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灰散 |
释义 | 本品为凉血收涩止血之剂,适用于血热妄行而致的各种出血症,临床见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如咳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症);吐血(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衄血(肺胃积热的鼻出血);血崩(胞宫蓄热而致出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的出血症等。据报道用十灰散治疗肺结核咯血27例,有效22例其中疗效良好者20例,有效率占81%,多半服药4~6天内即可止血,平均止血时间为5天。5例因大量反复咳血而无效。亦有用十灰散煎剂治疗肺结核咯血21例,平均止血时间为5.3天。十灰散配合局部散瞳治疗外伤性前房继发性出血10例获满意疗效。 基本信息〖方源〗 《十药神书》甲字十灰散治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15g),食后服下。 〖方歌〗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主治〗 血热妄行。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功用〗 凉血止血。 运用1.本方主治热证出血,对于来势急暴之上部出血,可作应急之用。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2.若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以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以大黄、栀子为主药,亦可加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引血热下行。 3.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气火上逆者。 【注意事项】 忌烟、酒、辛辣等物。若出血属于虚寒者忌用。 基础研究肝胃火盛,或因气火上冲,迫血上逆,血热妄行,损伤血络,可致各种出血症。如咳血、咯血、衄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证。方中大蓟、小蓟止血而清热,侧柏叶、荷叶止血而清散其气,茜草、白茅根止血化瘀,栀子清热泻火,棕榈皮收敛止血以固涩,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诸药烧灰存性增强收敛止血作用。诸药配伍,共奏凉血止血,清热降火祛瘀之功〔3〕。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止血方法中对大黄在止血方中的作用为“葛可久十灰散,其妙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吐血之证,属实证者十居六七,所以投之立效”〔5〕。 十灰散的止血作用,除药物本身有止血作用外,现代认为诸药炒炭后能显著加强止血作用,因方中各药均含有钙,大部分是以草酸钙结晶形式存在,当药物在高温作用下,能释放出可溶性钙,钙离子能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而起到止血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小蓟生品能缩短小鼠尾部出血时间,炒炭后能明显地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茜草的热浸提取液能缩短家兔的凝血时间,炒炭后又可缩短出血时间。白茅根水煎液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可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炒炭后其止血效果并不比生品明显。荷叶炭可缩短出血时间,大蓟炭能缩短凝血时间,侧柏叶炭与棕榈炭对出血、凝血时间均能缩短。 栀子生品和炭均有止血作用,但生品较强。大黄能增加体内血小板,促进血凝,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且可引起腹腔充血,间接地缓解人体上部的出血。丹皮止血作用并不显著,但通过镇静作用,可缓解由于出血所致的一些症状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