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魔灯:伯格曼自传》 |
释义 | 书籍简介作者: (瑞典)伯格曼 译者: 刘森尧 isbn: 7563350985 页数: 209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1-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在世界影坛享有极高声誉的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正如伯格曼自己的电影作品,这本书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台,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今天的伯格曼己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I4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他在戏剧、电影乃至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为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则是他从影后拍摄的那些伟大的电影,如《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毒》、《呼喊与细语》、《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等。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3次6项奥斯卡金奖。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瑞典和世界影坛。 译者简介刘森尧先生已经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位台湾译者,两年间,他的译著《我的最后一口气》、《魔灯》、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彼得·盖伊《魏玛文化》在大陆出版。此外,他还翻译过史蒂芬逊《电影艺术面面观》、普多夫金《电影表演与艺术》、艾德蒙·威尔森的名著《到芬兰车站: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及发展》等,而他那本出版于二十多年前的影评集《电影与批评》曾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不时翻阅的案头书。讲这些,当然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与谢意,同时也是为了证明,当我们对其译著提出批评时,并不表示要将其功劳一笔抹杀。 最近,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刘森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引进大陆,老实说,这是一部写得很不能令人满意的书。那么,翻译得又如何呢?恐怕是跟原著一样不能令人满意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