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态回归林 |
释义 | 名称生态回归林 定义生态回归林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生态林,即用于以生态途径处理人类遗体的生态林。它既是生态林,又是文化林,是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和丧葬文化完美结合的有机载体。首先,它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态林,它的主要用途是发挥生态作用,完成生态功能,实现其生态价值。其次,它又是具有广泛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的文化林,具有存史教化,传存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它承载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类“源于自然、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回报自然、回归自然”这一纯朴而崇高的最后愿望。 类型传统型从数株坟树到一片坟林,在我国广大城乡随处可见这一特色生态与文化景观。这些树或林被称为风水树、坟树、坟林、老坟林、祖坟林、大坟林等,也有祖坟堡、祖坟山、官坟山、大坟堡之类的称谓。它是传统土葬习俗与生态文化长期共生的产物。它有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更有其特殊的历史、宗教、民俗等方面重要的意义。体现“入土为安、倦鸟归林、回归自然”的思想,被称为“生态回归林”。这类林木是一类特殊重要的生态林,它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有其独特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类极为重要的文化林,它在美化环境、传承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在传统生态回归林中有许多典型代表: 刺猪洞古坟林。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腹地兰字河流域,相传为荔枝坪李氏祖坟林。古坟林位于刺猪洞山腰,面积20亩左右,树种主要为杉树、柏树、红豆杉等常青树种,根据坟林外围数十株排列整齐的千年古树推测,这片坟林至少有千年以上历史。麻阳河地区多数自然村寨多有这样的坟林,面积大小不等,年代多为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麻阳河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叶猴种群栖息地,并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基因库,与麻阳河地区独特的生态文化传统不无关系。 黄帝陵古柏林。 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黄帝陵古柏林占地面积160公顷,生长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万余株,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柏林,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最珍贵的自然与历史景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轩辕庙门内的“黄帝手植柏”。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英文: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孔林。 孔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 孔林位于山东省县城北2公里处,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 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有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墓葬。 孔林中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 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墙高3米多,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 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山陵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原名总理陵园,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整组建筑总平面取“自由钟”图案,表“使天下皆达道”之义。瞻仰者由下仰望,但见浩瀚林海衬映着碧瓦银墙,宛如伟人之浩然正气,与大地同存。 现代型荒漠化和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难题,如今世界范围内的殡葬形式无疑给这一世界难题雪上加霜。 人们的环境意识日渐增强,努力寻求更科学、更健康的殡葬方式,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早在1993年,英国开辟了全球第一个自然丧葬陵园。1998年,美国第一个绿色天然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园”在南卡罗来纳州落成。现在,英国已有200多家自然陵园,美国的绿色墓地也已扩展到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德克萨斯、纽约以及华盛顿等地区。 所谓“绿色葬礼”,就是不使用防腐剂、昂贵的棺材以及水泥墓室,不进行高温焚烧,让逝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完成他们最后的“演出”。绿色葬礼使用普通的布质寿衣布匹、甚至是再生纸包裹遗体,棺木也由产于本地的木片简单组合而成,或选用竹子、柳条、菠萝叶等。寿衣和木头入土后很快就能分解。而作为美国第一个绿色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园对绿色丧葬和绿色墓地都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对绿色墓地的最高要求不仅包括不破坏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还包括与当地教育、环保机构建立长效联系,提高墓地的环保教育价值。 在环保主义者看来,绿色丧葬是最彻底的回归。随着绿色环保理念风潮的到来,尽量不用棺椁、不建墓室和不用化学品进行防腐处理的天然殡葬方法正在世界各国流行。 创新型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当今世界殡葬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生态回归林的构想。吸取各种丧葬方式的优点,摒弃各种丧葬方式的缺点,尽最大可能减少环境污染,提倡低碳、绿色丧葬方式——树葬、林葬,让人类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回归。 创新型生态回归林的规范要求、优越性(现实意义)、可行性。 规范要求: 1、将生态回归林纳入国家或地区生态林建设总体规划。 2、提倡薄葬、使用可降解天然材料、不留坟头(平原地区可埋一小块石碑于地下,上植树;山区坡地梯阶壁可崁入一小块石碑,就是说留标记也不能占地面)。 3、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尸体(患烈性传染病致死者等医学上、防疫上需要焚烧尸体的除外)。 4、统一规范管理,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公益性的使用周期可定为20年至60年,公益性使用周期内被定为文物的使用周期可延长。 优越性(现实 意义): 1、生态意义。 土葬占地,破坏生态,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从土地与环境承载力考虑都是不可取的。 火葬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燃料等能源,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向环境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加重地球温室效应外,还会产生二恶英、呋喃等130多种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有违低碳理念。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看,火葬应该禁止,尤其是火葬后又进行土葬,更应该坚决取缔。火葬实质上就是用工业化的方式处理遗体,在人们单纯追求工业化的时代,还可以理解,在发展循环经济、提倡低碳生活、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意识提高、普遍追求科学发展的当今时代,几乎不可理解。火葬应立即取缔,提倡绿色安葬、生态回归。 海葬、天葬也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宜提倡,而应被禁止。 而吸收土葬优点的树葬、林葬等则符合环保要求、体现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理念,让死者为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作出最后的贡献,实现生态回归。 2、社会意义。 3、文化意义。 为后人考古留下资料、让优秀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得以传承。 可行性: 根据生态林建设科学规划要求,平原地区生态林面积应占土地总面积的5——10﹪,山区生态林面积应占土地总面积的30﹪。以人口密度居中的贵州为例,土地总面积176167k㎡,总人口3975.48万(2007年末),贵州是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生态林面积应为176167k㎡的30﹪--52850 k㎡,平均每万人应有13.3 k㎡。按0.5﹪计算死亡率,60年计算生态回归林使用周期,每位死者占用4平方米回归林地,每万人需要生态回归林地12000平方米,即0.012 k㎡,相当于1万人应占有生态林总面积个1﹪。 殡葬历史与现状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这一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丧葬风俗成为殡葬改革的最大困难。受传统殡葬文化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民众,强调老有所养,死有所安,对死者的缅怀纪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的殡葬改革政策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特别是死人与活人争地以及殡葬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如何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倡文明、从简办丧,塑造良好殡葬社会环境成为国家和政府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在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氏族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掉,作为殉葬品埋掉。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日益增多,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殡葬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人口的老龄化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到2015年,60岁和60岁以上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3%。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据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人口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最多——4亿,占全国人口的31%。这表明,在未来4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意味着进入人口死亡的高峰时段。 殡葬离不开环境,环境是殡葬依托的基础。无论任何一种殡葬形式,都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近些年来,我国荒漠化和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土地荒漠化及沙漠化面积从五六十年代的1560多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2460平方公里,目前已发展到3436平方公里。每年荒漠化及沙漠化吞噬的土地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县。 荒漠化和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难题,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措施尽量缓解或减少荒漠化和沙漠化的问题,但是如今世界范围内的殡葬形式无疑给这一世界难题雪上加霜。 这一切不能不唤醒我们的环境意识,去努力寻求更科学、更健康的殡葬方式,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早在1993年,英国开辟了全球第一个自然丧葬陵园。1998年,美国第一个绿色天然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园”在南卡罗来纳州落成。现在,英国已有200多家自然陵园,美国的绿色墓地也已扩展到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德克萨斯、纽约以及华盛顿等地区。 所谓“绿色葬礼”,就是不使用防腐剂、昂贵的棺材以及水泥墓室,不进行高温焚烧,让逝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完成他们最后的“演出”。绿色葬礼使用普通的布质寿衣布匹、甚至是再生纸包裹遗体,棺木也由产于本地的木片简单组合而成,或选用竹子、柳条、菠萝叶等。寿衣和木头入土后很快就能分解。而作为美国第一个绿色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园对绿色丧葬和绿色墓地都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对绿色墓地的最高要求不仅包括不破坏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还包括与当地教育、环保机构建立长效联系,提高墓地的环保教育价值。 在环保主义者看来,绿色丧葬是最彻底的回归。随着绿色环保理念风潮的到来,尽量不用棺椁、不建墓室和不用化学品进行防腐处理的天然殡葬方法正在世界各国流行。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表现为先天脆弱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说,中国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以上,而且每年还在扩大。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低且增长缓慢,人均资源拥有率偏低,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如何既能够改善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又能够合理利用荒漠化土地,笔者认为可以恢复简葬,合理利用荒漠化土地。 所谓简葬就裸葬。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著名人物提倡简葬,他就是汉中城固县人杨王孙。在他临终时嘱咐其子曰:“吾死,裸葬,以复吾真。”并对劝告的亲友说:“厚葬无益死者也。”死后裸葬于终南山。 据2000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统计,全国年火化遗体仅为336万具,绝大部分都采取土葬和火化后葬灰的具体葬式进行遗体的处理,每年不得不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近几年,私建滥建公墓现象非常普遍,使原本紧张的土地问题又雪上加霜。土葬和火化后的复葬需要棺木,有些地区火化时也用棺木,全国每年浪费掉至少二三百万立方米的木材,这将毁掉多少公顷的森林。殡葬不但破坏森林环境,还破坏草地等植被环境及石油矿产等资源。据英国自然丧葬中心称,北美每年用于火化的燃料足够开着车在月球和地球之间跑84个来回。或许这个统计有些夸张,但焚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却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排放的二恶英和呋喃有0.2%来自火葬行业,同时被认为是欧洲大气中汞的第二大来源。 提倡恢复原始土葬即简葬。虽然尸体腐烂会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相对于火葬来说笔者认为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方式既可表达回归自然的心愿,又能体现文明环保的安葬形式。 我国城市周围存在部分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建筑开发的荒山陡坡瘠地,如由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将这些难以利用、生态条件恶劣的区域建成殡葬设施,在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境域、自然风景的前提下,按照自然特点和经济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殡葬设施建设成为景色优美、建筑协调、设施齐全的生态园区,既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又有效地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笔者认为这是当前殡葬设施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 合理利用城郊荒山瘠地建设生态殡葬设施,采取植树、花草种植、景区建设、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等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既可表达逝者回归自然的心愿,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更利于后人对当今史料的考古和研究,又符合文明、环保的安葬政策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综合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如墓地标准及入葬标准等,如把墓地分成不同等级,实行市场价出售、有的政府免费提供等,同时坚决杜绝高档棺木、大兴土木等,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把殡葬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立体、系统进行整合,便于人们在清明及节假日进行祭奠、缅怀先辈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可以通过市场化的竞争购买到理想的墓地,也可以通过竞争购置宗亲、家族墓地。这样既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高收入人群的特殊的需求。 通过规划建设城郊荒山瘠地不但能够合理利用,同时还能改善瘠土地成为生态绿色墓地,合理规划成为旅游景观也不是不无可能。纵观历史,历代殡葬文化所创造的旅游景观大有所在。如北京十三陵、西安始皇陵、曲阜的孔林、西藏的班禅寺和佛祖塔等都是风格不同的殡葬旅游环境。保护殡葬旅游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及历史遗产。现代的伟人纪念堂(馆)、烈士陵园和山清水秀的高级墓园,都是现代人创造的旅游景观。 中国现行的殡葬制度从环境保护、节约土地、破除旧习、倡导新风的角度考虑,提倡死者一律火葬这确实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 然而,当我们把现代殡葬与历史考古联系在一起,不免会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许多遗憾。井冈山之所以有众人去膜拜学习,是因为那里留下了许多遗迹和文化,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光是游山玩水,游客就不一定会选择井冈山。如果具有时代影响的人物、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战功卓著的将军逝世后,能够留下后人一个瞻仰的地方,难道不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吗? 城市殡葬设施作为城市环境景观的一部分,从均衡管理角度看,通过这种殡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均衡。 促进殡葬设施符合环保并永续经营,达到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的目标,与扩大内需中致力提振景气、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的方向相符。提供优质服务,殡葬行为切合现代要求,兼顾个人尊严及公众利益,以提升国民的生活品质。 在我国沙漠化、荒漠化、荒山陡坡瘠地及贫困、边远、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或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进行试点,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至5年完善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殡葬管理体系,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果环境负荷用人口×富足(代表消费)×获取富足的技术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减轻环境负担更多的是依靠人们改善现有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改良来实现。就像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所阐述的:“生态学与大自然自身的利益没有关系,它只是人类认识万物的新途径,而且意味着我们将用它来一次次反对那个活跃了300多年的所谓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真实状况和急迫程度,必须促使我们重新评估关于居住的理念。什么是好的材料,什么是更节省的投入,什么是舒适的空间设计,在开发生态社区或生态城市的全球趋势中,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