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凯法师 |
释义 | 人物介绍简介圣凯法师,197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先后就学于中国佛学院、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4月,为日本大谷大学真宗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2007年10月,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 学习经历1990年9月,出家于福建省太姥山平兴寺; 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本科部; 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部,获佛学硕士; 200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2007年4月至7月,为大谷大学真宗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主要任职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宝庆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编、《真如因明丛书》(中华书局)副主编。 活动与成果主要成果出版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佛教情绪观》、《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中国佛教忏法研究》、《佛教忏悔观》、《禅心无语》(散文集)、《摄论学派研究》等六部著作,发表数十篇论文。 社会活动经历1994年12月,参加美国世界佛教青年会“般若人生”征文比赛,获得第三名。 1995年12月,参加加拿大佛教会图书馆第六届佛学论文比赛,《论佛教般若之应用》获佳作奖。 1998年10月,参加“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 1998年11月,参加加拿大佛教会佛学论文比赛,《论三法印与现代生活》获佳作奖。 1998年12月,以《论佛法与情绪管理》获得台湾慧炬论文奖学金。 1998年12月,参加“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梁皇忏及其作者考论》。 1999年8月,随中国佛学院访日团访问日本。 2000年4月,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获得第二名。 2000年6月,参加“中国首届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 2000年8月,应新加坡双林寺邀请,于新加坡弘法十七天。 2000年10月,参加“首届禅宗祖庭网络文化研讨会”,发表论文《唐代禅宗忏法新探》。 2001年9月,参加“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发表论文《二十一世纪僧教育构想》。 2001年9月,出版第一部著作《中国汉传佛教礼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