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师德量化标准 |
释义 | 师德量化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核标准的简称。教育大计,师德为魂。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师德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教师权益保障和甘于奉献的关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提高教师待遇的关系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积极推 师德量化标准(Teacher's ethics quantification standard ;Morality quantitative criteria)。 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 以细化、量化程序来客观、公正考核教师职业道德,使得师德与时俱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净化社会风气、塑造人类灵魂的一支精神力量,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和改善社会风尚,因此,有必要在每学年开展师德考评,把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设立师德举报机制。 师德量化标准“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贴心举措怎么衡量?”这样的问题在湖南省有了答案。在2009年09月27日举行的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研讨会上,该省推出全国首个Credit SPMS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令润物细无声的师德可以“以量计算”。国庆60周年(2009年10月1日)后,该系统将在全省中小学推广。 体验:师德分10项总分25分由湖南省教科院人力资源所推出的这一考核管理系统,明确绩效考核将和师德挂钩,不与升学率挂钩。为师德的考核列出一份明确的量化标准。学校可利用该软件针对不同岗位的教职工,设置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和方案。通过该软件平台,每位教职员工的绩效得分均一目了然。学校可以全程监控,教职工在平台上注册后,也可即时登陆查询自己的绩效考核得分。 在研讨会现场,记者对这款“计算器”体验了一番。发现该软件分出师德、综治安全、班级管理、常规教学等6大指标,大指标下又设立数十项评分小指标,每项指标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例如,课堂安全3分、课间安全3分、离校安全3分等。各项指标的总分为100分。 记者注意到,师德成为该系统中首要的考核指标,总分为25分,占到老师绩效考核总得分的1/4。师德考核细化到10项量化标准,包括“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影响的;以权谋私造成重大影响的;黄赌毒情节较为严重的;出现乱收费现象的”等,并提及每违犯一项,视情节扣5到25分,后果严重者取消当月奖金。 但究竟什么是师德?究竟师德能不能量化?师德与工资如何划等号?都在当日的研讨会上引发不少热议。 赞赏:师德置于升学率之上“我觉得把师德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排除升学率考核,这说明官方把师德置于升学率之上。这对消除应试教育弊端,提升师德是个极大鼓舞。”在现场演示过后,来自省会一所小学教学一线的黄俊杰老师忍不住为其喝彩,并期待能早日投入使用。“师德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会成为老师锤炼师德的最大动力。如果‘师德考核’成为一种被认可的客观存在形式,所有社会成员都将会积极地行使评议和监督权,来督促师德的完善。”来自株洲一所初中的李老师也认为。 湖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实践研究的陈牛则教授认为,现在的师德建设体系,仍存在部分待解决的问题:重专业素质考察,轻师德修养评定;重眼前经济利益,轻长远社会效益;重外在规范要求,轻道德内省作用。而通过管理软件对师德考核进行量化,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把激励和约束结合起来,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会促使教师素质不断优化,使追求高尚师德蔚然成风。 师德量化标准质疑频频老师为学生做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去衡量价值?2009年09月21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明确了绩效考核将和师德挂钩,不与升学率挂钩,并将出台师德量化标准。为此,南京29中教育集团致远校区开展了一次“师德量化”大研讨,没想到这次研讨让很多一线教师的师德故事涌现出来,哪些属于师德,师德与工资究竟如何画等号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声。 质疑一:为学生贴心举措如何体现 在这次师德研讨中,不少老师的爱心故事被学生、家长或其他老师“揭发”出来。初三(2)班班主任童宁当了17年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已经很有默契,她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午睡枕就是一位家长告诉校长的。“中午很多孩子不睡,同学们告诉我说睡觉时膀子被脑袋压得疼,我就想给孩子一人配个午睡枕头,结果女孩子们很欢迎,还特地选了有中药味的小凉枕。男孩子喜欢运动,最后我给他们又买了一个篮球。”童宁老师笑着告诉记者,因为怕学生肚子饿在外面乱吃东西,她特别准备了一个大零食罐,有同学想吃东西就来向她要。“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加奖金什么的,这些贴心举措如何能在工资上体现呢?” 质疑二:为学生主动加班如何体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学生,很多时候老师都会提前上班或者主动加班。朱为群是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气质优雅、美丽大方,在学生中人气很旺。“我一直都有个习惯,如果今天穿了件新衣服,一定会在我那节课之前先到班级绕一圈。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美是很敏感的,所以对老师的穿着打扮特别感兴趣,如果我直接在上课铃响后进教室,他们就会有几分钟是把注意力放在打量老师上面,那上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而我如果之前就在他们面前晃过一圈,那新鲜感也就消失了,正式上课时大家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如果老师考虑到了,自然要多付出一些,但这些就用心来说是无价的。” 质疑三:为学生改变自我如何体现 为学生改变自己的喜好和生活习惯算不算师德的一种?在初一年级做班主任的彭炜是个帅小伙,他们班教室的后墙上有一块“自留地”,学生有什么心事、对老师的意见都可以大胆地写在纸上贴在上面,老班彭炜看到后总会第一时间回应,有时甚至立刻“自我整改”。“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学生对我的发型提意见了,在纸条上写我经过他书桌时他发现,我竟然理了个太过成熟的‘二八’式,希望我能把发型换一换,显得年轻时尚些。”虽然学生没有署名,但是彭炜从字迹中一眼就看出是哪个学生提的意见,他不动声色,第二天果然换了个新发型走进教室,学生们吹着口哨为他鼓掌,尤其是提意见的孩子眼中全是兴奋的光芒。 “教育厅对教师绩效工资的改革方向是为了肯定师德的重要性,目前实施细则还没有出来,不过对学校而言,也应该考虑如何给予真正有爱心的好老师以精神及物质上的双重肯定。” 质疑四:师德量化如何客观全面公正 “何为师德?就是老师的职业道德。这是跟老师备课、上课、改作业、当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这些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老师的义务,还有老师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决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教师绩效考核把师德放在首位,这个东西很虚,很难有个量化的指标。师德到底指什么?怎么衡量?”湖南师大教授刘德华提出质疑。 刘德华认为,师德是个很难量化的东西,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它做“实”,还是个棘手的问题。而且老师的师德好不好,领导的印象经常在作用。可我们应该多重视学生和家长及老师等代表的意见。师德和工资挂钩的做法,很有可能使师德变味,使一些老师为钱而做出貌似师德高尚的事情。 链接:把师德放在首位,如何体现? 教师绩效考核“把师德放在首位”,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是个很难量化的问题。老师绩效工资和师德挂钩,争议颇大,不少人认为把师德放在绩效考核的首位,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它做“实”,还是待解之题。 首先,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师德评价体系。什么是师德?江苏的“师德规范”里提到教师应“关爱学生”、“爱岗敬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得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这些要求,即是师德要求,对这些都需要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第二、 师德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所以也需要慎防走入务虚的歧途。师德考核要力避行政权,尤其是行政领导一言堂的局面,合理分配管理权,并且重视学生和家长及老师等代表的民意; 第三、师德与绩效挂钩要谨防“为钱论”,不能用金钱异化为一种交换的美德; 最后,师德与教师教学等相比占多大比例还没有明确。 “对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教学效果是非常看重的,这方面考核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学生成绩情况、教学质量评议、学生和家长的评价等综合考量,因此师德考核也应该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开展考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