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安东尼奥级运输船
释义

1993年1月11日,美国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了LPD17(原LX级)计划。该级舰现已进入建造阶段。它计划取代4级舰,即船坞运输舰(LPD4)、坦克登陆舰(LST)、两栖货船(LKA)和船坞登陆舰(LSD36)。首舰命名为“圣安东尼奥”号(SanAntonio),并于1996年签订了建造合同,1998年开工建造,计划2002年交付使用。计划建造12艘该级舰,最后一艘预计2007年建成。

圣安东尼奥级运输船

该级舰具有装载和运输部队、登陆艇、直升机、重型车辆和干、液货的能力。与上述4级舰不同的是,它没有LPD级舰的旗舰司令部,LKA级舰的舷侧的重型起吊能力,或LST级舰抢滩卸货的能力,但仍保留了这4级舰的主要能力。

该级舰主要用舰上的运载的气垫登陆艇,尤其是直升机去控制和支援登陆部队。

由于该级舰是以“奥斯汀”级船坞运输舰(LPD4~15,LPD16号舰已被取消)为母型发展而来,主尺度与排水量比“奥斯汀”级要大,功能较全,暂以LPD17多用途船坞运输舰定名。

LPD-17多用途两栖运输舰是美海军新一代两栖舰的佼佼者。LPD-17级的首舰"圣-安东尼奥"号是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舰船系统阿冯达尔造船厂负责建造的。

由于海上系统司令部的LPD-17计划办公室采取了一些新的激励措施,鼓励船厂提高效率并在日程和预算之内完成各阶段的建造工作,"圣-安东尼奥"的建造计划最近取得了一些进展。

2002年2月,"圣-安东尼奥"号的建造工作完成了10%,并且很快将完成20%。同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提前购买了所有的4台主推进柴油机和5台日用柴油发电机中的3台。

其它领域也有重大的进展,对于流水线生产的计算机建模,LPD-17的设计组已经接近完成其详细设计和定案。

阿冯达尔造船厂已在2002年2月开始了"新奥尔良"号(LPD-18)的预加工工作,该船的龙骨将在2002年9月铺设。巴斯钢铁公司已于2001年7月开始LPD-17级第三艘舰"梅莎佛迪"(MesaVerde)号(LPD-19)的预加工工作。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舰船系统部将领导其它公司于2004年交付"圣-安东尼奥"号,紧接其后交付的是LPD-18和LPD-19。

预计费用为l1.5亿美元,后续舰造价可降至每艘7亿美元。

满载排水量25300吨,全长208.4米,舰宽31.9米,满载吃水7.0米,主机4台中速柴油机,最大航速22节,可搭载陆战队员700~720人、2艘LCAC、2架CH-53E或4架AH/UH-1S舰载机。

1.动力装置

主动力系统:4台柴油机,40000马力,双轴。

螺旋桨:2个定距桨。电站:5台2500kW柴油发电机组

2.武器

导弹: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海麻雀”改进型导弹或2座通用动力公司的RAM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舰炮:3座MK15“密集阵”火炮。

直升机:1架CH-46E“海上骑士”和1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或2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3.电子设备

雷达:1部SPS-48E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1部MK23对空搜索雷达;

1部SPS-67(V)3对海搜索雷达;

1部SPQ-9B超视距搜索雷达。

电子战系统:1套SLQ-32A(V)3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1座SLQ-49假目标发射装置;

1座SLQ-25“水精”鱼雷诱饵;

1座MK36箔条发射装置。

4.军运能力

陆战队队员:750名登陆艇:2艘气垫登陆艇

车辆:留有空间,正在考虑装载能力

LPD-17舰是美海军为了加强两栖作战能力,全面提高其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新一代两栖舰。它采用了许多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的两栖船坞运输舰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LPD-17舰在设计时都尽可能减少舰的各种反射特征;其舰体为V字型,上层建筑的钢结构呈倒V宇向内倾斜,&127;舰上甲板及船体上的独立部件在设计上都力求降低雷达截面积;舰上的其他部件不是位于舰体中,就是隐匿在舷墙内;两层巨大的载船甲板被围在贮船区内,救生船置于一个船罩中。同时,该舰还十分注重降低磁信号。其次,装载面积有所扩大。LPD-17舰较之目前美两栖运输舰的装载能力明显加大,该级舰可装载2艘气垫登陆艇,其车辆运载空间为2300立方米,运货空间为710立方米,还有可容纳720名陆战队员的生活舱室。作为二级伤员接收船,LPD-17舰装备有医疗设备,包括两个手术室和一个24张床位的病房等。再次,配备有较强的防空武器。LPD-17舰上的防空武器将是空前的,装有增程海麻雀导弹、舰船自卫系统,具备较强的协同拦截能力。舰上将安装三维对空搜索雷达、水平搜索雷达和海面搜索雷达。目前,美海军正计划采购12艘LPD-17级多用途两栖船坞运输舰和7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作为对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补充。

LPD17均衡的两栖战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该舰可同时搭载海军陆战队员、各种车辆、气垫登陆艇(LCAC)及多种型号的直升机,不仅具有强大的两栖运输能力,在登陆作战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其他两栖登陆舰艇;(2)为弥补美海军两栖舰队车辆载运能力的不足,该舰减少了搭载LCAC的数量,使车辆甲板面积扩大到2560平方米,超出“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后期舰近500平方米,使整个舰队的载运能力更为均衡;(3)装备了更强的防空武器。美国海军目前在役的大多数两栖舰艇只配有传统的、有限的自卫武备,而LPD17装有“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RAM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大大增强了两栖舰队的防空能力。

LPD17在设计中综合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提高该舰的生存能力:

提高舰艇隐身性钢结构上层建筑设计为侧壁向内倾斜,减少突出的装备,桅杆、雷达、RAM导弹发射装置等设备的突出部分均涂有雷达电磁波吸收材料,并将气垫登陆艇收容在舰内,以便减小雷达波反射面积。采用先进的消磁系统,以降低磁信号特征。据称,该舰的雷达反射面和红外辐射面积仅为“惠德贝岛”级的1%。

提高舰艇抗破损能力为此,在设计中加强了水密舱结构,提高舰艇的整体生存能力。提高易中弹部分防弹片破坏能力,改进抗冲击性,特别是容易被击中的部位,有了更大的抗破坏冗余量。

增强舰艇自卫防空能力从LPD17第6艘起,将装备美国海军最新研制的SSDS(舰艇自卫系统)。SSDS是一种集成舰艇自卫系统,由多功能雷达、ESSM(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先进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组成。届时将在前5艘上改装SSDS。

提高三防能力为此,强化了吸排气系统的化学、生物与放射性物质的过滤能力,并对预压、水密、排烟系统进行了改进。

LPD17项目办公室中的一位专家将该舰的设计指导思想概括为“为使用而设计”。所谓“为使用而设计”,就是要把舰艇的可更新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承受性贯彻到舰艇的整个设计过程和所有环节中去,其核心是要尽量降低舰艇的全寿期费用。这种设计思想离不开网络数据库和模拟仿真两大关键技术的支持。

LPD17研制组成员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工业部门和舰艇部队等不同部门,且分散于各地,如何实现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此,LPD17研制组在项目一开始,就建立了一个称之为“集成产品数据环境(IPDE)”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这是一个在空间上分散而在逻辑上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用以存储LPD17所有设备、系统和平台级信息。通过IPDE,研制组成员就能方便快捷地共享存储在各地的数据、图纸、规范和模型等各种资料,这是实现“为使用而设计”的前提条件。但是,共享信息只是IPDE用途的一个方面,它还将为舰艇的使用、舰员的培训提供完善的数据库支持。舰艇服役后,常用的信息将从IPDE中被提取出来保存到舰上,舰员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这些信息,用于舰艇的日常维护。对于IPDE中的其他信息,舰员可通过卫星通信链路获取。

模拟仿真技术在LPD17项目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及时发现并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模拟仿真技术可将仍处于概念阶段的设计方案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些用传统方法往往要到很晚才能发现的设计问题,现在可以及早发现并纠正。在LPD17的设计过程中,借助模拟仿真技术,发现了作战情报中心、直升机控制站、小艇操作系统及车辆载运中存在的干扰问题,并进行了纠正;(2)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种与要求制订者、舰艇使用人员及培训人员进行交流的可视化工具。有了模拟仿真这种可视化的工具,枯燥的文件图纸变成了“虚拟的现实”,其他部门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向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有助于设计人员改进设计方案。(3)用于舰员的培训。设计阶段所建立的大量的仿真模型,可用来帮助舰员熟悉舰上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技能。

(-)研制背景与计划

1993年1月11日,美国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了LPD17(原LX级)计划。该级舰现已进入建造阶段。它是美国海军为实施其“由海向陆”新战略而建造的第一批新一代战舰之一,是第一级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舰对目标机动作战”而设计的两栖战舰。它是一级多功能两栖战舰,用以替代现役的“奥斯汀”(Austin)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安克雷奇”(Anchorage)级船坞登陆舰、“新港”(Newport)级坦克登陆舰以及已经退役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级两栖货船。在两栖作战时用直升机、登陆艇和两栖战车运送海军陆战队的人员、装备和物资登陆,遂行基本的两栖作战任务。

该级舰首艘即LPD17号舰被命名为“圣安东尼奥”(SOnAntoniO)号,该舰1996年12月签订建造合同,1998年开工建造,计划于2003年交付使用。第2-4艘分别于1999和2000财年获得批准,总数计划建造12艘,最后一艘计划在2008年服役。承担该级舰建造任务是美国巴斯钢铁公司(4艘)和阿冯达尔造船公司(8艘),首艘造价可能将高达8亿多美元。

该级舰具有装卸和运输部队、登陆艇、直升机、重型车辆和干、液货的能力。与船坞运输舰(LPD)、坦克登陆舰(LST)、两栖货船(LKA)和船坞登陆舰(LSD)4种舰不同的是,它没有LPD舰的旗舰司令部,没有LKA舰的舷侧的重型起吊能力,没有LST舰抢滩卸货的能力,但仍保留了这4种舰的主要能力。该级舰主要用舰上运载的气垫登陆艇,尤其是直升机实施登陆作战。

(二)总体性能与装备

1.主尺度与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t)25300

总长(m)208.4

垂线间长(m)200

舰宽(m)31.9

吃水(m)7

2.性能

航速(n)21

舰员(名)362(25名军官)

3.动力装置

主动力系统:4台PC2.5型柴油机,29840kw(40000hp),双轴。

螺旋桨:2个定距桨。

电站:5台2500kw柴油发电机组。

4.武器

导弹:2座8管式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海麻雀”改进型导弹;2座通用动力公司的MK31司型RAM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舰炮;2挺MK46型30nun舰炮和4挺12.7mm机枪。

直升机:4架CH-46“海上骑士”和2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或2架MV-22旋倾翼飞机。

5.电子设备

雷达:1部SPS-48E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部SPS-67(V)3对海搜索雷达;1部SPQ-9B超视距搜索雷达;1部SPS-64(V)9导航雷达。

电子战系统:1套SLQ-32A(V)2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1座MK53-4型干扰火箭发射装置;1套SLQ-25A“水精”鱼雷诱饵。

6.军运能力

陆战队队员:720名。

登陆艇:2艘气垫登陆艇。

车辆:15辆两栖战车。

图2.8.6所示为“圣安东尼奥”级多用途两栖船坞运输舰。

图2.8.6美国“圣安东尼奥”级多用途两栖船坞运输舰

(三)技术特点分析及述评

该级舰是美海军研制的一级最新的多用途船坞运输舰,是美海军在未来10年中重点发展的登陆主要兵力之一,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l.一舰多用

该级舰主要用于运载陆战队队员、气垫艇和直升机,并设有三层共2323m2的车辆甲板和708m3的货物和弹药货容。还设有机库,以满足该级舰的装载要求。此外,这级舰医疗设施齐全:设有2个手术室、2个牙科室、1个24张床位的病房和100个伤员的床位,必要时作为伤员接收船使用。

2.武备配备强

该级舰武备加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强了对空作战能力,例如装备了“海麻雀”对空导弹及其垂直发射系统,以及RAM对空导弹发射装置等多种武器;二是采用了多种电子战系统,例如装备了SLQ-32(V)2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等4套系统。武备加强无疑地提高了该级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有力地支援登陆作战。

3.隐身性较好

该级舰舰体水上部分外飘、上层建筑外壁内顿,具有较好的雷波隐身特性。此外前后桅均采用封闭型式,封闭壳用具有频率选择性能的多层复合材料制成,它允许本舰探测设备的电磁波穿越,但能阻隔和反射其他频率的电磁波,大幅度降低了因桅上杂散结构产生的雷达截面积。此外,在强调隐身性的同时十分注意了传感器的性能选择和电磁干扰问题。

4.大量采用了民用标准

该级舰是试行美国海军采办改革、贯彻“可承受性原则”的第一级主要战舰。为了降低研建费用,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采办措施,如工业界早期介入、结队竞争、中标方全寿期负责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除了绝对必须之处外,不采用过去制定的军用标准。

瞄准下一场战争,美圣·安东尼奥级运输舰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以来,美国海军的两栖战舰在历次现代局部战争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美军特别是美海军陆战队兵力投送的主要工具。然而在美国海军现役的两栖战舰中,包括“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及“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等都是60年代开始服役的。为替换这些已经服役了数十年的老式两栖战舰,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加紧建造“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首制舰“圣·安东尼奥”号(LPD-17)于2006年1月14日在得克萨斯州英格尔赛德海军基地正式服役,编入大西洋舰队。该级舰是90年代美国海军战略思想调整的产物,不仅设计合理新颖,还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智能化装备,是美国海军瞄准下一场战争而设计建造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未来两栖战舰发展的趋势。正如“圣·安东尼奥”号舰的首任指挥官乔纳森·派得菲尔德上校在该舰服役仪式上所指出的:我们对这一战舰梦寐以求,已经等待了好多年,它大量应用了美国海军21世纪战舰发展的新科技,未来将与其他同级战舰以及训练有素的海军人员和海军陆战队员一起共同赢得战争。

新时代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为满足战时需要开足马力建造了数以千计的两栖战舰,战后美国海军仍然十分重视两栖战舰的发展,时刻准备打赢任何新的战争。到60年代,随着“硫磺岛”级两栖直升机攻击舰、“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及“查尔斯顿”级两栖货船陆续进入现役,美海军因此迅速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种类最齐全、装备最先进的两栖战舰群。越南战争的失败没有影响到美国两栖战舰的进一步发展,此后美海军又相继研制了“蓝岭”级两栖指挥舰、“塔拉瓦”级通用两栖攻击舰、“惠特贝岛”级船坞登陆舰及“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等。

对两栖战舰的大投入在进入90年代后立即有了丰厚的回报,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海军部署了大量两栖战舰,其中大部分都调集到狭窄的波斯湾内,舰上载有1.8万名海军陆战队员。战前美国海军在波斯湾地区进行了10次较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战争开始后美军摆出了随时可能从海上发动登陆作战的架势。尽管最后并未真正实施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但毫无疑问两栖战舰对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海湾战争后,持续了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也终于划上了句号,美国海军开始大幅调整战略思想,提出了“由海向陆”新战略,即将作战重点由大洋深处逐步转向沿岸地区,因此能适合濒海复杂环境作战的两栖战舰更是备受青睐。

在当时,美国海军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的两栖兵力投送类战舰,比如“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和“新港”级坦克登陆舰等,尽管它们是美海军在海湾战争中的主力投送工具(3级舰共出动26艘参战),但其设计和性能上的局限性使它们已难以胜任现代两栖作战行动,而且舰龄都偏长,所以急需要全新设计的且能够满足21世纪作战需求的两栖战舰来替换这些老式旧舰。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国防采购委员会于1993年1月11日批准了代号为LX级的两栖战舰发展计划,随后更名为LPD-17项目。基于海湾战争中在两栖战舰使用上的经验教训,美国海军提出研制一级集“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和“查尔斯顿”级两栖货船4级舰主要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两栖船坞运输舰,即具备装载和运输陆战部队、登陆艇、直升机、重型车辆和干液货的能力。美海军计划建造1两艘LPD-17级舰,首制舰于2003年服役,最后1艘安排在2008年交付使用,以全面取代上述4级两栖舰船。

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成立了LPD-17计划办公室,作为官方机构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由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下属阿冯代尔造船厂、通用动力公司下属巴斯钢铁厂、雷声系统公司等组成的工业集团于1996年被授予海军全面合同,负责新两栖舰的具体设计和建造工作。与此前美国海军的两栖战舰相比,LPD-17着重于减少对友军岸上设施的依赖、降低人力需求、减低作业成本、保留未来改良空间以及提高独立作战能力,特别是自卫能力。LPD-17项目办公室提出的新两栖舰设计指导思想是“为使用者设计”,就是要把舰船的可更新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承受性贯彻到舰船的整个设计过程和所有环节中去,核心是要尽量降低舰船的全寿期费用。首制舰被命名为“圣·安东尼奥”号,于1996年12月17日定购,两年后在阿冯代尔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是首制舰,加之要运用大量新技术,所以“圣·安东尼奥”号的建造进度较为缓慢。2002年2月当该舰完工尚不足20%时,2号舰“新奥尔良”号(LPD-18)的前期建造工作已在阿冯代尔造船厂展开,同年11月8日铺设龙骨。

到目前美国海军已经订购了9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编号从LPD-17到LPD-25,将分别由阿冯代尔造船厂、巴斯钢铁厂及英格尔斯造船厂承建。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第5艘“纽约”号(LPD-21)。以“纽约”命名是为了纪念2001年9月11日因恐怖袭击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死难者。该舰于2004年9月10日在阿冯代尔造船厂铺设龙骨,美国海军部长戈登·英格兰亲自参加了龙骨安放仪式,并在仪式上讲话表示“纽约”号将是美国的自由战士,象征着生命和自由,它表明美国人将永远不会忘记“9·11”。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是,“纽约”号舰的首柱(舰船与水面接触的主要部分)是用纽约世贸中心南塔上的24吨钢筋熔化之后铸造而成的。

2005年5月,首制舰“圣·安东尼奥”号在制造商海试中成功地通过性能验证。美国海军在同年6月27日到30日秘密对“圣·安东尼奥”号进行了验收海试,在海试期间该舰的主要系统包括推进、操舵、锚、压载、作战系统都运行正常,也发现了大量局部地方的小缺陷,主要是布线不合理,防腐和通风不符合建造和工艺标准,但美海军的验收报告指出,“圣·安东尼奥”号比以往任何一级舰艇首制舰的缺陷都要少。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随即与美国海军协商共同弥补这些缺陷。2005年7月20日,美国海军从阿冯代尔造船厂手中正式接过“圣·安东尼奥”号。该舰在完成海试与舰员基本训练后于2006年1月正式服役,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晚了3年,故整个项目的时间表都将向后推迟,即从2008年推延到2010年后。

不一样的设计

美国海军研制“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的根本目的是为替换“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和“查尔斯顿”级两栖货船。要实现这种需求就必须同时拥有4级舰的主要功能,这就造成该级舰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如尺寸和排水量较这4级舰大,拥有这4级舰的基本结构和设备,但与每级舰又有所不同,比如没有“奥斯汀”级的旗舰司令部设备,没有“新港”级和“安克雷奇”级的抢滩卸货能力,也没有“查尔斯顿”级的舷侧重型起吊能力,不过新舰却拥有先进的指挥控制设备、增强的海运能力(增加了车辆和货物的运载能力)和改进的舰船生命力。由于大量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因此无论是整体设计和战术、技术性能都远远超出上述4级老舰,特别是其隐身性能和网络作战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开创了两栖战舰发展的新模式。

建成后的“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全长208.5米,水线长200米,宽31.9米,吃水7米,满载排水量约25000吨,最大持续航速22节。主动力系统为4台中速持续涡轮增压舰用柴油机(MSSTMD),双轴,两台单级减速齿轮箱,使用两台舷内旋转式可调螺距螺旋桨。舰上所需电力由5台功率为2500千瓦的舰用柴油发动机提供。舰员编制369人(军官66人),通常可搭载699名海军陆战队员(军官11名),最多还可增加101名,即8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另外舰上还为6名临时“客人”准备了住舱,这样全舰人员最多可达到1202人。设计中真正体现了“为使用者设计”的思想,配备了大量后勤设施,保证了适居性,并运用人机工程原理确定舱室的布置、设备的功能及形状和尺寸,使整艘舰能最大限度满足舰员的作战和生活需要。

作为两栖投送类战舰,“圣·安东尼奥”级舰上的主要任务(装载)系统包括:3个车辆甲板,面积共2229平方米;两个货物/弹药舱,容积为963立方米;两个液货舱,分别为1190和38立方米;两艘LCAC气垫登陆艇。医疗系统为2间手术室和拥有24个床位的病房,此外还设有两个牙科诊所。辅助设备有7台空气调节装置、3部功效为24000加仑/日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设备、10台功效为1000加仑/分钟的海军标准消防水泵以及8台各种空气压缩机。

基于增强舰船自防卫能力的考虑,“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上的武器装备较多,包括两座MK31Mod 1型“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发射系统、两座MK46 Mod 1型30毫米火炮和4座MK26 Mod 1型机枪。另有报道指出该级舰今后可能加装“改进型海麻雀导弹”。该级舰的舰体后部1/3部分为宽阔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平台之前的舰桥内部为机库。舰载雷达包括1部SPS-48E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部SPQ-9B超视距搜索雷达和1部SPS-73对海搜索雷达。电子战系统主要有1套SLQ-32A(V)3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1座SLQ-49诱饵发射装置、1座SLQ-25“水精”鱼雷诱饵和1座MK36箔条发射装置等。机库内可停放1架CH-53E“海上种马”或2架CH-46“海上骑士”直升机,或M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或1架AV-8B“鹞”式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飞行甲板上可搭载两架CH-53或4架AH/UH-1或4架CH-46直升机,或两架MV-22倾转旋翼飞机或1架AV-8B战斗机。

与此前美国海军的两栖战舰相比,“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具有许多独有的性能,最突出的有两项。一是优异的隐身性能。舰体上层建筑的侧壁向内倾斜,减少突出的装备,桅杆、雷达、“拉姆”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等设备的突出部分均涂有雷达波吸收材料。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使用了先进的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AEM/S)以取代传统的常规桅杆。在初期方案中,舰上仍然安装传统桅杆,其布置各种雷达和通信天线等,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出于增强隐身性能的考虑,换装了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封闭式桅杆呈八棱锥体结构,高28.34米,底部最大直径10.67米,把舰载雷达天线等大多数的探测装置封闭在里面。这种封闭式桅杆不仅能够保护雷达和通信天线免受天气破坏,而且表面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具有波段选择性穿透能力,本舰向外发射的电磁波的功率损失很小,敌方射来的电磁波则被偏转,桅杆和舰载雷达等突出部分还涂有电磁波吸收材料。另外舰上使用了新型低噪声螺旋桨,辅机全部采用电动式,取消了辅助锅炉等噪声源,提高了声隐身性;同时采用隔热绝缘材料、安装新型消磁装置,提高了电磁和红外隐身性能。据披露,25000吨级的“圣·安东尼奥”级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只相当于1000吨级舰艇。

二是特有的联网作战能力。“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配备有专用情报、任务规划和指挥控制舱,集成了最新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能力,更让人瞩目的是,它是美国海军第一级装备光纤全舰广域网(SWAN)的舰船,因此该级舰被人称作是美国海军在21世纪迈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第一舰。光纤全舰广域网可支持大量任务,把全舰的各机电系统、作战系统、传感器以及指挥控制节点的所有显控台连接在一起,在战时可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提高作战效率。此外该网络还能提供全舰人员的上网服务以及进行交互式训练等活动,如其中的全舰训练系统可用于对舰上各部门舰员的训练,作战部队训练设施可用于对海军陆战队员的训练。舰上的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上网账号,在自己的铺位上就能上网。

两栖战的脊梁

历史和现实均一再表明,现代局部战争离不开两栖战舰。强大的两栖投送能力使美国海军在历次实战中尝到了不少甜头,两栖战舰也因此越来越受到美军的高度重视。“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是美国海军为实施其“由海向陆”新战略而建造的首批战舰之一,也是第一级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舰队目标机动作战”而设计的两栖战舰,它可搭载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服役的多种新型投送工具,如MV-22倾转旋翼飞机,必将成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现代化的海基平台。美国海军对该级舰的评价是:它将是最受欢迎的,是对两栖舰队的最佳补充,将大大提高美国海军21世纪两栖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海军陆战队副司令曾表示,“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舰将使“海上基地”变为现实。“海上基地”是美军正在塑造的“21世纪海上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国海军计划采购1两艘“圣·安东尼奥”级多功能两栖船坞运输舰和7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作为对“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的补充,使它们共同构成未来两栖战的“脊梁”,支撑起美军的跨海两栖登陆作战行动。

根据美国海军新世纪“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设想,要求海军两栖舰队能在未来作战中投送2.5个海军陆战队远征旅的兵力,加之近年来地区冲突日益频繁,美海军两栖舰队的任务亦更趋繁重。然而目前海军两栖舰队正经历着一次大的换血,大批老式舰船纷纷退役,而补充入役的新舰屈指可数,两栖舰只的数量急剧缩减,自然造成两栖兵力投送能力的不断下降。新的“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在这样的条件下登场,试图以一艘多用及“均衡装载”的优势,用较少数量的舰船来担负起更多的作战使命,不仅希望一举扭转美国海军两栖兵力投送能力下降的颓势,还在于以质量取胜,进一步增强美国海军十分迫切的两栖兵力投送能力。

现阶段美国海军两栖兵力投送类战舰的装载能力很不平衡,特别是物资装载能力严重不足,一些较老式的两栖战舰通常主要只负责装载海军陆战队队员或某一类战争物资,造成战争中必须出动多艘多种类型的两栖舰才能基本满足需要。据计算,目前美国海军整体两栖舰队的人员装载能力可达到2.8个远征旅规模,略高于“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设想的2.5个,但是却只能运载两个远征旅的装备和物资,也就是说可能出现把兵力投送到了战场上,但部分士兵却没有战车,甚至手中没有枪支的窘态。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将不仅仅是战斗力受影响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则是这些无装备的士兵会不会面临灭顶之灾。当然美国海军早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多种措施来加以解决:一方面从“惠德贝岛”级的第9艘起进行改进,增加了车辆和货物的运载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设计建造“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由此可见该级舰在未来美国海军两栖舰队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一肩挑起多个角色,海军陆战队兵力及其轻武器、重型装备如各种车辆、LCAC气垫登陆艇、CH-53E和CH-46直升机,甚至MV-22倾转旋翼飞机和AV-8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都可装载,且装载数量还不小。执行兵力投送任务时,舰上装备的800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可通过直升机实现“垂直登陆”,也可乘坐LCAC气垫登陆艇按照传统登陆作战模式抢滩登陆。另外,舰上运载的弹药及其他物资等也可由直升机进行快速转运。而该舰完善的后勤保障、齐全的医疗设施和强大的自防卫火力都为完成作战任务奠定了基础。总之“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的陆续建成服役,便赋予美国海军远征打击群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投送能力,进而达到更灵活的战术,取得更有效的战果。

在“圣·安东尼奥”级首制舰服役后,2号舰“新奥尔良”号、3号舰“梅萨维德”号等将很快陆续交付使用。当在2010年左右完成12艘同级舰的交付使用后,美国海军两栖战舰的总数量将比现在有所下降,为36艘,包括12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7艘“黄蜂”级和5艘“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12艘“惠德贝岛”级和“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由于新舰的加入,其整体作战实力不降反升。这36艘两栖战舰将组成12个3舰规模的两栖战备大队,其编成是1艘“塔拉瓦”级或“黄蜂”级通用两栖攻击舰、1艘“惠德贝岛”级或“哈珀斯·费里”级和1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这种新形式的两栖戒备大队将是美国海军未来远征打击群兵力投送的主要基础,并成为美国海军“前沿部署”战略中极为关键的“海上基地”的组成部分,满足美军未来两栖作战的需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6: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