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 |
释义 | 1981年,弗兰斯·布吕根组建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由来自十九个不同国家的六十名演奏家组成。在成立之初,乐团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和“伯恩哈德亲王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的国家大剧院之行,专门从当地带来一架精致的古钢琴,这架琴完全不同于现在人们见到的钢琴,由于用鸟的羽翎作为拨片,因此有着纤细和韵味十足的音色,演奏时人们还能听到金属音色的声声作响。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概述1981年,弗兰斯·布吕根组建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由来自十九个不同国家的六十名演奏家组成。在成立之初,乐团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和“伯恩哈德亲王基金会”的鼎力支持。自1983至1988年,该团由IBM(欧洲)赞助,自1989年直至1997年,Deloitte和VSB基金会成为乐团赞助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每年巡演三次,这些音乐家都是通晓十八、十九世纪音乐的专家,演奏过古代乐器和这些乐器的现代复制品。乐团的每个人无不是演奏十八世纪音乐的专家,演奏乐器也完全根据当时所使用的而制造,乐团的演出曾被誉为“最接近乐圣谱曲时的原音重现”。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简介1981年,弗兰斯·布吕根组建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1991年该团拥有五十名来自世界二十三个国家的演奏家。十八世纪管弦乐团在结构和规模上与当时伦敦、巴黎和维也纳最奢华的“古典”管弦乐团相仿。乐团每年进行四次国际巡演,演奏家们都是通晓十八世纪音乐的专家,演奏古代乐器和这些乐器的现代复制品。乐团致力于还原巴洛克晚期和古典时期作品风格,以演奏风格多样的经典曲目见长,并为Philips Classics 录制了风格多样的经典曲目,包括珀塞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作品,其中很多唱片获得了国际大奖。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的演奏家们擅长以古乐器和古老的演奏方式还原18世纪的经典音乐。乐团将穿越三个世纪的音乐时空,原音重现“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传世佳作,用精湛的技艺阐述古老音乐的新颖观点。键盘演奏家波泽伊登霍特将演奏独具特色的古钢琴,以对作品的完美诠释令贝多芬再世,莫扎特重生,再现18世纪的盛世华章,邀您共同踏上西方音乐的“复古之旅”。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详细介绍在三十年前的欧洲,多数交响乐团都热衷演绎十九世纪音乐和当代作品,比如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等,而且只用一种形式来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很多有志向的年轻音乐家便开始自行组建乐团,这些乐团既有演奏现代作品的,也有演奏古典作品的。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它打破了以往欧洲乐团演奏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早期音乐的传统。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研究古乐谱、古代乐器和古代演奏风格,并有机结合。经过近三十年的合作,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名家作品的方式至少比起三十年前的水平有所提高。 十八世纪乐团成立于1981年,由弗兰斯·布吕根创立。当时的理念与情况有点类似于滚石乐队和披头士乐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三十年间乐团只有几位成员变更,拥有新成员的唯一原因是乐团现有规模略大于成立之际,有几位音乐家年事已高或不幸辞世,在世界范围内挑选最顶级的年轻音乐家接替他们的位子。乐团成员来自23个不同国家。大部分来自欧洲国家,同时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和日本的音乐家。 乐团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保持这种和谐氛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乐曲。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等人所处的时期是音乐史上最美妙的阶段,在世界巡演的路上与这些堪称珍品的优美乐曲同行,同时激发大家的灵感。其次是指挥布吕根先生。布吕根先生在领导乐团三十年后还深受大家拥戴,不得不说是一位天才。第三点与乐团的形式有关。乐团的组成是非常独特的,并非像常规乐团那样终年进行演出。乐手们一年内只在两到三周内汇合,演奏四场音乐会。在巡演前大家会先在阿姆斯特丹进行彩排,音乐会结束后则互相道别回到各自的国家。演出绝不是例行公事,每一次的相聚都令人愉悦。其他乐团常年在一起难免产生摩擦,乐团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另外乐团中所有人得到的报酬是相同的,无论演奏时间长短,乐手和指挥的收入没有区别。所以,这是一支真正理想化的乐团。 古乐谱会一版再版, 随着版本的更新,新的错误也会产生。乐团会去寻找最忠实于作者原谱的乐谱,就好像一幅油画经历了三百年的光阴后会布满尘土,只有将它们拭去才能重现画家描绘的颜色。就是这样把后人出版的古乐谱中的错误去掉,重新组织的曲谱会在最大程度上忠实原作。在十八世纪还出版了许多讲述音乐技巧的书籍,在研究乐谱的同时也会钻研这些书籍,借此研究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当时的情况。 乐团使用的乐谱是基于自己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关于贝多芬和莫扎特曲谱的完美之处在于源于原作。不会在乐谱架上发现当时的谱子,只会找到近五十年间出版的乐谱,但会尽可能地与原作保持一致。在英国和法国也有其他音乐家与乐团志向相同并致力于此,在全力合作下新版乐谱由拥有悠久历史的德国出版商出版,也是几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乐团的乐器也是既古老又优美的,很多是与18世纪著名作曲家同时代的珍品。所有的拨弦乐器,无论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还是低音提琴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像长笛、双簧管这些木管乐器经过多年使用音效都会打折扣,所以多为十八世纪乐器的复制品。小号和巴松是原品,长笛、双簧管是复制品。古乐器的音色较弱,比如木管乐器的孔比现在的小,所以无法达到现代乐器的音量,当时也没有拨片。现代乐团中的乐器演奏时音色会相互融合,而古乐器则相对独立。 乐团去博物馆参观,同时自己也会进行收集,对古乐器拍照、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制。当然第一个作品不令人满意,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乐器制造工艺也有了进步。因此现在完全可以按乐团所需制造出漂亮的古乐器复制品。 乐团无法与近代作曲家对话,只能听唱片学习,只能研究研究再研究。必须一再读谱,花数年时间研究,同时还要研习各种期刊、书籍。在这些材料和二次文献上花费大量时间后,就算无法肯定自己的演奏水平是否达到巅峰,至少可以断定和曲作者的思路没有偏差。正是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的这种钻研学习精神使得它与众不同。就像学习语言,一个人很难同时精通二十几种语言;作为音乐家首先要明白,是想同时演奏多种风格的乐曲,还是集中精神潜心研究一种。时间长河孕育了不同音乐风格,有现代音乐、古典音乐、爵士乐、民族乐曲和中国风格的音乐等,不可能全部涉足,所以保持清晰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乐团存在的原因之一。想演奏好十八世纪音乐,必须献出自己的时间、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这样才能达到完美效果。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成员1. 弗兰斯·布吕根 创建人兼指挥弗兰斯·布吕根 弗兰斯·布吕根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在当地大学学习音乐理论。21岁时被任命为海牙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随后在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大学任校董事教授。 1981年,弗兰斯·布吕根组建了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由来自十九个不同国家的六十名演奏家组成。 弗兰斯·布吕根最和很多乐团进行合作并担任指挥,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启蒙时代管弦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欧洲室内管弦乐团、汉堡爱乐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以及英国室内乐团。 1991年8月,布吕根初次登上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舞台并和启蒙时代管弦乐团合作演出。在音乐节上,和莫扎特管弦乐团合作奉献了一系列深受好评的音乐会。1992年10月布吕根与启蒙时代管弦乐团的西蒙·拉特尔成为联席首席客座指挥。 2.钢琴:克里斯蒂安·波泽伊登霍特(Kristian Bezuidenhout) 波泽伊登霍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键盘演奏家。21岁时,获得著名的布鲁日古钢琴比赛(2001)一等奖和听众奖。波泽伊登霍特定期在世界各地演奏古钢琴、羽管键琴和现代钢琴。曾与很多著名音乐家合作过室内乐;与波士顿早期音乐节管弦乐团、科隆古乐团、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等合作协奏曲。 波泽伊登霍特在卡内基音乐厅的初次演出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灌制的名为Sturm und Drang 的莫扎特古钢琴独奏作品唱片被认为是“近年来首次录制的此类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且最富有挑战性的”。 十八世纪管弦乐团-乐团特色荷兰十八世纪管弦乐团虽有27年乐龄,有着一批观众从未见过的神秘古乐器。十八世纪管弦乐团的国家大剧院之行,专门从当地带来一架精致的古钢琴,这架琴完全不同于现在人们见到的钢琴,由于用鸟的羽翎作为拨片,因此有着纤细和韵味十足的音色,演奏时人们还能听到金属音色的声声作响。除古钢琴外,乐团的大部分弦乐器以及小号和巴松也都来自古老的十八世纪,它们都是经历近三个世纪的古董,价值连城。 古乐器可以让观众将注意力放在更多美好的细节上面。在这些古乐器当中,最为特殊的是管乐器,比如长笛、双簧管,它们的声音品质与音准非常好,而且听上去丰润、清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