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井镇 |
释义 | 1 西安市户县石井镇◎ 概况石井镇位于户县中部。辖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中村,距县城7千米。户菜(子坪)公路通过。景点有朱雀森林公园。 ◎ 沿革建国初为石井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石东、石西、石中、辛栗、仝夏堡、潘家堡、曹家堡、柿园、新兴、朱家堡、冯官寨、马家河、东涝峪口、土门子、白云、栗峪口、下庄、直峪口、站马、栗园坡、阿姑泉、潭峪口、蔡家坡、曲峪、皂峪、潭峪、栗峪27个行政村。 涝峪乡位于户县城西南,距县城25千米。原为周至县永安乡和户县十乡,1958年建涝峪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321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西河、永兴、永联、八里坪、沙窝、郭清、教场、纸房8个行政村。 2001年12月,涝峪乡并入石井镇,辖石东、石中、石西、仝夏、潘家堡、辛力、白云、土门、涝峪口、下庄、直峪口、栗峪口、站马、栗新、栗元坡、阿姑泉、潭峪口、新兴、蔡家坡、皂新、马家河、曹堡、柿元、朱家堡、冯官寨、曲峪河、潭峪河、纸房、教场、永兴、郭清、永联、沙窝、西河、八里坪35个行政村。 【2010年代码】610125110 ◎ 基本介绍石井镇位于户县县城正南7公里,地跨平原及终南山北麓。东与太平旅游管委会、庞光镇为界,南与涝峪旅游区管委会毗邻,西与天桥乡相依,北与余下镇接壤。南北长约9.5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 ( 其中平原面积28平方公里) 。 ◎ 行政区划全镇辖有地处平原和半坡区的石东村、石中村、石西村、仝夏村、辛栗村、潘家堡村、曹家堡村、柿园村、朱家堡村、冯官寨村、马家河村、新兴村、东涝峪口村、土门村、白云村、栗峪口村、下庄村、直峪口村、站马村、栗元坡村、阿姑泉村、潭峪口村、蔡家坡村等23个村民委员会和山区的曲峪、潭峪、栗峪、皂峪等4个村民委员会,27个行政村,5993户,23953 人。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1000亩,果林面积8100亩,山林面积14500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井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发展很快,2004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165个,工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 , 农业总产值达到2780万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发展较快,已形成“ 一区二园三基地” 格局,即栗元坡奶牛养殖小区、食用菌香菇示范园,苗木花卉示范园,猕猴桃生产基地,金太阳杏生产基地,仝夏甲鱼生产基地。2004 年来,奶牛存栏126 头,肉牛存栏800头,生猪存栏6540 头,羊1250 只,家禽20万只。 全镇有初中一所,小学13 所,在校学生3446人,教职工225人,入学率98.2%,每年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学生80人 , 镇有文化站一所, 农村文化室18个,镇政府驻地有医院一所, 医护人员13人, 病床4 张,各村有医疗站27个, 医务人员34人, 病床40张。 镇境内交通方便,沿山有宽敞的省107道环山旅游路由东至西而过,北部有东西户蔡公路、县七号公路,南北有县城至环山路二级道路及五条主干路贯通。通信设施便捷、灵活,移动和联通各建有电讯发射塔一座,程控电话遍及全镇。 ◎ 经济资源石井镇地处半山区及山前冲洪积扇地带。最高海拔2134米,半山区海拔997米,最低海拔394米。南高北低,坡形地。中部沿山地带因受6 条河流分割,地形较零碎,起伏较大,适宜造林。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镇政府本着“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原则,合理使用耕地,在沿山建造万亩经济林带,栽植苹果、猕猴桃、金太阳杏、柿子、山楂等,北部平原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白菜、萝卜、大葱、红芋等蔬菜。全镇现有 U 型水渠15.8万米,配套机井275 眼,有效灌溉面积18400 亩。载重汽车143 辆,大中型拖拉机180 辆,小型拖拉机310 辆。 已发现的矿藏地及矿藏线索15处,主要有大理石、白云石等。 可供养殖的鱼塘(水库)共3 个,白云水库,面积4320 平方米;栗元坡水库,面积3560 平方米;仝夏崔世民鱼池,面积 15000 平方米。 ◎ 名胜古迹九华山在户县城南 20 公里的终南山上,海拔1700米,地处潭峪、皂峪之间。其峰峦陡峭峻拔,山石千姿百态。据民国 22 年吴继祖《重修户县志》载:“ 山凡四顶,顶皆有庙。其峰顶为灵宫殿,下为灵云塔,其上为中殿,有玉井池。再上为三殿,有虎刨泉。其石为佛洞,有石胆崖。再上为后殿,西为铜洞沟,殿上逾沟而上为南天门。相传山下为纯空,由佛洞燃火,其烟每自三层殿出。” 考山为九峰,故名九华山。山上寺庙原仿安徽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山藏 菩萨。清乾隆五十八(1793 )年重修。民国十年(1921)被县内驻军拆毁。二十二年(1933)重修上殿一座,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坏,仅存庙宇3 间。 1985 年,附近群众集资重修,在原址上重新建成了灵宫殿、三殿、中殿、后殿,基本保持了原有殿庙古色。峰峦连绵,清波碧流,庙宇古朴,风景优美,为游览佳境。 古泉山风景区位于秦岭北麓,户县城南10 公里的阿姑泉村。相传明崇祯十七年(1644 ),一姑娘出家坐化于此地水泉旁一小庙中,故得名阿姑泉。区内有山、有川、有水,山形独特奇异,层峦叠翠;前坡古泉山,又名老牛坡,传说为太上老君驱牛磨山,由西而过,将神牛挣死于此山。因此,古泉山往西,坡度平缓,越往东坡度越陡峭,且坡上还真有“ 牛鼻子”、“ 香炉台” 、“犁沟洼”等千奇百怪、神秘莫测的景观。为锦上添花,1993 年以来,县、乡、村联合开发,先后投资500 万元,修建了亭台楼阁、喷泉浴池、卡拉OK 游乐厅、餐厅宾馆。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引进栽植数百种万余株牡丹、月季、芍药、郁金香等名贵花卉,建成了风景壮观的牡丹园。并建成了富有地下热水资源。经省水文地质队勘察,热水井深1500 米,水内含有大量人体必须的物质,是理想的温泉疗养之地。古泉山风景区确系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 新兴寺位于户县城南石井镇云台山下直峪口村。创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 )。清同治二年(1863)国民起义被烧毁。同治九年(1870)重修。其原规模有上殿3 间,东西廊房6间,钟楼1 间,直峪沟口有山神庙1 间。现存前殿3 间,厢房3 间,石碑一通(皇清新兴寺碑)。 2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基本介绍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闽南古津石井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最南端,与金门仅距6海里。石井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闽东南海峡西岸的海上对外交通要冲。东隔马江毗邻晋江东石,南临浯江遥对金门,西连龟山与厦门翔安巷东接壤,北与水头交界。全镇陆地面积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来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侨亲和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艰苦创业的成功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港口城镇”的总体目标,立足港口优势,挖掘区位潜力,壮大“石材、石化、航运渔业、新型轻工、旅游”五大支柱产业,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完成工商税收2.26亿元,年总供电量超5亿千瓦时,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农村50强乡镇第4位。多次获得省、泉州市、南安市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福建省第八届文明乡镇”。 ◎ 历史沿革“石井”地名,来自境内白鹤山下的一口天然石井。宋代设石井津,包括现在晋江市的安海、东石;置巡检司,属太平乡崇教里及福兴里。元、明、清分属四十一都至四十四都。明初建靖海寨,抵御倭寇。明末清初,曾归厦门(思明)管辖。清顺治十八年,归南安县。民国17年置石井镇,至民国35年期间先后属第四区、第三区。民国35年置延平乡。 解放初属第十一区。1956年置石井区(包括现在水头镇部分地区)。1958年成立成功公社(年底更名为石井公社)。1961年改石井区。1965年成立石井公社。1984年改乡,同月改镇。 石井镇,为南安沿海重镇,镇政府驻地石井村,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家乡,镇政府由平屋二座和1984年新建四层楼房一座组成镇政府大院。 住房建设:民国时期,住房多系砖石木结构的平房,以石井“中宪第”为典型,少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住房形式有方形、多边形、高层楼,也有沿用传统的大厝形式。建筑材料以石砖钢筋水泥为主。80年代末,全镇住房面积2.4万平方米,人均12平方米。 公用建筑:70年代扩建延平中学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新建郑成功纪念馆,重修延平郡王祠。新建淗江中学、溪东中学、朝阳中学和南安技校及扩建26所小学。新建石井侨联、石井税务所、石井农行营业所、石井港务站、石井供销社、石井邮电支局、石井粮站、石井卫生院、石井公安派出所和石井、溪东二个边防派出所。 经济建设:1983年新建500吨级渔业码头,1985年新建1000吨级货运码头、石井农贸市场,1986年后新建3.5千伏变电站一座,日产1000吨自来水厂一个,安装自动电话300门。开发鳌山旅游点,兴建雄风亭、延平亭和忆桑亭,筹建郑成功纪念碑林,建立延平旅游区,成为泉州市一个旅游点。198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637.9万元。 ◎ 行政区划1997年,陆地面积83平方千米,海域50平方千米,人口7.1万,辖下园村、老港村、苏内村、下房村、联丰村、院下村、促进村、三乡村、后店村、林柄村、营前村、和美村、田东村、仙景村、桥头村、奎霞村、胾坂村、古山村、郭前村、杨山村、院前村、胿港村、吟兜村、溪东村、淗江村、前坂村、西福村24个村委会和石井居委会。 ◎ 历史人文石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淳朴的海滨民俗风情。宋理学家朱熹曾多次到石井杨子山书院讲学,故有“理学渊源开石井”赞誉;明民族英雄郑成功以收复台湾的民族赤诚感化世人;曾是“海上丝绸之路”出海口之一的石井古津,古往今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仍。这些特殊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这里的民俗风情传统:知礼识仪,爱国爱乡,勤奋淳朴,热情好客。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为多。石井是高甲戏的发源地,古时岑兜村洪埔师及村民创造了高甲戏剧种。因此洪埔师被后人称为“戏祖公”。近百年来,石井的高甲戏蜚声海内外。 石井,是一座地灵人杰的滨海古镇。境内的“四海四陆”八奇和境外的“春夏秋冬”十二景,勾勒出“鳌石山、石井江、杨子山”三个文物盛存、风景秀丽的名胜景区,其中尤以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为中心,以延平郡王祠、中宪第和开台圣王纪念堂等景点为辅助而创建的鳌山郑成功文化园;以“海上视师”石刻、靖海门、铳城、清水岩、邦伯坊大佰岛等文物景点为呼应,展示了石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3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石井镇(Shíjǐng Zhèn)白云区辖镇。在广州市白云区西部。 驻地石井圩 ,因圩内有一石砌水井得名。镇因圩而称。原为番禺县第八区。1958年划归广州市郊区,并 建石井公社。1984年改设石井区,1986年建镇。 4 山东省费县石井镇◎ 基本介绍石井镇位于费县西南45公里处,南接苍山县,西与枣庄市山亭区相连,处在两市三县交界处。面积10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15亩。辖62个行政村,3.5万人。 镇内有春秋战国古城遗址,解放战争时期鲁南解放军后勤部队医院遗址荆山寺、泉崮山上庵里。费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高桥村,曾是苏鲁豫边区特委驻地。 自然资源主要有小岩子、葛针林山泉,黄公庄金矿,南庄铝矾土,膨润土、页岩、方解石等。 ◎ 经济状况石井镇农经作物以小麦、地瓜、玉米、花生、黄姜、黄烟等为主,特产板栗、大枣、柿子、金银花等。畜牧以养猪、养牛、养羊等为主,年生猪出栏量达4万头以上。民营经济有肉食品加工厂、银光化工集团石井抽纱分公司、玉龙建筑材料加工厂、建筑公司、丙刚家俱厂、水泥预制厂等10余家,全镇有初级中学一处,小学8处,中小幼儿园1处,卫生院1处。镇内候枣路、石徐路在镇驻地交汇,形成“井”字格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