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鼓寺
释义

石鼓寺又名唐王殿,位于大黑山南麓。是大黑山海拔最高的寺庙,也是辽南著名的佛教古刹之一。每年的九月九日是石鼓寺传统庙会日。创建于隋唐时代,相传隋末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所修。清代乾隆五十年,金州汉军正黄旗人鞠行金募化重修,后清嘉庆、道光和民国初年又多次修葺。

1、辽宁金州石鼓寺

自山脚下抵达唐王殿,南可从北关门寨口经十八盘攀援而上,北可从朝阳寺沿盘山路循径而至。寺内外名胜颇多,有大雄宝殿、弥勒殿、扳倒井、养病床、点将台、舍身崖、仙人桥、仙人台等。

在石鼓寺的后面则是雄伟壮观的卑沙城,殿北的岭脊上是点将台。点将台正西,有一宽约数十米,高约上百米的悬崖,这就是“舍身崖”。石鼓寺不但人文景观荟萃,而且自然风貌独特。在此有相传久远的“三奇”。一奇是圆石头,二奇是不管山外的风多大,这里总是清风习习,三奇是这一带的山枣树成片,但树上长的刺却是顺着枝条。

2、山西原平石鼓寺

位于山西原平市区城东8公里处,停旨头村东南,依傍原宏公路,始建于元代,后经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次修葺。相传元代时,娘家为介休的张显夫人氏,乐于施舍济穷,即在天涯山前建起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神(介子推),后改为介神行宫,随将舍药院更名为“石鼓殿”。现存元代皇帝御书“石鼓殿”大牌匾足证。张显之曾孙敬敬重修此祠,每逢清明时节,远近人流潮涌而至,看戏祈祷。

相传为纪念介子推由舍药院改扩而成。这棵酸枣树生长在石鼓寺的钟鼓楼之间,周围是石砌高台,并未得到地利。但这棵酸枣树竟然长到高十米左右,胸围一个成年人也搂不住。其树皮粗糙泛白,枝干苍劲多杈。到了秋季,椭圆形的叶子郁郁葱葱,暗红色的酸枣像袖珍灯笼似的挂满枝头,绿叶红果,煞是好看。

据县志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在有风时隆隆作响,故名石鼓寺。

3、江西萍乡武功山石鼓寺

石鼓寺原名石鼓庵,亦称佛祖庵,坐落在萍乡武功山主峰白鹤峰山脚下,距芦溪县城35公里。原庵史建于元延佑年间(1314-1320)距今已有700年历史。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武功山下塌佛祖庵,忽闻山下溪水分外悦耳,循声寻去,乃是急湍溪水撞击一鼓形巨石所发出的声音。乾隆用木棍击石三下,发出震耳鼓声三响,武功山金顶刹时祥云朵朵佛光灿烂。乾隆大喜,曰:“石能为鼓,世所罕见”。遂赐名为“石鼓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