第十四保辖今浦港村;第十五保辖溪头顶下村。

民国五年(1916年),都易为区,公局改为团,石牌设一团,称地西团。下面改保为邻里制。五户为一邻,以原来的保为里,石牌本乡设九个里,外围设六个里,合十五个里。

民国二十六年(1927年)四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阶段,进驻炮台,接管国民党在炮台的政权,成立苏维埃劳农政府。三天后,辙退至青溪村,史称“三日红”。石牌成立农民协会,农村会设主席,下属建制沿旧。

民国二十年(1931年)更行地方自治,地西乡分为六韬、三略二个乡,石牌称三略乡,辖石牌、青溪、苏厝。乡以下仍设邻、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废邻里制复用保甲制,石牌仍称三略乡、下辖八个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六韬,三略二乡再度合并,又称地西乡。辖原石牌、青溪、苏厝、厦陇、路边、坡林、龙头、浦港、溪头等九个自然村。仍分十五个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石牌、青溪失守,为日伪所占炮台全面沦陷。石牌乡公所,由新市驻地流迁渔湖,石牌由日伪建立新政权。保甲制如旧。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国土重光,撤消日伪政权机构,原石牌乡政权回乡重行执掌乡政,仍称地西乡。属揭阳县第二区(即今之炮台镇)所辖,履行保甲制如旧。一直沿至1949年地方解放。

3 建国以后之建制沿革

公元1949年,国民党之政权彻底瓦解、揭阳全境解放。一切政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政府接管。其时,石牌仍称地西乡,暂时沿用原民国时期之保甲制。

1950年,原六韬乡从地西乡再行析出,自成一乡。凤前村并放石牌,称三和乡,成立农民协会,废保甲制,建立临时村委会。石牌分设六个村:第一村辖今之寨外、内林、外林;第二村辖今之南门、大厝内、二房;第三村辖今之大门楼、新北;第四村辖今之苏厝;第五村辖今之青溪;第六村辖今之凤前。

1954年,农村初步走向合作化。开始发动组织及成立互助组,互助联组,向初级社过流。至 1956年,石牌全面成立初级农业社,继而转入高级社,易乡为社,称石牌社。辖十七个农业社:新桥、北厝一个社;大门楼分二个社;苏厝一个社;寨外分二个社;南门分二个社;二房一个社;大厝内分二个社;内林一个社;外林一个社;青溪分三个社;凤前一个社。社以下建立生产组。

1957年,改炮台区人民政府为炮台乡人民委员会,改石牌社为石牌村,设管理区。石牌管理区辖石丰(寨外、内林、外林)、石光(大门楼、新桥、北厝)、石联(南门、二房)、石新(大厝内)、青溪、苏厝、凤前等八个高级社。社以下改生产组为生产队。

1958年,炮台成立人民公社,各乡建制为营、连、排。石牌管理区改为石牌营,各自然村设连,连以下设排。石牌营辖新北连、石光连、南门连、二房连、大厝内连、寨外连、林花连、苏厝连、凤前连。

1959年2月,石牌原所属各自然村与龙头所属各自然村合并成一个管理区,称龙石大队。同年五月再行拆开。石牌仍辖原所属各自然村。

1961年上半年,石牌改称石牌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下半年又分成:苏厝、石光、石丰、石联、青溪、凤前、内林、外林等八个大队,由工作组管辖。大队以下设生产小队,共66个生产小队。

1965年,“四清”运动结束。青溪村从石牌析出,自成一个大队。石牌辖10个自然村、分44个生产小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生产队指挥部代行一切职权。

1968年,废生产指挥部,成立石牌大队革命委员会。生产小队设革命领导小组。石牌大队辖属如旧。

1978年,大队建制不变。为统一核算,将大队辖下44个生产队,调整成95年生产队。下半年,撤消大队革委会及生产队领导小组,恢复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及生产小队队委会。

1980年,经济核算下放,原95个生产队又合并为50个生产队。石牌辖属如旧。

1984年,废大队管理委员会,撤消生产小队之建制,推行逐户承包责任制。改大队为乡,召开第四届乡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石牌乡人民政府。

1987年3月,撤消乡人民政府,改为村民委员会,置村公所,沿用至今。

气候与雨量

石牌村在北回归线北侧,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本乡地近榕江,为南海之滨,属海洋性气候。一月平均气温为13度,七月平均气温为28度。最低气温为一至二度。无霜期360天。全年降雨量为1749.1毫米。

自然灾害

天灾为祸,令人谈之色变。远古不谈,仅将近数十年来该地所发生之数宗较严重灾害略举如下: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地突然发生地震。地面摇摆不停,室内床铺颠簸,桌上器皿倾倒跳动,屋顶沙瓦纷纷坠落,部分寨墙及房屋受震倒或倾斜,地面出现裂缝,人皆惊慌失措,纷纷逃往圹野。此种现象一连三天,俗称“地牛换肩”。

民国十年(公元1922年)农历六月初十日,漫天乌云,日色无光。晌午风初起,傍晚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风雨交加,海潮骤涌,山洪奔泻,堤围冲垮,作物无存,大风拔树倒屋,平地水深数尺,一望无际,竟成汪洋,水面器物漂浮,无人顾盼,人畜死亡,不计其数,水淹一昼夜方退。这次风、水为害不浅。受灾亦谓全面。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春季大旱,连续49天不雨,田面龟裂,赤地千里。早造全面失收,市面米价,一日三涨,人民挨饿,无法度生。为填饥肠,竟至吃树叶草根,迫使不少饥民卖儿卖女,逃荒求乞于异乡。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全家活活饿死者83户,63户为保命不得已卖掉亲生儿女,104人外出求乞,餐风宿露,流浪街头。逃江西走福建者118人,至今尚有53人杳无音讯。卖田卖厝者765宗。此皆旱灾所酿成之惨况,乡中老辈每一谈及,莫不潸然泪下,感叹不已。

公元1957年农历三月的一天下午三时左,天色突变,空中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接着大雨夹杂冰雹,纷纷从天而降。最大雹粒直径约3公分左右,降雹持续30分钟,致屋顶厝瓦多被打碎。田园作物,多受打烂,特别是蔬菜损失最大。当时正值春耕插秧季节,村民多在田中劳作,见此景况,纷纷走避,有走避不及者,多受雹块打得头仲面青。

1969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五日)太平洋第七号强台风正面袭击石牌村。起风前夕,天气闷热,漫天晴蜓飞。当日中午,狂风大作,阵风十二级以上。强风夹带暴雨,大风过处,拔树倒屋。榕江水位急剧上涨,淹没田园,作物遭受严重损失,房屋倒塌200余间,损失惨重。

1998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下午,在阵雨中又一次降雹。惟雹粒不大,降期较短,为害不大。

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新街镇石牌村

村情概况

石牌村隶属于新街镇罗荡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新街镇东边,距离罗荡村委会0.50 公里,距离新街镇3.00公里。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海拔1,778.60米,年平均气温16.4℃,年降水量879.1毫米,适宜种植大蒜、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45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39亩;有林地806.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91户,有乡村人口1164人,其中农业人口1164人,劳动力7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6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有耕地总面积450.00亩(其中:田448.00亩,地2.00亩),人均耕地0.39亩,主要种植大蒜、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80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水面面积30.00亩,其中养殖面积3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300亩,其他面积589亩。

交通运输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6辆,摩托车48辆。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95户通自来水,有96户饮用井水,有9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5 %)。有291户通电,有17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6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60.48%和90.3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9户(分别占总数的53.6%和42.6%)。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8.00亩,有效灌溉率为32.8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8万元,占总收入的57.15%;畜牧业收入85万元,占总收入的19.1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2头,肉牛1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2.29%;林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三产业收入14.73万元,占总收入的2.28%;工资性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10.22%。农民人均纯收入255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8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占劳动力的20.72%),在省内务工61人,到省外务工6人。

人口民族

该村现有农户291户,共乡村人口1164人,其中男性620人,女性545人。其中农业人口1164人,劳动力71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卫生事业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17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1.16%;享受低保5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52户,占农户总数的19.93%。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罗荡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新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8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70人,其中小学生141人,中学生29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