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渐疏 |
释义 | 贞观十三年,魏徵针对唐太宗渐好奢纵的倾向,呈上直言进谏的名篇《不克终十渐疏》,指出唐太宗的志业与贞观初年相比,在十个方面都出现了今不如昔的变化,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 背景贞观十三年,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徵针对唐太宗渐好奢纵的倾向,呈上直言进谏的名篇《不克 终十渐疏》,指出唐太宗的志业与贞观初年相比,在十个方面都出现了今不如昔的变化,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 唐太宗李世民在著名誎臣魏征去世之后背诵贴在屏风上早晚各念一遍的十渐疏。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是贞观十三年五月的应诏之作。疏文 批评唐太宗"骄奢自溢"。有十种表现,辞强理直,淋漓尽致。此文转自《新唐书》卷九十七 列传第二十二。 作者介绍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人物生平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内容原文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终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顷年以来,浸不克终。谨用条陈,裨万分一。 陛下在贞观初,清净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尧、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乎?此不克终一渐也。 子贡问治人。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畏哉?"对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陛下在贞观初,护民之劳,煦之如子,不轻营为。顷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骄而为劳役哉?此不克终二渐也。 陛下在贞观初,役己以利物,比来纵欲以劳人。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诸心。无虑营构,辄曰:"弗为此,不便我身。"推之人情,谁敢复争?此不克终三渐也。 在贞观初,亲君子,斥小人。比来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见其非,远之莫见其是。莫见其是,则不待间而疏;莫见其非,则有时而昵。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闻也。此不克终四渐也。 在贞观初,不贵异物,不作无益。而今难得之货杂然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息。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此不克终五渐也。 贞观之初,求士如渴,贤者所举,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长,常恐不及。比来由心好恶,以众贤举而用,以一人毁而弃,虽积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陛下不察其原,以为臧否,使谗佞得行,守道疏间。此不克终六渐也。 在贞观初,高居深拱,无田猎毕弋之好。数年之后,志不克固,鹰犬之贡,远及四夷,晨出夕返,驰骋为乐,变起不测,其及救乎?此不克终七渐也。 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外官奏事,颜色不接,间因所短,诘其细过,虽有忠款,而不得申。此不克终八渐也。 在贞观初,孜孜治道,常若不足。比恃功业之大,负圣智之明,长慠纵欲,无事兴兵,问罪远裔。亲狎者阿旨不肯谏,疏远者畏威不敢言。积而不已,所损非细。此不克终九渐也。 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比者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弊尤甚。杂匠当下,顾而不遣。正兵番上,复别驱任。市物襁属于廛,递子背望于道。脱有一谷不收,百姓之心,恐不能如前日之帖泰。此不克终十渐也。 夫祸夫祸福无门,惟人之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今旱之灾,远被郡国,凶丑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臣所以郁结长叹者也 翻译我在陛下身边做事已经十多年了,陛又曾答应过我,要永远守 着仁义之道,始终保待俭约朴素的作风。陛下说过的话至今还在我 耳边回响,但是近几年来,陛下却渐渐有点有始无终的样子。现在 谨向陛下分条陈述,希望有所帮助。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物质享受,教化远及国外。 可是,现在却派使者到千里万里之外,搜寻良马、珍宝。汉文帝谢绝 千里马,晋武帝烧毁雉头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陛下平时常说,要 跟远古的尧舜相比,可是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尧舜,就连汉文 帝、晋武帝也不如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一。子贡向孔子请教管理百姓的道理。孔子说:"得小心谨慎啊!那 好像拿一根烂绳子去控制六匹马。"子贡说:"何必那么害怕呢?"孔子回答说:"不依着道理去领导他们,就会和我们为敌,怎么能不怕 呢?"贞观初年,陛下尽心竭力,爱护百姓,像对待儿子一样地给他 们温暖,不随便兴动土木,现在却奢侈放纵了,很想动用民力,还说 什么"百姓无事,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 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而 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二。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近来却放 纵嗜欲,大规模地劳役百姓。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 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自我辩护说: "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 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三。贞观初年,陛下能够亲近君子,斥远小人。近来对小人轻佻而 亲昵,对君子只在礼节上尊重。礼节上尊重君子,实际上是敬而远 之;轻佻小人,实际上是爱而近之。敬而远之,就不容易看到君子的 优点,不等别人去离间,就会疏远他们;看不见小人的缺点,就免不 了会亲昵起来。亲昵小人,疏远君子,而想达到天下太平,这是没有 听说过的事。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四。贞观初年,陛下不爱珍宝奇物,不做无益于实际的事。可是现 在呢,难得的物品纷纷进献上来而被收纳,享乐用品无休止地在制 造。上面奢侈糜费而希望下面俭约朴素,大量地役使劳力而希望发 展农业,那都是办不到的。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五。贞观初年,陛下访求人才,像渴极思饮一样,凡是贤明人举荐 的人才,你就会相信他,任用他,取其所长,惟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 的才能。可是最近用人却只凭主观好恶,经过许多贤明人举荐才任 用了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的坏话,陛下就弃而不用了。就是 已任用多年并得到信任的人,也会一旦受怀疑而被斥退。看人要看 他平时的行为,看事要看已形成的结果。一个人说的坏话未必可 信,多年的行为不可能突然发生变化。陛下对一人一事不从根本上 研究,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致使佞人得志,谗言得逞,笃守道义的 人被离间疏远。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六。贞观初年,陛下居高位处深宫,没有打猎寻乐的嗜好,潜心治 国,天下太平。几年之后,意志就不那么坚定了,叫各地进献鹰犬, 远到周边各少数民族。陛下骑马打猎游乐,常常早出晚归,倘若发 生不可预测的变乱,难道能来得及解救吗?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 头之七。贞观初年,陛下对臣下以礼相待,民情能够及时反映上来。可 是现在呢,官员们向你报告事情,常常连面都见不到,有时因为他 们某些缺点,你就去追究他们细小的过失,这样,他们就是有一片 忠诚之心,也无法倾吐真情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八。贞观初年,陛下孜孜不倦地寻求治国的道理,还常常恐怕自己 做得不够。可是近来,仗着功大业大,自负聪明,滋生了骄傲自满的 情绪。欲望放纵,无故兴兵,侵扰边远少数民族。身边的亲信顺从 陛下的意思,不肯进谏规劝,被疏远的人害怕陛下的威严,又不敢 说什么。这样常此以往,危害可不小啊!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九。贞观初年,连年的霜灾旱灾,使京城附近的人都向关外迁移。 几年之间,老百姓扶老携幼来来往往,但终于没有一户逃亡。这是 因为陛下能怜悯他们,抚恤他们,所以他们在死亡线上也没有二 心。可现在,百姓被劳役骚扰得疲困不堪,关中的百姓受害更大,万 一年成不好,百姓的心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舒坦服帖了。这是陛下 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十。祸福没有一定的,全是人自己招来的。不犯错误,不吉祥的现 象不会发生、现在旱灾遍及全国,坏人在陛下身边蠢动,这是上天 发出的警告,这也正是陛下提高警惕努力治国的时候。千载一时的 好机会错过了就不容易再遇到了。像陛下这样圣明的君主,本应该 有所作为而不去努力,这怎能不使我忧虑苦闷,叹息不止呢! 历史记载《中国历史大辞典》也记载:“魏征,字玄成。少孤贫好学。隋末曾为道士。初为魏郡丞幕僚,入唐为太子李建成洗马。太宗即位,升谏议大夫,数引入卧室访以得失。性刚直,知无不言,尝以历代兴亡为鉴,劝太宗任贤去佞,兼听广纳,轻徭薄赋,明赏慎刑。前后进谏200余事,多被采纳。后进封为郑国公。时连年丰收,天下升平,太宗日渐骄侈,又连上《十思疏》和《十渐疏》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以疾卒于官,年63岁。谥文贞公。著作有《魏郑公文集》三卷、《诗集》一卷。 从纳谏态度看李世民因功而骄的蜕变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还颁布诏令,号召臣僚们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直谏无隐。“渐不克终”的中期贞观初年,李世民推行“安静”的治国方针,他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可是到了贞观六年,随着“大治”的实现和功业的隆盛,李世民开始有所变化。是年三月一天, 李世民下朝气哼哼地回到后宫,长孙皇后问其原委,李世民大骂魏征:“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问为什么要杀了这乡巴佬,李世民答:“魏征每廷辱我。”可见,对于魏征的多次直言极谏,李世民开始觉得受不了。长孙皇后连忙换上朝服,跪下向李世民表示祝贺,李世民惊问其故,她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这是一个劝说君主中“寓贬于褒”的经典案例,就是通过表扬达到批评,长孙皇后祝贺式的巧妙一谏,使李世民转怒为喜,阻止了一次可能发生的政治错误。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纳谏态度的微妙变化。 到了贞观十一年,由于李世民的变化,一些大臣陆续上书切谏,给李世民敲警钟。魏征四次上《论时政疏》,批评李世民“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马周上疏指出:“今比年丰穰,正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这些都希望李世民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少兴“不急之务”,做到善始善终。但李世民实际上没有多少改进。贞观十二年三月,李世民亲御两仪殿,魏征当面批评说:“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 纳谏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李世民因功而骄的蜕变。因李世民逐渐追求享受和好大喜功,贞观十三年魏征特上著名的《十渐疏》,指出:“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渐不克终。”接着,一一列举了十种表现。这种“渐不克终”,集中地表现在李世民从清静简约到骄奢纵欲的变化上。 贞观后期,随着功业兴隆,李世民难免骄傲自满,渐渐听不得别人的。 相关阅读--《谏太宗十思疏》正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江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流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下,善始者实多,而善终者却少。难道取之容易而守之艰难吗?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如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就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船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年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择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哪里需要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巨鹿--魏徵(征)故里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巨鹿县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巨鹿县管辖。 唐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唐代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颖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九成宫醴泉铭》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五代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 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徵钜鹿人。《资治通鉴》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元元人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征,巨鹿人。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钜鹿即为今邢台巨鹿。 明明代《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 明代《顺德府志》、《巨鹿县志》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清代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征,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谱中不但有魏征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而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民国考古发现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1918年,河北邢台巨鹿县遇大旱.漳河水干.民众打井自救.无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顿时引起国内外轰动.知识界与考古界极为震惊.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亲临巨鹿进行考古调查,1921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三明寺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发现:钜鹿南门内路东靠北有一处唐代建筑物“魏徵祠堂”,祠堂内有唐代所铸的魏徵铁像。有人要发掘该祠堂。因南门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称为魏徵后人,前来阻止发掘,所以保存未毁。魏徵像于唐代用铁铸成。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