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六罗汉像图 |
释义 | 十六罗汉像图《十六罗汉像图》是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贯休的国画作品。该画绢本设色,幅面均为92×45厘米, 现流落在日本宫内厅。 贯休,生卒年不详。僧人。五代前蜀画家。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人。早年出家,曾在杭州、苏州等地居住,唐昭宗天复(901~903)间入蜀,备受礼遇,蜀主王建称他为"禅月大师"。擅画释道人物。其画描法坚重,晕染得体,所作罗汉,形骨古野,深目大鼻,浓眉巨眼,胡貌梵相,手法夸张,立意绝俗。兼工花竹飞禽,尝以纯淡墨画竹树黄雀,虽墨水为之,如具五彩。有诗名,长书法,时人以怀素比之。存世作品有《十六罗汉图》、著有《禅月集》。贯休是一位著名禅宗画家,蜀主曾赐号"禅月大师"。画中的十六尊罗汉,圆目浓眉,蹙额巨鼻,或金刚怒吼,或闭目沉思,姿势各异,神形极为怪陋,据说这是贯休梦中神授的形象。画中罗汉用铁线描,运笔凝重,快慢顿挫,极富韵律。 现杭州、桂林等地也保留有若干后世摹刻的《十六罗汉像图》石刻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