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八罗汉山自然保护区
释义

基本信息

主要保护对象:特殊地形、地质景观

面积(公顷) :193.01

范 围:旗山事业区第55林班部份

管理机关:林务局屏东林区管理处

设立时间:公元1992年公告成立国有林自然保护区,2006年4月10日“农林务字第0951700407号公告”成立自然保护区。

十八罗汉山简介

十八罗汉山又名火炎山,是六龟乡的守护神。位于高雄县一八四号公路隧道处。由于砾石层经雨水冲刷,呈现七十二座峰峰独立的山头。山势层叠耸峙,远瞻极似人形,古人称为十八罗汉山。

这些砾岩形成的特殊地景,可以提供造山运动,侵蚀作用,地壳均衡的调整,沉积物的来源区,风化作用等讯息的探讨,甚至在古气候的问题上,六龟砾岩的堆积亦为重要的探讨依据,故林务局于1992年,将本区设置为“十八罗汉山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为甚具价值的自然文化资产。2006年4月10日再依新修正之森林法以农林务字第0951700407号公告成立自然保护区。

地理景观

六龟旧名“六龟里”,原来是深山中一个偏僻的小聚落,位在高屏溪上游的荖浓溪畔,东毗茂林乡,西临杉林乡,南接美浓镇与屏东县高树乡,北临桃源乡。在今六龟大桥底下不远的河床边,有六座巨大的岩石,突立在岸壁,每逢雨季,溪水常常在大雨后暴涨,滚滚浊流淹没两岸的树木岩石,但是不论山洪涨得多高,这六座岩石浮在水面,任由一波波浊浪冲激,稳稳屹立水中,远远望去,很像是水面载浮载沈的大乌龟,相传六龟的地名就是这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座岩石还设有神位,被村人尊为龟王,四时香火不断,被看做是六龟的守护神。现在这六座岩石只剩下六龟大桥旁的龟王岩一座,其馀五座已不复见到了。

本保护区紧邻六龟乡之县一八四号公路,即六龟乡文武村旧庄巷至新兴村二坡止,面积 300 公顷。由于砾石层经雨水冲刷,呈现七十二座峰峰独立的山头。山势层层叠耸峙的十八罗汉山,从荖浓溪对岸可见十八座山头,状似佛家罗汉立姿,因此得名。山区的土质结实坚硬,树木不易生长,风吹雨淋,历经数千年依然如故。区内自然景观优美有峻峰、峡谷、奇石、清溪、天然森林等,因而有“小桂林”之称。

环境概述

此处的地质为一巨厚的砾石层,砾岩层露出水面后,受营力作用的交互影响下,一块块的砾石层往下崩落。砾石层的透水性良好,因此很容易往下侵蚀,然在干燥期时又能维持陡立峻峭的山坡而成一特殊景观。在十八罗汉山区内,常见到的特殊地形有U型谷、峡谷、山头、曲流、和干旱溪谷,在在显示此地曾发生激烈的地形作用,所遗留的证明。

十八罗汉山紧邻的荖浓溪,为台湾的第二大溪流,是一条长年流水不断的重要河川。流出六龟以后,河面开始变宽,与楠梓仙溪会合后,称为高屏溪。此溪大致上是沿著断层发育的,这条断层有人称他士垄湾(在六龟的东北方)断层,也有人称它荖浓溪断层,是分隔中央山脉与阿里山山脉的地质、地形界线。

生物资源

成功大学林进丁老师于1995年做过生物调查,结果显示本区的动物组成包括:昆虫76种、蜘蛛1种、鱼类2种、两栖类8种、爬虫类4种、鸟类53种及哺乳类5种,这些种类并未发现台湾稀有或是濒临灭绝的物种。植物方面,共计维管束植物有18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0种,双子叶植物有120种,单子叶植物有45种,其中有四种珍稀植物,包括:绿花安兰、假淡竹叶、类芦及多花山柑等。

保护状况

大抵而言,本区人为干扰并不多,1990年,为了因应现时交通需要而辟建外环路,至1992年春已通车,总长2100米、宽8米,并于两侧栽植豔紫荆,增加美观,原先的旧道路,目前有围篱保护,仅供行人通行,对于保护区的保护,又多了一层保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