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约瑟学堂 |
释义 | 概述武汉市武昌昙华林花园山南麓的“圣约瑟学堂”旧址,是1906年刘静庵领导的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所在地。此地位于崇福山街49—51号(原武昌候补街高家巷),原为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日知会学校内的救世堂,1901年在此兴办书报阅览室,名曰“日知会”。 1906年刘静庵、张难先等在此组织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 1919—1927年,教会在此开办圣约瑟学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现在、“圣约瑟学堂”石雕门眉(门楼)、“日知会”当年的大门、院中的水井和韦棣华女士创办的图书馆专业学校的老校舍都还保留完好。现该地房屋产权属华师大、文华中学。 此地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知会日知会为近代中国著名宗教团体,1901年成立于武昌青龙巷日知学校,以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为宗旨。1906年,革命志士刘静庵等将活动地点迁至崇福山圣约瑟礼拜堂(教堂),以宗教作掩护进行“推翻帝制、建立新中国”的宣传活动,日知会由此成为致力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团体。后刘静庵被捕,并于辛亥革命前夕牺牲于清廷牢狱。1920年,圣约瑟教堂扩建,附设中小学,始刻“圣约瑟学堂”五字于门楣。 20军军部1927年6月26日,贺龙指挥的独立十五师在北伐开封胜利返汉,被安排驻扎在圣约瑟学堂。7月初,贺龙在参加完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就职典礼后,20军军部军设在此。1927年7月上旬,时任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的周恩来亲自到贺龙的驻地(原武昌候补街高家巷)与贺龙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分析政治形势,阐明共产党武装保卫革命的主张,征求他对反击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集团的意见。贺龙听了周恩来的论述,他向周恩来表示,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和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贺龙并利用在武汉广招学兵、工兵的幌子,将一大批共产党人,如陈赓、段德昌、范长江等都安排在自己的20军军中,从而避免了反革命的屠杀。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政府公然举行“分共会议”,叛变革命。贺龙按照共产党的安排,率领二十军从武昌出发参加南昌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