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态脚印 |
释义 | 基本概念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各种生活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人类的“生态脚印”就是可供人们从事农林牧渔业和纤维生产、维持能源消耗和容纳基础设施的全部陆地和海洋面积。 概念的起源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到世界公认。2003年, 瓦克纳格尔创建全球脚印网,从事拯救地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行动。 背景人类从茹毛饮血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其生态脚印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并且,社会愈发达,脚印的面积愈大。时代发展到今昔,这个蓝色的星球早已是超负荷地承受着人类的脚印之重。 世界的现状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平均生态脚印是2.2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顷、巴西2.1公顷、中国1.6公顷、印度0.7公顷…… 残酷的现实生态脚印的变化轨迹,也深深印记了资源掠夺的变本加厉,而这种变本加厉,骨子里就有人性的贪婪和没有节制——因为一己之欲,物种可以灭绝,森林可以伐光,资源可以涸泽……人类在尽享着冒尾汽轿车舒适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花样翻新,数量鼓涨,无所制约。一辆汽车的加速下线,也就是人类生态脚印的一份扩张。那些在生态道德的压力下催生出来的“小排量”式环保行为,对于人类与自然,只能是自欺欺人,因为**还在膨胀,破坏仍在加速,敬畏依然渺小。哥本哈根的讨价还价,释放出的不是拯救地球的积极信号,而是人类要继续贪婪和掠夺。那些生态道义上的伦理口号与意愿,在拯救的实作面前,显得如此空洞和苍白。 我们的责任地球的拯救,只可能寄希望于道家的生态伦理观。并且,这种观念还必须融入到地球村村民的血液与骨髓当中。早在人类的生态脚印还是微不足道的年代,老庄就对着贪婪的人类疾呼,说人是自然界的人,应当道法自然,应当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勿强行妄为。天与人,那该是合一的自然体;人之于天地,当有大美的生态情感,知道畏惧,知道物无贵贱,知道做个知足寡欲的适度消费人。即便是科技发达如今昔,我们也应当“好于道”、“进于技”,一切行为,当置于自然的法则之下,且行,且感念着大自然的恩惠 陈钰鹏《生态脚印》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将会多至90到100亿。目前世界人口60多亿(2008年7月,世界人口基金会发表了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6,712,080,198),至今世界人口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于是不断有人问,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答案要从两个方面来谈,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和安置67.5亿人。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和二氧化碳……光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但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生态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平均生态脚印是2.2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很不一样,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顷、巴西2.1公顷、中国1.6公顷、印度0.7公顷……如果全世界都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资源,地球让100亿人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天就需要3个地球了。 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得到世界公认。2003年,瓦克纳格尔创建全球脚印网,从事拯救地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工作。 人类正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什么时候成为现实,不知道。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起来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自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