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诞百合 |
释义 | 圣诞百合为百合科爪根种球球根花卉,植株为半蔓性,高约1公尺。叶扁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叶轮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分,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花似小宫灯,上大下窄,宽长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花期相当长,是仲夏至秋冬时即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 简介圣诞百合为百合科爪根种球球根花卉,植株为半蔓性,高约1公尺。叶扁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叶轮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分,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花似小宫灯,上大下窄,宽长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花期相当长,是仲夏至秋冬时即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花似小宫灯,上大下窄,宽处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花期相当长,是仲夏至秋冬时节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蒴果。蒴果。喜冷凉气候,夏天时分於高海拔的冷凉地栽植,七至十月开花;平地则约於十至三月开花。喜冷凉气候,夏天时分于高海拔的冷凉地栽植,七至十月开花;平地则约于十至三月开花。 基本信息英文名称:ChristmasBells,ChineseLantern 学名:SandersoniaaurantiacaHook.f 科名:百合科(Liliaceae) 属名:圣诞百合属(andersonia) 花语:喜洋洋、庆祝、真情、望乡 别名:宫灯花、中国灯笼、宫灯百合、圣诞铃、山谷里的金色百合 形态特征圣诞百合为百合科爪根种球球根花卉,植株为半蔓性,高约1公尺。叶扁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分,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叶轮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分,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花似小宫灯,上大下窄,宽长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花期相当长,是仲夏至秋冬时即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花似小宫灯,上大下窄,宽处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花期相当长,是仲夏至秋冬时节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蒴果。蒴果。喜冷凉气候,夏天时分於高海拔的冷凉地栽植,七至十月开花;平地则约於十至三月开花。喜冷凉气候,夏天时分于高海拔的冷凉地栽植,七至十月开花;平地则约于十至三月开花。 茎:爪根种球球根花卉,植株为半蔓性,高约1公尺。 叶:叶轮状互生,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公分,宽约2~3公分,有3条深刻纹,无柄。 花:花似小宫灯,从叶基部长出,上大下窄,宽处约2公分,有长柄,约5公分。 果:蒴果。 生长习性种球在春天种植,地温大于16℃时,2-3周即可发芽。如果气候冷凉或休眠不足16周,我们建议进行催芽。在适宜的环境下,45-60天植株就可开花。圣诞百合种球的自然休眠期至少需要12周,但冷藏可以打破休眠。总的来说,整个生长周期约需要20-25周的时间,若此期气温较低,则生长期会延长。 环境条件 在土壤温度较高(18-24℃),有防风,雨,暴晒的环境条件下,圣诞百合生长最好。近期研究表明,温度过高会生长和开花,如夏季高温会使生长周期缩短,但花茎长度也会相应减短,从而使开花量减少。因此,建议至少60天后再收获。如果在晚冬或早春种植,一定要保证温室内的基质温度。 名称由来圣诞百合,因为他的花朵就和古代的宫灯一样,故此得名。它原产南非海拔600到1200米的夏雨冬旱的地区,叶形和通常百合科植物的相似,但花形特点截然不同。它的英文名叫Christmasbells,ChineseLantern(圣诞铃铛,中国灯笼)。 圣诞百合外形娇俏,玲珑可爱,橙黄色的花铃配以碧绿油亮的茎叶,十分招人喜爱,是优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它的自然萌芽率低,生长时间长,对环境的要求高,故向来属于高单价花卉,所以呢,我们普通人都无缘得见了。 圆溜溜的眼睛,嘟嘟的嘴巴,禁不住让人想亲一口。这玩意儿我种过,它叫倒地铃,又叫鬼灯笼,是无患子科的蔓性植物。看看它,像不像一只鼓胀的小气球?它的花朵精致玲珑,叶形细细,攀援的枝条柔软纤薄,蒴果,有三个气室,约三厘米直径,种子黑色,上嵌有心形的白斑,每个气室分布一个。倒地铃非常惹人爱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家庭观赏绿化植物,也是垂直绿化的优良材料。 繁殖技术圣诞百合的繁殖可利用种子繁殖及种球繁殖。圣诞百合经授粉后每一花茎可着生8-12个蒴果,每一蒴果约有50- 70粒种子,因其种子具有深度休眠机制,发芽率极低;采用赤霉素处理,可提高其发芽率达20%。种子萌芽后经一个生长季,可长成1-2克的小种球,小种球再经1-2年才能养成提供切花栽培的商品球。圣诞百合以种球繁殖时,每一球具两个生长点可产生两个新子球,以此法所生产的种球较大,但繁殖倍率较低;子球生长发育中常长出二次球,此二次球很容易在挖掘或人工处理时脱离子球,造成子球失去生长点与发芽能力。由于以种球繁殖倍率低,因此目前以种子繁殖为主要方式,达到大量生产优质种球。 栽培管理土壤与施肥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若酸性低的土壤则应用生石灰改良,这样既可改良土壤,又可杀死一些土壤中的病菌及地下害虫。如果碱性较重的土壤用磷酸加入泥炭改良,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整地时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复合肥375-600kg/hm2+有机肥30000kg/hm2,或其他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施用后均匀混合于表土30cm厚。种过其他球根花卉的地块,还应添加800倍三氯杀螨醇,防止根螨为害。百合不需要很高的营养水平,在栽培的头三周内一般不施肥,这期间保证根系发育良好是最重要的。对于偏小的种球可以在生长前期苗高10-30cm时,喷施含有腐殖酸的肥料及一些微量元素,以增加抗逆性和促进发根。在苗高30cm以前,茎生根长度未达到5cm以前不进行土壤追肥。茎生根长出后可施一次硝酸钙75kg/hm2,或施一次复合肥150kg/hm2。若在生长期间氮肥不足常使植株生长不够粗壮,则可追施速效氮肥一般20-150kg/hm2。土壤追肥以2-3次为宜,叶面追肥可以一周一次。追肥以后用清水喷洒一次植株,以防叶烧。 温度管理控制地温是前期管理的关键。宫灯百合生长期最适宜的土壤温度是18℃-24℃,头三周内或至少在茎生根长出之前,温度应低。当温度高于20℃时会导致生根质量下降,尤其在夏季,保持或促使土温凉爽是不可缺少的。白天温度过高会降低植株的高度,减少每支花的花蕾数,并产生盲花。夜晚低于15℃会导致落蕾,叶片黄化,降低观赏价值。夏季通过通风、喷雾、遮荫等方式降温,冬季则注意加温保温。 通风春夏秋三季气温有保证,午间气温较高,可于上午揭开棚膜及顶窗通风,在温度稍低的环境下调节湿度,避免高温阶段发生湿度剧变;冬季气温低,应采取保温措施,换气须在中午外界气温高时进行,间断地进行通风换气。 光照管理光照不足,不利于花芽的形成,光照过强,也会影响切花的质量,一般说来,生长期需进行遮光处理及补光措施来改变光因子对植株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生长前期遮荫有利于提高植株高度,特别是夏季,大棚内外及四周用遮荫网,以免使棚内温度过高,造成对植株及花蕾的伤害。当花蕾分化期至花苞长出时是叶烧敏感期,应注意光照和湿度变化不能过大。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灰霉病、叶斑病、根腐病等,主要通过种球和土壤消毒来防治。生长期发病可每隔7-10天定期交替喷施代森铵、多菌灵等杀菌剂。常见虫害主要是根螨等地下害虫及蚜虫,用辛硫磷、三氯杀螨醇防治。 切花采收当花茎最下部3朵花完全绽放呈金黄色时可采收切花,通常切花后于植株基部留2-3片叶。采收的切花应及时放入清水中吸水2小时以上,再放入保鲜液,置于6℃-8℃的低温冷藏室,4-6小时后进行分级包装。 市场宫灯百合在中国属于新兴花卉,种球可自纽西兰进口,目前中国在阳明山、清境、埔里、后里等地已有部份花农可以自行成功繁殖,进口货则以荷兰为主,一把五枝,批发价就要一百八十元。土洋货的差异在荷兰宫灯百合枝较粗短。 行政院农业委会种苗改良繁殖场指出,在中国北部或中海拔地区冬季因低温期较长,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影响宫灯百合生长,因此切花品质佳、种球产量高;而夏季则因高温期较长,造成宫灯百合生长期较短,较不利于切花及种球生产。 鉴于国内宫灯百合切花生产用的种球,绝大多数由国外进口,而且价格高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农委会种苗改良繁殖场开始致力宫灯百合种子实生苗及种球生产的研究,针对造成宫灯百合种子休眠及发芽率低落之问题进行探讨。 经过长期研究,种苗场发现,利用化学药剂及层积处理方法处理宫灯百合种子,可提高实生种子萌芽率达20%,有利于繁殖速率提升,并且让原本属于冬季球根花卉的宫灯百合,也能在夏季延长其生长期和花期,有助其市场推广。 虽然本地产的宫灯百合枝条柔软,盛夏中,花期仍可达一星期。购买时宜选择枝叶翠绿、花苞没有萎缩现象者为佳。宫灯百合又称圣诞百合,一年四季皆产,目前的量也不少。 用途由于宫灯百合色彩及造型的特性,使它成为插花教师爱用的素材。在花束设计或插花造型使用上,常成为强调质感的象征。 赠花礼仪:把2~3朵花做成迷你花束,裹上以白色的绢纱,系上细细的黄色缎带。放入礼品盒后,可在盒盖上也饰以黄色的缎带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