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马镇
释义
1 重庆市大足县石马镇

石马镇位于大足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辖9个村(居)委员会,88个社,总人口3.4万余人,有党支部20个,党员784名。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1亿元,实现财政税收213.43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0万元。

全镇农业基础较好,水利资源丰富,电力、通讯发达,道路交通便利,商贸市场繁荣,投资环境宽松。全镇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形成了机械加工、建材、五金铸造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石门山摩崖造像、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跑天主教堂和风光秀丽的跃进湖水库,旅游开发价值较高。近年来该镇先后被国家、市、县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镇”、“重庆市小集镇建设试点镇”和县级“小康镇”、“文化先进镇乡”。?

2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

石马镇为一地名,在我国山东省、江西省、重庆市等多个地方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1.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

沿革

镇政府驻地石马,旧时属博山县四区。新中国成立后属黑山区、淄川区所辖,分东石马、西石马两乡。1958年两乡合并为石马公社。1984年改建为石马乡。1994年撤乡改为石马镇。

基本概况

石马镇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淄博市博山区的南部,地处淄河上游,全镇总面积为44.67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四面环山,缓慢起伏,中央宽广平坦,耕地面积13000亩。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精细化工、玻璃制品、铁木家具、耐火材料远销国外。为远近闻名的油桃、香菇、无公害蔬菜的盛产基地。镇政府驻地有齐国颜文姜汲水泉石马泉,古石刻有“黄红峪”金碑。距石马3公里的台子村,有清代诗人赵执信的别墅;五阳山上,有古石雕“老君堂”和“志公殿”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博沂路穿境而过,石和路直通博莱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三山一湖一洞一泉"(五阳山、五凤山、凤凰山、五阳湖、雾云洞、颜文姜汲水泉)融山、水、林、泉、洞为一体的十余公里的山水风光线是石马的一大特色。芳菲的4月,漫山遍野盛开着桃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波光潋滟的五阳湖,杨柳倒影,鱼儿欢跃,为石马旅游平添了靓丽的风采,该镇是淄博市10个自然生态恢复区之一,属一级水源保护区,被列为市级生态示范镇。

名胜古迹

境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五阳山、五凤山、凤凰山、五阳湖、雾云洞、颜文姜汲水泉为石马镇地域特色景观。

五阳山,在石马镇东石村北约一公里,原称石马山。因其五峰向阳,后人即称之为“五阳山”。五阳山葱郁苍翠,被柏树、灌木等植被覆盖。山上有吕祖阁、望月亭、文昌阁等仿古建筑。

雾云洞位于蛟龙村西明德山南侧悬崖之上,系一空旷狭长的石灰岩溶洞,故明德山又称“蛟龙寨”。山上有多处天然洞穴雾云洞具有代表性。雾云洞中有竖洞直通山顶,洞口原有石砌园形建筑,称作“喷雾坛”,每当夏秋之季山雨欲来之时,此处便会喷云吐雾。此地原有各式庙宇10多处,大都毁于“兵荒马乱”和“文革”时期。今文昌阁、三皇宫、吕祖殿等建筑,都是在幸存的原建筑基座上重修的。今存的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摩崖石刻,明正德二年(1507年)摩崖石刻及清代“五戒精严碑”、“三皇圣宫碑”“兴山并寿碑”等多处碑碣仍保存完整。

朝阳小洞位于雾云洞西边。洞口呈拱形,高、宽各3米,砖石砌成。此洞为清初道人王来素修炼之地。王来素是石马镇东石马村人,据清乾隆九年《博山县志.仙释》载:“道士王来素,居雾云洞,道术颇神,取石子置炉中,锻冶为银”。王来素“羽化”之后,此处便被视为“仙洞”。据村内老人讲,王道士冶炼所获银子极多,但多用于修桥、铺路等善事上,还捐资在朱家庄修建了“三皇庙”。

石马颜文姜祠。又名顺德夫人祠,位于石马镇桥东村汲水大街中段。据《齐乘》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需水即得,值姜不在,入室发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居宅。故呼为笼水。古时的笼水就是今孝妇河。颜文姜“远道取水”的地方,就是今“石马泉”。

现存颜文姜祠是明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建筑坐北面南,三进院落,两向神道贯通,整体呈四方型,东西对称,气势恢宏。大门三间,南北出厦,门台前有石雕栏杆,两端各有两个小石狮,台下方是八角琉璃池,池边西北方有颜文姜石雕像,高2米。大门正北面是过庭,四梁十柱,青瓦房面,高脊飞檐。过庭东西山墙外各有神道一条,宽2.3米,东西长10.8米,直通后面两院。过庭东面是奶奶庙,西侧是药王殿,规模比过庭略小。第二进院落正面为大殿、东西为两庑,大殿为庙群中最大建筑,四梁八柱,四角飞檐,前出厦。大殿正面塑有颜文姜像,后墙和东西两山墙上均有壁画,内容为颜氏生平,据专家称是明末或清初作品,是研究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大殿后面是第三进院落,正北后殿三间,是供奉颜文姜公婆的场所,神像是近年重塑的。东配殿是财神庙,供关帝圣君,后殿西侧有道房三间。

经济建设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加快了石马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南部山区率先崛起,全力建设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经济园建设按照"一园三区"的建设思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园区现已经初具规模,东西两个园区内的道路和水电设施下逐步配套。多年来,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工业的重点,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2006年全镇两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的淄博宏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设和投资200万美元的意大利客商投资项目正在建设中。2006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20万元,招商引资完成2502万元,出口创汇完成152万美元,规模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完成67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

农业方面的万亩蜜桃园,花卉种植,肉蛋鸡养殖,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为石马镇的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汲水泉大街建设和居民楼房开发,使镇政府驻地形成了一街两区的城镇格局。镇政府近年内投资3000万元完成石和路复线建设,彻底改变了石马的交通状况。

石马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六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石马镇下辖村

石马镇蛟龙村 石马镇东石村 石马镇中石村 石马镇淄井村

石马镇桥东村 石马镇桥西村 石马镇芦家台村 石马镇下焦村

石马镇上焦村 石马镇响泉村

人口数据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3387

男 11792

女 11595

家庭户户数 8300

家庭户总人口(总) 23305

家庭户男 11741

家庭户女 11564

0-14岁(总) 4306

0-14岁男 2284

0-14岁女 2022

15-64岁(总) 16770

15-64岁男 8473

15-64岁女 8297

65岁及以上(总) 2311

65岁及以上男 1035

65岁及以上女 127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866

3 江西省永丰县石马镇

基本信息

石马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东南部,东邻乐安县,属山区丘陵地带,面积21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75个村组,264个自然村,6883户,3.2万人。 石马,顾名思义,地下多石。仅古洞就有十多处,洞内石桌、石凳、石笋、石鸟等栩栩如生,层山村古洞十八景远近闻名。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嘉靖年间官居南太常卿的郭汝霖,原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曾传芳,原中央军委常委、纪委书记郭林祥上将,原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卢继昌等出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著名的高虎脑战役还曾留下了一代伟人朱德总司令的足迹。

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65%,水面2000余亩,高虎脑水库、返步桥水库及正在兴建的下溪水库龙坊电站均坐落在镇域内,为全县重要的电力基地;萤石、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炭、金属镁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金属镁矿和石灰石可连续开采百年以上。

经济和社会事业

2003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26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480万元;粮食总产12580吨,农业产值3217万元。财政总收入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引进县外投资2224万元。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3所;医院2所,合作医疗站25所。圩镇2个,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设施完善,路网四通八通。

4 广东省清新县石马镇

石马镇(Shímǎ Zhèn)清远辖镇。在市境西部。清道光十五年 (1836)建 圩,旁有一小石山形似马,故名石马圩,镇因圩名。1959年成立石马公社,1986年建镇。?

该镇土肥气候润,十分适宜竹子生产,近年引进台湾甜竹笋在石马镇试种面积50亩,取得成功,并大力推广,进一步丰富笋竹栽培品种,同时引进推广台湾先进栽培管理技术,采用麻竹品种实行高培土,冬季覆盖薄膜等先进栽培技术,开拓冬笋生产示范基地提高鲜笋质量,错开鲜笋集中上市季节,增加笋竹生产效益。这里所出产“骆坑笋”,笋干兼备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爽滑可口,纤维细小,还原率高等优点;鲜笋肉质肥厚、脆嫩、甘、鲜、清爽可口等特点,含可溶性糖份高,清远笋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2.1%)、糖类(4%)、维生素(1.1%)、铁(0.5%)、钙(1.1%)以及多种氨基酸成份,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广东省名优产品称号。

5 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

基本概况

石马镇位于兴城东北部,东邻径南及梅县南口,西连龙田、合水,南毗永和、宁中,北接梅县石坑。面积107.7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石马圩镇,距兴城26公里。辖石岌、上庄、下庄、三社、虎石、马上、马下、马石、新石、郑塘、新田、刁田、新群、陶背、小水、秀水、大觉、三联、向前、洋门、礤下、米渡、李塘、宫前、蕉联、公陂26个行政村,365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有9079户,36378人。属汉族。讲客家方言。

历史沿革

旧时石马镇由上庄、下庄、小水、刁田、礤下、马下、洋门、蕉坑8个堡组成,旧时曾称石马乡。建国后,1949年至1951年属龙石区(区址在龙田),1951年10月从龙石区划出设石马区(第十二区);1956年12月改为石马乡,1958年9月改为石马公社,1978年3月,分为石马、洋门两个公社,1983年11月撤消洋门公社并为石马公社,又改为石马区。1987年3月石马区改为石马镇。

石马镇古迹

(一)、三眼桥:三眼桥又名李溪渡,是石马洋门乡跨石马河的一座三孔的石拱桥,故名为三眼桥,用大麻石砌成,工程严整美观。传说当时现属宁塘区的石子岑有个富翁李某,在洋门一带购置田产,每年来到洋门收租,谷石颇多,石马河水势不少,无桥保通,需用木船渡运,遇大雨水涨,流势急湍,则渡船不通,隔河兴叹。李某死后,每年由他的妻子前来收租,感到渡船过渡,极大不便,乃出资建成三眼桥。因为寡妇的丈夫姓李,称三眼桥为李溪渡。经数百年,该桥仍完整无缺。以前龙石公路经过该桥,现在西侧改建钢筋水泥大桥,汽车己不再在三眼桥上经过。

(二)文昌祠:在石马圩中央(现玻璃厂)。清代康熙卅七年(1698),合乡人建造,内有三层高的魁星阁。石马小学开办后用为校址。建国后,先后曾为区公所、公社社址。1963年改为石马卫院,现为玻璃厂。几经修整,己非原貌了。

(三)关帝庙:在石马圩文昌祠南侧,清乾隆二年(1737)合乡人建造,民国期间用为区政府,建国后为石小教室,现己拆除改建教学楼。

(四)先农祠:在石马圩,清代嘉庆年间建造,道光年间建岳王庙,光绪年间建药王庙,二者与先农祠相连,民国期间为石马小学教室,后改为华侨教室。

(五)中洲寺:原址在石马卫生院东北约一华里处,现公路西侧山窝里,明代时建造,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建,清末至民国期间、于此设中洲小学,建国后被拆除无遗,现为种植地畦。

(六)临江寺:原址在石马圩以西一里许,明代嘉靖年间建造,民国后期改建为宁石小学,建国后改名为新群小学。

(七)仙人庵:在仙人庵水库的边沿处,明代时建造,以后有所修整。

中洲寺、临江寺、仙人庵合称为石马三大寺。旧社会前往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甚多,烟火甚盛、现仅存仙人庵,附近设有苗圃场。

(八)镇康围(兴宁县旧志有记):位于现今刁田新田两乡之间的小山上,修建于几百年前,为乡民避乱守望的古围寨。山上旧有墙垣,周匝一里余,辟东、西、南、北四门,现仅存北门墙垣几堵。观其规制,一若县城北门的所谓“曲尺门”。至于东、南、西三门在几十年前尚有少许遗址残迹,现己不可复辨。围寨中央(即山顶)原有五显宫一座,清道光七年(1827年)又建魁星阁一座。民国期间曾为田心小学校舍,以后小学迁址新建,乡民开荒种植,遗址己荡然无存。

自然环境

境内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小山丘多,构成若干狭长盆地,主要有两支山脉。第一支由铁山嶂向西南延伸,阿婆石为最高,海拔682米,第二支由箭竹顶向东南转南方向延伸,雷峰寨为最高,海拔556米。石马河水系经石岌、上庄、下庄、三社、虎石、马上、马下、马石、新石、郑塘、新田、刁田、新群、陶背、小水、秀水、向前、洋门、桥下自东向西注入石壁水库。年均降雨量为1447毫米,年均气温20.4℃,最低气温零下2.7℃(1967年1月17日),最高气温为38.3℃(1978年8月1日),平均日照时数2065.1小时。1985年后开始实施封山育林,通过各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我镇林地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乡镇经济

2007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33036亩,总产13154吨,全镇水果种植面积8815亩,水果总产12838吨,产值1847万元; 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642万元,年人均收入3760元 。

镇内建有仙人庵、得水寨、大狮、刁麻坑水库,其中仙人庵水库库容94万立方米,1979年全镇建成电站一座,装机173千瓦。1982年后,充分利用水资源,兴建镇级、村级、股份制电站6个,装机835千瓦。境内矿产主要有钨、荧、黄铁、稀土、钴等,但质量差,开采价值不高,民间传统工业有米酒、豆腐、花生、腐竹等。2007年,工业总产值4947万元。

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便利,有县道4条共30公里,有乡村公路26条,全长80.2公里,均实现了水泥硬底化目标。

1992年5月开通程控电话,电话延伸到每个村,2007年全镇程控电话5155门,占农户56.8%。1999年开通移动电话,移动、联通公司先后在我镇投资320多万元,兴建移动电话信号发射塔,使我镇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2007年开通移动服务厅。1990年冬在中心小学背后宝子岗建成电视差转台1座,1992年建成有线电视站,2007年有线电视用户1400户。

石马有“文化之乡”美称,重教育、惯缴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7年,考上大专以上

的就有2800多人。2003年兴宁高考状元何思南,就是石马镇新石村人。石马中学近5年来考取重点高中的有415人,在山区乡镇中独占鳌头。全镇有初级中学1间、小学16间,2007年初级中学教职工114人,在校中学生1693人;小学教职工142人,小学生2413人。全镇有卫生院1间、卫生站26个,敬老院1间,26个村1个居委会全部实现办公楼房化。圩镇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13条、523间门店。农历逢三、六、九为圩日。

境内马下村八丘坪附近有一黑色大石,形似一匹奔驰下山的骏马,石马由此得名。

传说典故

书香第

清代以来,本区人士,大都知道马下八丘坪有位何善修者(人尊称他为善公),裔孙贵,远近闻名。

善修有子九人,孙三十九人,曾玄甚多。其孙何登瀛,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举人,乾隆七年(1742)壬戍科钦赐明通进士,曾任江苏阜宁,山东博兴两县知县,有名于时,何宏则为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科举人,此即所谓“兄弟联登”者也。曾孙何崧乃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亚元(乡试时正主考所取的第一名为解元,如宋湘是副主考所取的第一名为亚元),道光年间石马名歌手何细四有两名歌:“科甲就算涯寒家”,“三个举人共厅下”。距今虽己一百八十年,还是作为饶有风趣的故事流传下来。

此外,有童年秀才何远辉,某岁,下省城赴乡试,在船上不断地蹦跳、玩耍,干扰他人,人皆厌之,当船过何源县境“将军石”时,同船廪生、秀才异口同声趣他即景题咏,他毫不谦让,口占七律一首云:“漫说云台绘姓名,将军披甲势如生;兵屯草木山前押,威压蛟龙水底惊;锦绣云排诸葛阵,挽岩石筑亚夫城;秋来夜落梧桐叶;疑是军中刁斗声”。众人聆之,无敢和咏,甘拜下风。续行不久,远辉即失足坠水,一代英才,竟遭灭顶,闻者惜之,此为善修又一曾孙也。

善修后裔,计有明通进士、亚元、举人,岁进士各一,廪生五,秀才六,济济多士,可谓盛极一时,尢在乾隆十四年,(1749)己巳岁,善修孙蕴元与其子远辉、让辉三人,同科考取秀才,哄动一时。何映柳赠书香第联有“是父是子”即指此也。嘉应州赵知州闻善修之令誉,特赠“兄北联登”匾额,复请陈大章挥“书香第”三字,悬于门额,以彰其事。

石马山歌与刁嫂子(传说)

“…刁嫂子…老妹你过来…”这是客家山歌中独具浓厚乡气息的石马山歌的中衬词。

刁嫂子,原姓张,长得标致,聪慧、独具一身男子汉气质。性格刚直,泼辣,好打不平。她歌才广博,对歌敏捷,能以歌代言,倾诉兴衰,歌唱出究人的呼声,所以威信很高,人们把她视为知心人。

她十四岁出嫁,家境贫寒,丈夫暴病身亡,早年守寡,逼于生计,只好到蛇窿里(地名)王财主家做工。王财主是个奸刁恶的好色之徒,刁嫂子受尽凌辱,度日如年,在这困难的日子里,她只能借歌解愁,,以歌鼓舞生活。

一次,王财主乘刁嫂子倒痰盂之机,企图对她调戏,刁嫂子气得瞪起铜钱眼,山歌脱口而出,“蛇窿窟里蛇龟多,胡鳅滑子共一窝,一桶茶枯倒落去看你有命出窿么?”王财主深怕被人听见,败坏门风,随手拿起床前手杖恐吓道:“你敢在老子面前唱山歌,讲凤流,岂有此理!你敢再唱就打断你的脚簪筋”!刁嫂子面无惧色,昂头蔑视,即以歌还击“我嘴生来爱唱歌,天皇老子奈吾何,阎王面前都敢唱,难道怕你死摸罗”!王财主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边追边骂:“你,你,你……你这个刁小子,简直是无法无天……”刁嫂子急忙跑出门外,又回敬一首山歌:“你莫嫌涯刁小人,黄蜂虽细会叼人,王八头上叼一针,人面兽心显原形。”此时,门外己围着密密麻麻看热闹的人群。大家看到这条凶恶的色狼,气得象条丧家之犬,无不夸赞刁嫂子的歌才和胆量,因为“小”和“嫂”近音,故被人称为刁嫂子了。……

不久,王财主把刁嫂子逐出家门后,转嫁到兴宁北部山区罗岗袁屋,夫妻和睦,生活幸福,终日还是歌不离口。

刁嫂子走后,家乡人民者十分怀念她。以前的歌友都是挑长担的人,他们上江西时,正巧要从刁嫂子屋对门的小山径经过,因此每当来到这里,都要歇脚乘凉、喝水,不顾长途挑担的疲劳,欢笑地对刁嫂子家门大声地唱起来:“嗬嗨—刁嫂子老妹你过来……”。久而久之,这句引子便溶进山歌之中成为今天石马山歌板调的独特色,为后人传唱不衰。

石马镇文物

百花镜

百花镜是稀有的文物,它由外形相同,内容各异的一对屏镜成。屏镜约长70厘米、宽55厘米、高8厘米,表面用酸脂木,玻璃制作镜橱,四周镶有骨质雕花。镜橱内有:仙翁童叟、淑女闺秀、千姿百态,形神逼真。山水木石、屋宇亭台,金枝玉叶、光彩夺目,精雕细塑、巧妙玲珑,是富有雕塑艺术价值之珍品也。百花镜曾送广州行家鉴赏。因装箱、车运及“文革”期间当作“四旧”,几次转移,屏柜玻璃,人物雕塑都有缺损,己失去原貌,诚属可惜!

传说百花镜是安南(今越南)王向满皇帝进贡的珍品。距今约二百年,清代嘉庆年间,上庄陈丹墀是安南的巨商大贾,富有资财,结交王室权贵。时逢变乱,安南王将百花镜藏于陈家,陈有二子,长子在乡操持家业,建造丹墀楼。次子帮助经商。陈爱国爱乡,命次子将大量珠宝财物海运回国,再展宏图,因遇沉船,人财尽毁于海中。后长子往安南,陈面谕之曰:余因遭船祸,财力殆尽,唯将珍品百花镜一对,带回家去,珍藏勿失,切切。其子遵嘱带回,珍藏家中。

石马镇历史人物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辛亥革命元老,老革命家、教育家;兴宁石马“光裕庐”开基祖。

1903年与丘逢甲、萧惠长、罗幼山等人创办兴民学堂,并亲担首任学监,是兴宁一中、兴民中学的创始人之一。1904年冬,又在原乡与陈少岳、何公博等人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即石马中心小学前身〉,任董事会主席,创办新学之先河……

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后,最早入盟的会员之一。曾秘密参与黄花岗、黄冈起义后勤筹备工作,在学生中宣扬革命,始终一节!

民国初年,毅然将自己保定军校毕业的同胞兄弟何贯中送到孙中山先生身边从军征战,累立战功,升任营长。1920年,在平叛桂系军阀时壮烈牺牲,年仅32岁,后孙中山大元帅追授他为团长,安葬在广州“粤军第一师将士陵园”,原兴宁县长——史学家罗师扬亲为烈士贯中题写碑文。

1913年,兴宁设县议会,何子渊被公推为副议长,后任议长,兼任兴民学堂董事长。与县长罗幼山一同治邑,先后提出振兴山林、开办实业、禁鸦片、禁赌博等重大方案,并得以实施。

1920年起,出任粤军总司令部咨议……

1925年春,东征军攻陷兴宁时,与罗幼山县长带粮、带物和款项慰问张发奎、蒋光鼐等东征军全体将士,拜会了国共领导人蒋介石先生、周恩来同志,并陪同演讲,点燃革命火种……当年同盟会成立,刚获推举首任同盟会会计的何天炯先生(民国四元勋之一),回忆起曾奔走全县劝导亲友、族人酬款,全力支持其东渡日本留学,为革命、为同志不惜赴汤蹈火,有情有义的子渊族叔;想起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禁泪如雨下,彻夜难眠!挥笔写下<忆子渊族叔>:遥寄感激、思念之情!

久虚无简上星窝,羡煞山居万象和;

爱我几人同骨肉,哀时无术弥风波。

秋容渐向风前老,诗思偏从客里多;欲访故园赤松子,征程十丈竟如何!

1920年代初,何子渊到广州中华民国大元帅府找孙中山大元帅汇报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务繁忙不便久陪,便安排于佑任全程陪伴,当何子渊离穗返乡之时,中山先生特地交代后来出任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的于佑任“给子渊公作一副春联带回去……”:

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

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在1939年冬,“粤北大捷”之抗日战争时期,曾特地为粤军总司令部咨议——何子渊题作“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相赠。悬于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中堂。

1941年夏,何子渊退休后,赋闲在家,溘然长逝,无疾而终;享年七十六岁......

1949年7月,胡琏兵团【国军第十二兵团】退守汕头路过兴宁,在石马休整,一度曾将指挥中心设在光裕庐,首先进入光裕庐大门的军人被中堂张发奎横匾给镇住了,立即列队、立正向陆军总司令“张发奎”将军致敬……

注:以上材料节选自《兴宁先贤事迹之21》、《何氏族谱总谱》、馆藏《民国档案》等文献

何南凤1588—1651

何南凤,兴宁石马马下乡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南凤世家书香,父疑吾,字心吾,明代万历年间岁贡生,母刘氏。

南凤生而颖悟,过目成诵,每试辄冠军,年十五,入秀才,博览群书。早年,偶阅佛教《坛经》,恍然有悟,决计出家。他的父亲得知后,把他从佛寺带回来,仍叫他专心研究儒家经籍,年二十八中举(明万历四十年己卯),第二年入京会试,在途中遇见了黄山的普门禅师,相与谈禅,志趣相投,便又决定出家,再当和尚,远游山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近至平远、龙川、潮州等地名寺。也曾在神光山佛寺住持多年,并在神光山麓亲建曹源寺一座。晚年定居江西南昌普济山,在寺内坐而逝。

南凤逝世后,他的门徒印致在普济山建塔一座,在塔内安葬南凤的骨骸。当年神光山南凤的僧徒也在曹源寺右边修建南凤的衣冠冢,安葬南凤的的发爪、法器遗物。

南凤有子二人,长名先甲,次名先庚,都入了秀才,一说先甲早年曾参加反清复明起事。

南凤信佛参禅,当了和尚,却不拘形式上的仪节和禁戒,仍饮酒食肉。娶妻生子,“成婚后,妻亦和,得子后,子亦孝”。

南凤性至孝,自谓“会元及第之念,幼长怀之,参禅看破。只因会试欠债,思得一薄宦以偿,再以慰老母殷望”。但他终未做官,晚年思念“老母在堂,杖履归省,依依亲舍者数年。”

南凤出家后,虽参禅弃儒,但终不忘儒。他认为儒释本无二致,僧和俗也是可通的。他以儒家的“格物、致和、平天下”与释氏之“明心见性度众生”为宗旨,时而出家,时而还俗,毫无拘束。作《半僧先生传》以自况。自谓“一言半语,本诸先圣之要,出诸自得之真。信得及者,依而行之,直可超凡入圣,度生死苦。则谓之半僧先生而己矣。”所著诗文不少,但他不愿集而成书,每数月,即取手稿投之于水火。今仅存他的门徒辑录的诗六十四首,歌吟赞偈十一首,尽牍八篇,文十二篇,名曰《初堂余稿》。前人有评:“疾没世而名不称,非先生志也。独怪今来,实学真才,脱然名利如先生者。回不多觏。”

王粤麟

王粤麟,字仁甫,号兰斋,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出任湖南省桂东县的县令。他办理政务,精明练达,揭发判处案件,真象神灵,打官司的人都互相警戒不要多生是非了。后调任湖南武陵县,武陵向来是事务纷繁的县份,往来的官吏很多,公务烦忙,应酬频繁,供应颇感困难,但粤麟却处理得井井有条,事情办得好,又没有加重人民的负担。上级有些疑难的案件,交给他审理,很快就能结案判决。邻县有个船户谋杀搭客,杀死后,用绳索把尸首和大石条绑在一起,投到水潭中去,不久绳索断了,死尸浮起来,随河水流入武陵境。粤麟下乡视察,查到这个死尸,他认真查验,发现尸首上有明显的刀痕,确认为他一定是被盗贼谋杀的。于是他挑选了几十名干练的衙役,沿河逆水而上,仔细探访查缉,果然在武溪抓到了那个杀人的强盗。粤麟只审他一次,那强盗便乖乖的承认。粤麟便具呈把这件案情的经过上报抚军(即巡抚、省行政长官),抚军再报朝迁,清高宗皇帝看了十分高兴,提升粤麟担任贵州省永宁州的知州,同时发下诏书表扬粤麟,并且发下圣旨晓喻天下,叫所有做县令的人,都应该以粤麟为榜样,粤麟感激皇帝的恩遇,更加兢兢业业,图谋报答皇恩。这时适逢粤麟的母亲逝世,只好回家治丧。孝服期满后,朝迁准备派他到湖北做官,这时全国各地都知道王粤麟是一个有才能的官吏,上级长官见到他,个个都表示钦佩。适逢湖北省江夏县的县令出缺,朝迁想挑选适当的人去接任,但没有可胜任的人,于是便委派粤麟去担任江夏县令。在江夏任职三年,粤麟和在武陵时一样尽职,而且更加清廉谨慎,上级长官怜惜他,提升他任荆门州的知州,接首因为交代未清,受到免职处分,且抄没他的家财。

原先,粤麟担任江夏县令时,革除了羡钱和赋税的陋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因此也就减少了县财政的收入。粤麟除了规定的常年薪俸外,没有一点余钱,而公差应酬又十分频繁,因而不得不动了公款。可是,上级长官一向是清楚他廉洁的,得到所属的同事帮助,得恢复原来的官职。乾隆三十四年发放粤麟了放湖南,准备仍派他担任知州,还没有派出,便在长沙逝世了,武陵的人听到了,间有流泪衰悼的,并为他立了碑石,当作神明一样祭祀他。

何映柳(1715—1779)

何映柳,字毓载,号麟山,乾隆六年(1741年)中了举人,第二年接连中了进士,出任云南省临安府通海县的县令。他到任后,惩办奸邪,革除弊害,政绩卓著,受到人们的称颂。当地的布政使(总督、巡抚的属官)赵城很看重他,当他离任前,赵城信照古代赵赵齐州的故事(赵齐州、名轨、隋文商明,为齐州别驾,为官清正。《隋书、循吏传》论曰,赵轨秩满,酌水钱离,清矣?)以水当酒,给他饯行,赞扬他为官清白似水,后调宁洱县令。宁洱是普洱府,是有名的难治的县,狡黠的官吏和奸诈的衙役,互相勾结、为非作歹,映柳到任后,每天严肃地坐在公堂上,等待办案,一有诉讼人到来投诉时,便随即审讯判决,一时案桌上没有拖延未决的案卷。每逢因公下乡,映柳尽量减少随行人员,并自己带了用费,不打扰人民。人民几乎忘记他原是一个下乡来勘验案情的长官。由于他政绩卓著,提升为剑州吏(即知州),。到剑州上任几个月后,因父亲年老,请准辞官归家。

宁洱有丰富的银矿,映柳在宁洱担任县令时,有某姓大商人,屡次呈请准他投资开采,映柳不答应,那个商人是有相当势力的,买通一位大官要胁映柳,映柳更加坚决拒绝。他说,矿业还没有兴办,人们听到开矿的风声便埋怨起来了,实在大不方便。那位大官也无可奈何,终于听从映柳的意见。映柳辞官回家几年后,矿山附近的人便发生叛乱,询问他是什么原因,果然是因为开矿激怒了当地的人民,这时才佩服映柳有先见之明啊。

映柳为人坚毅严正,人们不敢私情去请托他,辞官归家后,对父母十分孝顺,长年不到城市,他家属中有一妇人的牛被贼偷走了,那妇人到县官那儿去报案,县官没有理睬她。那妇人家里的人知道县令平素很敬重映柳,想请映柳去向县令说一说,映柳坚辞不去,但他终于拿出比那牛还要高的价钱去偿还给那妇人,当时兴宁的县令唐仕谨仰慕映柳的道德学问,却没有机会想见,特地写了信和准备了礼物和银元,派使者三次到映柳的家乡迎接他。映柳到后,受到盛情的款待。有人便议论唐士谨,说他竟好似东汉的陈藩崇敬徐稚一样,真太过分啊(陈藩担任豫州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独给徐稚专设一张大椅、徐稚到来恭迎他坐,徐稚走后,又把大椅悬挂起来不给别人坐)映柳就是象这样的被人敬重。

映柳为人,生活十分俭朴,清贫刻苦,严以律己。他在外做了十年官,从没有携带家眷,经常穿粗布黑衣,着草鞋,好像一个教蒙馆的老头儿,但他对风教道义,却十分重视,对生平交游的老师、朋友、念念不忘。给他授业的老师何遂,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八十岁了,以岁贡生被派担任广东始兴县的训导,映柳给他亲自筹办旅费,并护送他赴任。当时的人都十分钦佩重视情义。六十五岁时,在家逝世。

何公博(1874—1911)

(何宝松撰)

何公博,名天瀚,1874年12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石马区新群乡。父何开秀是个普通农民,虽家道清贫,亦极力勉励其子力学。

公博天资聪慧,少年时期即为邑贤经学名师罗斧月先生赞许,常在公博所写的文章上作高度赞扬的批语。1898年他考取秀才。随后,为了钻研学术,赴汕头岭东同学堂进行深造,深得该校主办人丘逢甲、何仕果、温仲和(均系前清进士)的器重,旋被破格提聘为该校教师。在同文学堂期间,他受到丘逢甲等人的熏陶,知识日增,思想日新。

1903年秋,何公博鼓励和支持其堂弟何天炯(字晓柳)东渡日本留学。他认为救国必须从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着手,于1904年辞去同文学堂教师职务,与邑贤罗幼山、肖会长、陈少岳、罗则桓等在兴宁县城创办兴民学堂(即现在兴民中学前身)。同年冬,又在原乡与陈少岳、何子渊等人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开兴宁办新学之先河。

1905年春,他的堂弟何晓柳回家探亲,公博为了寻求救国真理,即随何晓柳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业攻读政治法律,同年秋加入同盟会,矢志推翻满清王朝,并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同盟会广东支部长长(见邹鲁编著《国民党史稿》),为国民革命做了许多重大的工作。

1907年同盟会为了发展广东的革命力量,特饬何公博、朱执信、高剑父等会员回到广州,在广府中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担任教师,籍以宣传革命,发展组织。黄花岗之役,一些党人在失败后曾躲避于方言学堂,在何公博的掩护照顾下得以脱险。有一说黄克强先生在事败后也先到方言学堂,然后化装潜到河南(即珠江南岸)徐宗汉(同盟会女会员)家里。再由徐宗汉掩护脱险转赴香港。

公博因长期肩负革命工作,兼之教务繁重,积劳成疾,于1911年(辛亥)夏季,返里养疴,不幸于同年九月十二日病逝,享年三十八岁。次月,武昌起义成功,广东光复,胡汉民督粤,电请公博出任教育司长,孰知先生己逝矣!公博遗体葬于故里,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墓碑曰:何公天瀚之墓。可惜此碑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挖掉毁坏。

公博的生平事迹,因老一辈亲友均己去逝,所作诗文荡然无存,无法为之作祥尽的叙述,唯朱执信先生生前对何之堂弟说过:公博之文章道德,深为吾辈所推崇。

何天炯(1877—1925)

何天炯,字晓柳,本区新群乡人,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躯,他早年受到维新思想影响,深恨满清的封建统治,向往民主政体,1903年,他毅然剪掉发辫,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政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日本时,他先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秋瑾、章太炎、廖仲恺、朱执信、清精卫、胡汉民等人。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创立同盟会,天炯毅然参加。同盟会最初的组织设总理一人(孙中山)、协理一人(黄兴)、下设三个部门,就是书记、庶务、会计。第一任书记为胡汉民、第一任庶务由黄兴兼任,第一任会计为何天炯。后来天炯调任同盟会广东支部长,会计一职由廖仲恺继任。

天炯加入同盟会后,协助孙中山在党内起领导骨干作用,当1906到1908年间,同盟会在国内所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告失败,一部分意志薄弱的会员表示消极,与组织脱离了联系。这时孙中山、黄兴都不在日本,同盟会成了群龙无首,组织涣散。何天炯与吴玉章尽力设法团结各省在东京的会员,加强联系,使同盟会总部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吴玉章所著《辛亥革命》一书,曾着重提及此事。

何天炯在日本积极进行革命工作,除了广泛联系留日的爱国人士外,还积极联系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朝野人士,如犬养毅、头山满、宫崎寅藏兄弟等,尤其是和宫崎寅藏的交情特别深厚,宫崎素擅音乐,有一次天炯对他谈到同盟会的经费支绌,宫崎便毅然为同盟会筹集经费到街头去卖唱。宫崎一家弟兄三人对中国革命全力支持、始终不渝,这和天炯与他们共同的政治卓识与深厚交情有重大的关系。

一九一一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领导了广州起义。事前,天炯由日本秘密回到香港,参与筹备策划。当时,他担任由香港至广州的运输联络工作,运送枪支弹药。起义之日,他在香港组织了五十多人的敢死队,亲率前来广州参加,到了广州,起义己告失败,只得折返香港。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于一九一二年一月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委派唐绍仪为驻日全权代表,何天炯为副代表,唐绍仪没有到日本,实际上,由何天炯执行全权代表职务。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称帝,何天炯与执信等密谋讨袁,事败,避居海外,袁世凯悬赏十万元缉捕何天炯与朱执信。

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又派何天炯为驻日全权代表,由于天炯过去与日本朝野人士有密切往来,乃派他出任使节,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外交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日本人民更多的支持。后来,天炯回国担任总统府最高顾问,当陈炯明叛乱,围攻总统府,孙中山处于危难之时,天炯焦急万状,曾迂回火网,冒枪林弹雨,潜行至沙面,拟以私人关系商请英国领事以正义行动协助孙中山脱险。后来听到孙中山安全登上水丰舰才放心下来。

一九二一年夏,陈炯明叛变后,广东境风陷于战乱,何天炯原患心脏病,因愤陈炯明叛变,病情增剧,遂返原籍休养。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协助下,改组国民党,何天炯在乡阅报,得悉国民党内上层领导之间,在联共问题上发生分歧,于是扶病到了广州,斡旋于廖仲凯与胡汉民之间,尽力调和党内意见,服从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使国共合作得以巩固和发展。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天炯悲痛万分,由于心力交瘁,遂病入膏肓,于同年七月逝世于广州博爱医院,终年四十九岁。

何天炯遗著有《革命史衡》、《山居一年半》、《无赫斋诗草》、可惜前二种己遗失不传。《无赫斋诗草》是他的次子何承天搜集他平生所作大部分诗词,于一九三七年刊行于世。

陈汉标传(1906---1982)

陈汉标,石马刁田乡人,早年在兴民中学毕业后,考入厦门大学理学院,翌年转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31年毕业,留校任心理助教,1937年,在昆明联合大学任教。1940年留学美国,在依阿华大学当研究生,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10月回国,任岭南大学教授。建国后的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任华南师范学院教授、心理学研究室主任。

陈教授毕生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于儿童心理学尤有高深的造诣,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早在清华大学任事时,即在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以英文撰写的《在简单推理中的两性差异》、《塞斯顿推理测验的研究》等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引导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在美国留学期间,更发表了关于婴儿言语发展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一、二十篇,对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和积极的影响。

陈教授从事教学和著作外,还参加好些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在留学美国时,参加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儿童研究会等组织。回国后参加了清华同学会、华南心理学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编委,广东心理学会理事长,华南师院民盟支部教育系小组长,广东民盟文教科技委员会委员。当全国心理学第一、二、三届学术年会时,他均以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和广东代表的身份参加会议。1957年被指派为我国出席国际心理学会议的代表。他并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去世。全国心理学界深致哀悼。《心理学报》发展文章,认为是我国心理学界的一大损失。

领导分工

钟光振书记:主持本镇全面工作。

钟胜良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陈启珍副书记:分管党群、机关、信访、妇女、民政、侨务统战工作。

吴思波副镇长:分管政法、财贸、公路、科技工作;协管林业工作。

童东平副镇长:分管计育、教育、卫生、环保工作。

孙伟权副镇长:分管水利、国土、企业、安全生产、圩镇、规划、农机、沙田柚示范场、民兵武装工作。

邓 锋委 员:兼纪委书记,分管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工作。

蓝 彬委 员:兼人大副主席,分管党政办公室,协助人大主席做好人大工作。

王建伟委 员:兼宣传委员,分管宣传、广播电视、文化、扶贫工作。

林钦平委 员:兼武装部长,分管林业工作。

何永添委 员:兼组织委员、农业站站长,分管组织、人事、农业、劳动、社保、人才服务所,协管沙田柚示范场工作。

苏 华委 员:分管侨务统战、宗教、经管、统计,协管圩镇、规划工作。

张颂波委 员:协管计划生育工作。

罗辉红党校校长:协管企业、水利工作。

6 四川省苍溪县石马镇

基本概况

苍溪县辖镇。1951年建石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18公里。面积54.8平方公里,人口1.9万。通公路。辖石马、红星、千佛、秧田、青平、灵观、岳王、桥梁、松垭、红凤、青山、五峰、月耳、小沙、老木、安家、马鞍、真武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产烟叶雪梨和猕猴桃。

石马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049

男 10570

女 9479

家庭户户数 493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922

家庭户男 10486

家庭户女 9436

0-14岁(总) 5463

0-14岁男 3082

0-14岁女 2381

15-64岁(总) 13591

15-64岁男 6981

15-64岁女 6610

65岁及以上(总) 995

65岁及以上男 507

65岁及以上女 48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676

社会

2006年4月5—6日,受苍溪县石马镇人民政府的邀请,市科技局委派市科技试验示范食用菌技术人员到苍溪县石马镇举办了猕猴桃套种食用菌技术培训会。经科技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在与市科技局几位农业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咨询确认了猕猴桃套种食用菌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市科技局领导高度重视,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石马镇举办了由镇、村及部份专业大户共三十多人参加的猕猴桃套种食用菌培训会。会上技术人员详细地介绍了猕猴桃的生理特点、袋料香菇、袋料平菇的理论基础和高产栽培技术,现场演示了制袋、灭菌、接种等生产操作方法,并实地制作了袋料香菇3000袋。 这次培训会的举办,既表明了基层政府和农民对科技的强烈需求,也体现科技服务热线的作用。与会人员认为这次培训会学到了持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见,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精心准备,大力发展.

7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

基本概况

绵阳市游仙区辖镇。1941年置石马乡,1958年并入东村乡改石东公社,1960年更名石马公社,1985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城区10.6公里。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2.4万。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辖七姓、涪江、横山、紫府、翠屏、解放、文峰、百胜、天林、石锣、天坪、飞凤、狮俺、五显、团树、金字山、张家坪、光明院18个村委会和石马镇场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特产麦冬、生姜。

石马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7386

男 8811

女 8575

家庭户户数 56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7131

家庭户男 8588

家庭户女 8543

0-14岁(总) 3177

0-14岁男 1580

0-14岁女 1597

15-64岁(总) 13000

15-64岁男 6619

15-64岁女 6381

65岁及以上(总) 1209

65岁及以上男 612

65岁及以上女 59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08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