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胜于言传 |
释义 | 该书主要介绍如何撰写网页内容和如何布局网页元素。为网站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提供了相应的策略、过程和方法,帮助设计人员对网站内容进行计划、组织、撰写、设计和测试,并提高网页易访问性,从而吸引用户浏览网站。 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全彩)作 者:JANICE(GINNY)REDISH 译 者:王冬妮 出版日期:2009-3-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64507 市场价:¥65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如何撰写网页内容和如何布局网页元素。本书为网站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提供了相应的策略、过程和方法,帮助设计人员对网站内容进行计划、组织、撰写、设计和测试,并提高网页易访问性,从而吸引用户浏览网站。 本书适合网页内容编写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等参考。 推荐序一我提前拿到了本书的中文校对稿,花30分钟浏览完,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像教材,适合网站的编辑和UED人员阅读并备在案头不时查阅。书仅仅是带你入门,它描绘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它永远都是过时的,你阅读它理解它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书就被更新了。 “人们是冲着内容去访问网站的”,这是本书开篇揭示的主题。”内容”可以是资讯、商品、人、游戏等,互联网上的内容由全体参与者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本书所指的”内容”更多的是说资讯,侧重由网站主提供,案例多源自英文世界和生活场景,更适合企业网站建构者阅读,个人以为对国内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和社区网站从业者更多的只是借鉴。 打小学起,有很多书用来教你如何写作文,这本书类似,它试图帮助你写好网页,不技术,去专业,很细节,能看懂,可操作。书中有不少框架性的关键词非常重要,比如”对话”、”用户”、”角色”、”场景”、”路径”等。互联网出版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形态,内容本身的专业、实用、品质和性格只是一部分,作为交付内容的网站载体本身特别强调”快速”、”稳定”、”安全”和”易用”这八个字,另外,浏览网站好比冲浪和旅行,陷落在HTML构造的链式迷宫世界里,”交互设计”也变得重要,甚至成为一门学问。 好的网站都是一样的,不好的网站各有各的毛病。本书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和流程,比如先了解你的目标用户,如何了解他们;再设计好你的主页,主页关键成功要素是哪些;其次关键路径页面是哪些,如何定义和设计。目标用户、网站主页和关键路径好比盖房子的框架结构,搭好了还要一砖一瓦地砌造,还要内外粉刷装修,本书的后半部分给出了网页布局、列表、表格、语句、图片、链接等的设计方法,尽管表述略显八股,运用之妙在于你的理解和实践。 我是1996年开始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过去没有书,全凭向成功的网站学习,向用户学习。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普及和商业成功,除了归功于政府的政策开明、负责宽带铺设的国企们十分勤奋、PC业和网站业的完全充分市场竞争等,也归功于千千万万不懈致力于以用户为中心,给用户带来更高满意、更新体验和更多价值的从业者们。现在中国好一点的网站都讲用户体验,新创业的网站一上来水平起点就比较高,这个过程中,积累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我们的水平并不比国外差,只是缺少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知识积累和传承机制,许多新入门的从业者摸索时间比较长,仍需要一点一点地悟。也许写书是个好主意,阅读本书也是一个好主意,我期待国内的高手也加入这个行列。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还是那句话,”它永远都是过时的,你阅读它理解它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书就被更新了。”祝阅读愉快。 方刚 搜狐公司副总裁 2009年3月北京 推荐序二人们来访问一个网站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某种需求,无论浏览、交友、购物、查找信息,抑或更多方方面面的需求。想满足这些需求,得依赖于网站本身在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以及如何提供这些内容。 用户只关心对他们有用的内容,有了这些内容他们才会关注并留下,从而为网站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没有“发现”这些内容,他们会悄悄地离开,正如他们悄悄地来。某种程度上网站只是内容的一个承载体,而需求解决的过程就是内容和使用者之间交互的过程。 用户是谁?他们为了什么来这里?他们需要哪些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最合适?围绕着“内容”,网站设计者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从网站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对于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网站从业者们都在不停地分析、探索。任何一个网站,从开始策划就要做很多关于“需要哪些内容”的分析工作。而且,几乎所有的网站设计者都很关注内容产生的过程。从直接复制传统媒体的内容,到各种由用户产生内容的产品模式,这些内容产生过程的改进,也正是让内容本身更符合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大家还在不断地改进更加科学准确的技术算法,试图分析出用户对内容更深层次的喜好,为他们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内容。 在关注内容本身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内容最终如何呈现出来。很多网站忽略了内容呈现的技巧,只是单纯地让“人和机器在对话”。这样过于冰冷、很不友好,导致用户对于内容的获取不准确、不完整,甚至出现了偏差。 比如,当我们带着购物的需求访问一个网站的时,首先看到的经常是这个网站自己的公司新闻,真正的购物信息反倒躲在了后面;购物过程中,看到了不计其数的无法理解的 “专业术语”;付款过程中,又不得不被各种不厌其烦的安全警告、促销广告,和早已看过千百遍的、长篇大论的使用说明所干扰。 近年来,国内的网站设计同行们,一直在积极地讨论着“网站内容如何设计 ”、“撰写出来的内容如何更能打动用户情感”等和网站内容相关的话题(http://ucdchina.com/topic/12)。大家似乎都在等待着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关于“网站内容设计和撰写”的知识。大概一年前,当《Letting Go of the Words》这本书的英文版发行时,我和朋友说:“国内也应该有人写一本这样的书,或者翻译它”。 很幸运,在一个月前,经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位同事介绍,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朋友将这本书的中文译稿,放到了我的书桌上,请我写一篇评论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很符合我对于内容设计的定义,范围较广且内容细腻。它从用户分析开始,介绍“网站设计者应该如何分析用户需求”、“如何规划和整理内容之间的关系 ”,然后重点描述了“如何更好地展现这些内容”、“内容撰写的方法”、“内容撰写和展现过程中的一些细致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网站制定内容的规范”。这其中所讲到的方法和道理,对于所有环节的网站设计者,都很值得学习和参考。 白鸦(uicom.net/blog) 支付宝首席用户体验规划师 推荐序三研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不断有捡到宝贝的感觉的过程。书中有很多观点,印证了我的经验与直觉,但更多的是给了我调查与测试数据的支持,有的观点甚至颠覆了我以往的思考。读完书后,最迫切想做的就是推翻我的网站重来。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UI设计书,更是一本包括了设计、策划、编辑、用户体验等网站建设基础理论与知识的书,书中从排版、设计到内容组织、图标大小、字体使用(英文字体),甚至到文章标题的分解提炼,都进行了指导。推荐所有网站建设人员仔细地阅读、思考与应用。 在超过10年的网站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包办了制作运营网站的全过程,由于以前没有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往往是边做,边思考,边测试,边修改。很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都是靠自己琢磨和主观推测来完成的,大量的测试与纠正的过程导致走了太多的弯路。所以,看到了这本书,如获至宝,因为它用很多科学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以后,再得出了结论。 每一种理论和观点,如果脱离了当时的背景,就没法让众多的人所接受。所以我不得不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网站内容与UI的一些发展历史。 早期的互联网内容数量还有网络速度有限,用户习惯与内容的组织形式只是简单的由纸张转向屏幕,所以当时的做站准则是“Content is king,stream is queen”(内容为王,流式为后),强调的是内容的准确、丰富,以及像打开水龙头流水一样迅速地得到内容。所以每一篇网页内容都是大容量的,网页的界面非常简洁,能去掉的图片都去掉了,网页内的代码连多余的空格也要去掉,真是每字节必争啊。甚至还有专门的文字浏览器,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提出每一篇内容在三次点击内就要触达的要求。网站之间的竞争就是内容与速度的竞争。 接着互联网信息内容开始暴发式地增长,内容开始不断地重复,交织。海量的内容让搜索引擎大行其道,怎么组织、集合大量的相关内容是重点,那时的内容还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完全是靠编辑去主观组织,以推送内容为主,但也出现了以分析用户需求,组织内容调整内容的萌芽,这里面最有特色的就是www.hao123.com的快速崛起。 然后发展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模式,强调我(网民用户),用户创造内容,用户组织内容,分析用户的行为后,为用户智能地提供感兴趣的内容。网络与电脑硬件的高速发展为这些新的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设计人员不再会束手束脚地节约使用图片,把网站做漂亮成了基本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上了。网民同时也提出了“don誸make me think”(不要让我思考),“don誸make me read” (不要让我阅读)等更多需求。可以说,在未来的几年里,网站之间的竞争就是用户体验的竞争。 时代在不断前进,网站开发与用户需求也会不断改变,我们只有根据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改进自己的服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应用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改善整个网络的环境,做出用户喜欢的网站吧。嗯,及时纠正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曾沐阳 蓝色理想创始人 2009年3月 译者序或许你跟我一样,在为网站设计样式和撰写内容时经常为一些细节问题而苦恼,觉得手头上的内容形式并不容易被用户所接受,至少对用户没什么吸引力,却又不知道如何修改。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会把《胜于言传》拿出来翻翻,找到讲述相关问题的章节,然后看看书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和查阅MSDN或者搜索CSS Hacks正好相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形象的比喻和幽默的插图让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记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我的网站上。 为什么同样是传播知识的内容,给读者带来的体验却会是如此的不同?一些内容给读者予轻松愉快的感觉,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你所想要获得的知识;另外一些内容让读者越读越迷茫,看完后不但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还忘记了自己想要找什么。如果你也曾思考过同样的问题,那不妨翻开此书以寻找你的答案。这本书会让你学会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理解什么样的内容组织形式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并让你最终明白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陈广琛 百度Web开发工程师 序说实在的,我自知是个有些懒散的人,当初也没想到能去接下译书这么庞大的工程。 下决心译这本书,还要感谢我那时的困惑。那段时间,由于工作关系大家正在探讨如何开始设计网页这个问题,起初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就想找个“套路”去遵循。看到这个书的框架,就好像突然间有了灵感。书中对于网页的分类(主页、浏览路径页面、信息页面)让我们一下子找到了入手点。也希望这一“章法”可以让和我当初一样无从下手的朋友们在设计网页时可以有章可循。 其实,对网页的分类并不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只是我个人感触颇深罢了),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如何分别撰写这三类页面中的内容。Janice (Ginny) Redish的确不愧为一代语言大师与可用性之母,本书中她将“语言”和“可用性”完美地融合;她是写作高手,她能够通过驾驭语言来提高用户体验,本书的写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信在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领悟到她语言表达的魅力了。 ?流程。仔细研讨后,不难发现本书的内容顺序其实就是一套网页内容写作流程:内容的来源(第1章)→内容确定(第2章)→主页的内容(第3章)→浏览路径页面的内容(第4章)→信息页面的内容(第5、6、7章)→写作技巧(第8、9、10、11、12章)→网页定稿(第13章)。虽然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信息页面的内容写作上,但它的整体流程完整无缺。 ?语言。当我反复斟酌该如何表达作者原意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能用最平常的话语最传神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种平淡中的精巧让我惭愧自己语言功底的浅薄。 ?案例。聊天似的语言配上真实网站举例,让你感觉就像一位老人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做人(当然,在这里是撰写网站内容)的道理。让你不知不觉间参透她的人生领悟。 很荣幸能翻译这位语言大师的作品,虽然我知道我的语言恐怕没能完美地展现Janice (Ginny) Redish的深厚内涵,但是还是要庆祝我和众多好友的努力,庆祝本书的翻译工作不够完美但却不失精彩地结束了。 感谢樊旺斌让我和本书相识,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给予我莫大的支持。感谢他为本书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佟爽、郑丹丹、宋漓、张宏、白冰等朋友帮我纠错校稿,严把质量关。感谢他们的认真和严谨。 王冬妮 2009年2月 译者简介王冬妮,可用性工程师,现从事产品设计流程及可用性工程方法的研究工作。现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产品工程的实践颇感兴趣,正致力于尝试与体验在产品工程的各个阶段将用户体验工作与其他工作相互衔接与融合。 目录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译者序 序 致谢 作译者简介 第1章 内容!内容!内容! 1 人们是冲着“内容”而访问网站的 1 用户在网上通常是浏览和找寻 2 用户会在网上阅读,但是 2 他们不会阅读太多内容,因为 3 什么是有效的网站内容 3 优秀的网站内容像在与人对话 3 优秀的网站内容可以解答人们的疑问 4 优秀的网站内容可以让人们从网站中 汲取信息,并不断前行 4 本书简介 5 本书在讲撰写和设计,不谈技术 5 实例丰富 5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是本书的基础 5 可以从多处启动该流程 5 可以按任何顺序阅读本书 6 加入我们的网上社区 6 第2章 用户!用户!用户! 7 我们都会对所读内容作解释 7 成功的内容编写者会以他们的用户为中心 7 了解用户的七步曲 8 1. 列出主要用户 8 2. 收集用户信息 9 3. 列出每个用户的关键特征 9 关键短语或语录 10 经验和专业知识 10 性情 10 价值观 11 技术水平 11 社会及文化背景 12 人口统计学信息(年龄、体能等) 12 4. 收集用户的问题、任务和背景情况 12 5. 利用以上信息创建人物角色 13 人物角色应包含哪些信息 14 人物角色是怎样和项目团队合作的 15 6. 人物角色中要包含该角色的目标和任务 16 7. 利用这些信息为网站建立使用场景 16 场景让你了解人们将发起的对话 17 场景有助于理解所有类型的用户 17 网站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在实现一个场景 18 场景能帮助你编写出好的网站内容 18 第3章 好的开始:主页 20 主页—10分钟“迷你”旅行 21 标识网站,建立品牌 21 设定网站的基调和特点 22 帮助人们了解网站主题 25 一个好的主页可以迅速阐明网站主题 25 一个好的主页主要由链接和简短描述组成 26 允许人们立即执行关键任务 28 将人们急需的表单放在主页上 29 表单一定要位于页面的上方 29 将搜索放在访问者期望的位置—页面顶部 30 不要让用户填写他们不需要的表单 30 有效且高效地将每位用户引向正确的路径 31 使用用户的语言 31 避免让用户猜测该点击哪个链接 32 汇总:案例研究 32 从内容开始“自底向上”创建网站— 不只是从主页开始“自顶向下”的方式 35 第4章 向目标行进:浏览路径页面 37 多数用户是在查询信息或完成任务,浏览路 径页面只是为了将他们引领到最终的目的地 38 人们不希望在查找过程中阅读太多内容 38 浏览路径页面就像书的“目录”一样 41 有时,简短的描述对用户还是很有帮助的 42 浏览路径页面中或许应该忽略掉营销类信息 44 路径的顺畅要比(合理的)点击次数更重要 46 不要让用户思考 46 让用户不再需要后退按钮 47 许多人首先会选择点击那些看上去比较 合适的选项 47 很多用户会直接进入网站内的某个页面 47 第5章 编写的是信息,而非文档 50 将较大的文档分解 50 优先考虑按“主题”形式呈现内容, 而不是按“书本”的形式来呈现 51 将网页内容划分成一系列主题和子主题 52 确定一个页面中要有多少内容 58 用户访问一次网站想要获取多少信息? 信息之间如何关联? 58 网站提供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否过多? 网页有多长? 60 页面加载时间是多少? 60 用户是否会进行打印?他们想打印多少内容 61 PDF——到底用不用 61 是否应该使用PDF文档来呈现网站内容 61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PDF文档 62 什么时候不应该使用PDF文档 62 当网站的易访问性比较重要时 64 不采用PDF文档还有其他三个原因 64 有些情况下,可以提供两个内容版本 (网页版和PDF版) 65 第6章 聚焦关键信息 67 6大原则帮你聚焦关键信息 68 1. 只提供用户需要的内容 68 2. 我删,我删,我删删删! 70 3. 从关键信息入手,按倒金字塔逻辑进行 编写 73 4. 拆分“文字墙” 77 5. 提供有用信息,打响网站品牌 79 所有网站都在推销—推销商品或自我推销 80 网络主要采用“拉”技术,营销则主要 基于“推”技术 80 把握“推销时机”—至少要在用户需求 得到部分满足后才能开始推销 80 6. 根据不同需要对内容分层 81 “从概要描述到完整信息”的分层方式 82 “从一个信息页面到其他页面中的更多信息” 的分层方式 82 “从页面局部到简短说明”的分层方式 83 以创新方式进行分层 84 第7章 设计易用的网页 90 14条原则助你做出有益的设计 91 1. 选用合适的模式和对齐方式,使页面 元素清晰明显 91 2. 做设计计划时,要对网站进行整体考虑 93 实例1:电子商务网站 94 实例2:资讯类网站 94 拿出一套“整体设计一致”的网站计划 94 了解“从计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 95 在设计之初,就要不断将内容与设计 相互融合 96 3. 使用模板 97 4. 有效使用留白,内容中要有专门的留白 97 了解“无心的留白”和“专门的留白” 97 网站内容中主要使用“专门的留白” 98 5. 小心造成“页面已到底”的假象 100 6. 不要让标题“漂荡”在两段文字之间 100 7. 文本内容不要居中显示 101 8. 选择一种无衬线字体作为默认字体 102 早年对于纸面的研究 103 对于网站的新近研究—虽然采用无衬线 字体的内容没有在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上 胜出,但是人们还是喜欢无衬线字体 103 选择一种易读的无衬线字体 104 9. 设置字号时,要广泛地考虑用户及其使用 环境 104 设置的默认字号对用户来说要足够大 104 调整内容,以便能在足够大的字号下, 将内容安放在仅有空间内 105 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号 105 调整字号后,所有文字都应该随之变化, 而不只是主内容区域中的文字发生变化 105 10. 行的默认长度要适中,且采用 “流动布局” 105 11. 不要用全大写的方式编写内容 107 12. 除了链接,不要在其他文字中使用下划线; 斜体也要少用 107 13. 文字与背景的对比要鲜明 108 保持背景清晰,以便文字易读 108 页面中要使用浅色背景和深色文字 109 在深色背景中使用浅色文字时要慎重 109 14. 选择颜色时要考虑到所有的用户 110 考虑颜色的文化含意 110 检查网站中的颜色,避免给色盲用户造成 困难 110 汇总:案例研究 111 插文 新闻稿的“新生” 115 古老的、并一直延续着的新闻稿形式 115 什么发生了变化 115 人们如何在网络中使用新闻稿 116 故事1:总结型新闻稿 116 故事2:内容概要型新闻稿 116 故事3:基本信息型新闻稿 116 故事4:致电了解新闻 116 我们该怎么做 117 这是否会带来些变化 117 有什么样的变化 118 第8章 调整语句 120 调整语句的十大原则 120 1. 使用第二人称“你”与用户对话 121 保持一致,不要混合使用名词和第二人称 “你”来指代同一个人 122 使用合适的名词来指代其他人 122 用祈使语句来编写操作指南 123 使用“你”,而不是“他/她” 123 2. 要显示出你是一个“人”,你们公司 是一群“人” 124 如果你在写博客,用“我”就可以 124 如果你在撰写文章,用“我”也不错 125 如果你为某公司编写内容,可以使用 “我们” 125 有时用公司名称来称呼公司也很恰当 126 在问答内容中,用“我”和“你”来指 代网站用户,用“我们”来指代公司 127 3. (多数时候)用主动语态进行写作 128 4. 编写简单、短小、易懂的语句 130 非常短的句子也可以 130 不完整语句也可能很有效 130 即使在非常严肃的内容中,忙碌的用户们 同样也需要易于理解的语句 131 5. 去掉不必要的词语 132 6. 在句子中为多余的信息选择合适的位置 132 7. 段落要保持简短 134 在网站中,”一句一段”效果不错 134 “列表”和“表格”形式或许比段落形式更好 134 8. 从上下文背景信息开始,按顺序说明 135 9. 用动词而不是名词来表达行为 137 10. 使用网站用户的语言 138 我们都是阅读简单、短小、通俗的词语时 速度更快 139 考虑广泛的网站受众 140 汇总 140 第9章 使用列表和表格 145 九条原则助你编写出有用的网站列表 145 六条原则助你创建有用的网站表格 145 1. 使用列表,让信息易于获取 146 2. 保持大部分列表简短 147 对于不熟悉的列表,保持简短(5~10项) 很必要 147 如果是熟悉的列表,长一点也可以 147 3. 将列表格式化,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148 去除列表内容介绍与列表之间的留白 148 在较长列表项之间设置间隔空间 149 换行要以内容文字的起始位置为基准, 而不是以列表符号为基准 149 4. 选用的列表符号要与网站特点相符 150 与同事合作,确定列表符号的风格 152 不要让用户猜想除了原始意义以外列表 符号是否还具有更多含意 152 5. 使用编号列表来呈现操作指南 153 6. 将段落分解为步骤 155 7. 即使再复杂的操作指南,也要以步骤 形式呈现 157 8. 保持各项列表内容的句子结构相同 158 9. 不要使用编号列表来呈现非步骤类信息, 这样人们会把它们和步骤信息弄混 158 对比“列表”与“表格” 160 10. 使用表格来对比数字 160 11. 使用表格来呈现一组条件(如果……, 则……)句 161 12. 考虑用表格来回答问题 161 13. 仔细考虑表格最左边一列中应放置 哪些内容 162 14. 表格要保持简洁 163 考虑表格的宽度 164 考虑表格的长度 164 15. 网站中表格的格式要能让用户关注信息 而不是关注表格线 164 表格的各列和各行之间不要使用较粗 的线条 164 表格中的文字不要采用居中格式 165 第10章 使用标题分解文字内容 167 好的标题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帮助用户 168 斟酌标题对内容编写人员自身也有帮助 168 不要只是单纯地将标题加到原有内容中 169 12条原则助你编写有用的标题 169 1. 首先,用标题来概括内容大意 170 2. 当用户带着问题访问网站时,就用他们 的问题作为标题 170 将用户带来的问题写成标题 172 思考网站与用户的对话,从用户角度提出 问题 173 保持问题短小精悍 174 考虑用一个关键词开头,以便用户能够 (而且是快速的)找到这些标题 175 3. 使用陈述性标题传达关键信息 175 4. 使用行为短语作为操作指南中的标题 176 5. 少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标题 177 6. 标题中要使用用户的语言 180 7. 充分利用排比的效果 181 8. 标题层级不宜过深,(在页面标题之下) 不要多于两级 181 9. 标题的层级关系要明显 182 10. 利用字号、粗体或颜色来区分标题 和内容 182 11. 使用页内链接帮助用户跳转到所需主题 182 把页内链接放在页面标题的正下方 183 不要在用户期望得到页内链接的位置 放置页间链接 183 不要在左侧导航栏中放置页内链接 183 从纸面向网络转移时,要将标题设为 链接形式 184 12. 评估!阅读标题看看你表达了什么含义 184 插文 法规类信息同样可以易于理解 186 让信息清晰易读 186 确保你的法规信息可以很好地打印出来 186 标题中要使用用户语言 187 避免使用技术语言 187 避免使用过时的法律语言 188 将所有“清晰写作”的技术都应用到 法规信息中 189 第11章 有效利用图示 191 图示可以用作不同目的 191 实物图片 192 阐明概念或流程的图片 197 图表、图解和地图 200 心情图片 202 有效使用图示的9条通用原则 204 1. 不要让人们猜测图示的内容及呈现原因 204 2. 选择合适的尺寸 204 小图片一定要清晰 204 图片不要占用过多的空间,那会将关键 内容挤到下方或旁边 205 3. 用图示来展示内容,而不是隐藏内容 205 4. 在人物图片中,要显示出人物的多样性 206 展现企业团队时,要显示出多样性, 但要诚实 206 代表网站用户时,要进行广泛的考虑 207 测试、测试、再测试 207 5. 不要让内容看起来像广告一样 208 6. 不要使用闪烁的、滚动的、飘动的、游走 的文字或图片,它们会让人感到困扰 209 不要让文字滚动 209 当人们进入某个页面后,就不要再变化 页面内容 209 不要让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鸟、蝴蝶 等图片在页面中游走 210 仔细权衡使用动画形式的代价 210 7. 使用动画是为了帮助用户—不仅仅 是为了展示 210 8. 不要让用户等待纯图像页面或Flash视频 载入的过程 211 纯图像导入页面会浪费用户的时间 211 欢迎性内容太多,反而会使网站本身变得 不受欢迎 212 人们想要控制自己的在线体验 213 出现在网站入口的视频对一些人来说就是 障碍 214 9. 令图示具有良好的易访问性 214 替换文字要有意义 214 对于纯装饰性的图片,使用“空”的替换 文字 215 第12章 编写有意义的链接 217 12条原则助你制作有意义的链接 217 1. 不要把新项目或新产品的名字单独 放到链接中 218 2. 重新考虑是否将文档标题转化为链接名称 219 3. 预先想好,让链接名称与它所指向的 页面标题相符 220 4. 在仅有空间内尽可能清楚地表达链接的 含义,如果需要还可以占用更多空间 222 5. 用行为短语作为动作类链接的名称 223 6. 使用单个名词时要慎重;较长的、更具 描述性的链接通常效果会更好 223 7. 如果需要,可以为链接添加一段简短 描述—也可以重写链接 225 8. 让链接富有意义—不是点击这里,也 不只是更多 225 点击这里没必要存在 225 更多是远远不够的 227 9. 当网站中有多个相似链接时,要协调合并 228 10. 如果你想让人们不间断地阅读信息,就 不要在其中嵌入链接 228 如果人们只是浏览,使用嵌入形式的链 接或许没问题 228 但是如果你不想让人们中途离题,最好将 链接放在主要文字的结尾、下方或旁边 229 11. 如果链接开头带有列表符号,要让列表 符号同样可点击 230 12. 让未访问链接和已访问链接状态相区分 230 未访问链接所使用的颜色是链接专用色 231 换一种颜色来呈现已访问过的链接 231 第13章 从草稿到最终网页 233 把内容撰写看作是不断修改草稿的过程 233 检查并编辑自己的写作内容 234 阅读所写内容 234 检查链接 234 检查内容准确性 234 把网页草稿收好,不要急于发布 235 大声阅读 236 使用词典、手册和风格指南 236 启用拼写检查程序,但不要完全依赖它 237 让同事和他人进行阅读和评论 237 让几个人谈谈你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237 让其他人给你大声阅读 238 先分享部分内容草稿 238 在线收集反馈 238 关注反馈 238 团队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风格和基调 239 愉快地收起你的“自我” 239 与写作专家或编辑合作 239 要有人为你掌控大局 239 要有人为你审稿 240 让评审结果为你和网站用户服务 240 组织有效的评审 241 从评审者那里获取有用信息 242 有效利用评审结果 242 插文 通过积累逐步创建出一套有 生命力的风格指南 245 使用风格指南来保持网站的一致性 245 不要重新创建风格指南 246 指定一个“负责人” 247 风格指南要易于创建、查找和使用 247 参考文献 248 书摘5、如果已有设计好的网页草稿,或发布过网页版本、可以利用它们当中的内容资源来回答你刚刚列好的这些问题。(只要对粘贴过来的内容编辑后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剪切-粘贴”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如果网页还没有设计草案,也没有已发布过的版本,那也没关系,现在开始搜集资料回答列出的问题就可以了。但是要记住网页中只提供解答问题所必需的内容就好,不要将任何无用的内容放到网页上来。 6、如果在网页设计草案或已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那么首先应该检查一下它们是否漏答了列表中的哪些问题。如果有,想想用户对这些遗漏的问题是否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对用户来说是否很重要?如果很重要,就应该把这个用户可能问到的问题放到网页上,然后再做出解答。 7、如果列表中有些问题你无法回答,可以找一些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人,然后将他们的解答内容放在网页上。 8、阅读这个新版的网页设计草案。它的流程是否符合逻辑呢? 9、把没有用上的内容通通拿去丢掉吧。如果用户不需要、也不关注这些内容,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到网页中呢7可能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困难的一步,但是切记网站是要为用户提供他们想要和需要知道的内容,而不是摆出有关一个主题的所有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