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命教育
释义

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基本认识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命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进行生命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教会青少年如何科学合理地理解生命。化学进化产生原始生命后,接着就开始了生物进化,人类的生命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果。宏观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的一般形态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生命高级形态的人类则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行为。

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形体、心理(精神)和社会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生命的自然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命的社会活动又主要包括:感知社会、角色扮演、人际交往、求学择业、社会竞争等。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形态。首先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一点是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其次是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只要人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人类就要创造、就要超越,就要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后是人的价值性生命。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的问题,这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人的价值性生命为人的生存夯实了根基,加足了动力。以至于好好的生存在这世界。

什么是生命教育

1968年美国的一位学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近年来,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竭力推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

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教育的原因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力倡导者,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近年以来,他又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特点,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工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务。” 2005年6月18日,他在了解“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倡导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别是自杀心理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许多人知道,日本和台湾都是青少年自杀率居高的国家和地区,日本针对这一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我国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和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成立说明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干预和防治青少年自杀成为一个学术性工程。笔者认为进行生命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一工程必经阶段。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呢?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4、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的目标

 爱的传递通过台湾地区晓明女中“生命教育”课的单元内容安排以及生命教育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课程的十二个单元内容依次分别是:欣赏生命;做我真好;生于忧患;应变与生存;敬业乐业;宗教信仰与人生;良性的培养;人活在关系中;思考是智慧的开端;生死尊严;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全球伦理与宗教。四个生命教育目标分别为: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人生观。

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生命教育的提出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鉴于唯物教育盛行,导致亲子与师生关系的决裂,出版了《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实施生命教育之后,能有效克服唯物教育所产生的缺失,因而带动日本社会的变化。1968年,美国著名的演讲者、作家与人生导师杰·唐纳·化特承袭印度瑜伽大师雪莉?雪莉?阿南达?摹提吉的精神,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

生命教育的发展

社会现象

当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时,他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从美国学者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到日本1989年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污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再到台湾、香港的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虽然在这方面较为滞后,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而且也逐渐认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美国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为推广生命教育,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及普及性的书籍和杂志。如成立了“美国死亡教育学会”、“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出版了《生死学》、《死》等特别的杂志,各种书籍、影片、视听教材更是不计其数。美国生命教育的实施因地而异,如印第安纳州通过互联网及电子传媒推动生命教育;Lifc Skill Ministry是另外一个专门训练青少年生活技能的机构,用来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贫穷等。目前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三部分。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是Ted Noffs先生于1979年在雪梨创立的,最初是供学校运用的反毒品教育资源。一开始即强调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理念,对于孩子具有危险的行为,学校该预先教导孩子,加强其社交技巧,例如问题解决能力、肯定而非挑衅的行为举止,以及发展积极重的态度。根据上述的原则,生命教育中心和学校建立了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设计适合小学各年龄课程的反毒教育,并透过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的科技和交互作用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课程资源的设计是协助学校老师(特别是孩子早期就学阶段),去确认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素及提高防护因素;在生命教育的资源部分,生命教育中心的教学人员会事先评估学校的需求和协助老师的教学准备,对于老师的训练、家长的信息反馈都会开会讨论,学生的教材和学校老师及家长都是交互作用的,教材也被包含于学校老师现有的健康和体育课程活动内,四个网站供中小学生及其老师家长持续互动沟通和资源下载。生命教育资源的重点在于吸烟和吸毒的预防,以及将酗酒和吸毒的伤害减至最低。

日本

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也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近年日本流行的“余裕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的口号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现在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余裕教育者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为此,“余裕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经常到牧场体验生活。更有日本的专家建议,要把中小学体验农村生活变为“必修课”。

英国

英国的生命教育当初是由查尔斯王子鼓励Ted Noffs先生将生命教育传至英国,他认为:青少年吸毒所带给社会的负面结果,更显得生命教育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后来Ted Noffs还受邀至英国演说预防教育的议题,以及它在减低毒品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到了1986年初,英国第一个流动教室在Varity Club的赞助下产生了;到了1987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英国基金会,它是一种慈善信托机构,在Rock Group Dire Straits的赞助下,于1987年3月诞生了第二个流动教室。直至1995年时,20多个流动教室普及至英格兰、威尔士和贝尔法斯特等区。

新西兰

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始于1988年,其目标是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小学和中途学校(intermdeiate schoo1)。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基金会(Life Eduaction Trust),虽然和其他国家的生命教育中心(LEC,Life Eduaction Center)名称不同,但两者所实施的生命教育,内涵其实是相同的,同源自于澳洲生命教育的哲学理念。生命教育基金会所服务的对象是5~12岁的学生,其课程是连结学校教授的健康和体育课程,并在学校课程架构范围内,课程资料还会发给学生和老师,其中也包含回家功课,以延续对人类身体的认识,其内容是介绍学生身体的奥妙,重点是“如何照顾身体”(Caring for the Body),例如保持干净、睡眠和吃早餐。课程方向主要是积极取向,所坚持的原则是建立学生自我尊重,也教导学生拒绝的技巧和认识健康生活的好处及结果。另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就学阶段,能够认识人类身体的功能及其被其他物质破坏后的失衡状态;证明身体滥用后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影响;发展生活中拒绝朋友同学的技巧,以及发展在身体环境对个人健康和日常生活冲击的正确理解。

香港

2002年12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以社区和中小学为阵地开展生命教育,学校、传媒和非政府机构都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香港生命教育的发展似乎与民间教育与社会福利团体有密切关系。香港“宗教教育中心”和香港“神托会”十分关注生命教育的推动,相关工作人员也先后去台湾参观及访问,也在返港后举办相关生命教育研习活动。香港宗教教育中心发起了“亲亲孩子、亲亲书”的生命教育计划,并举办了“走出生命迷惑——谈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实施成效座谈会”,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也提出“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显示教育行政单位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在培训活动中,学者、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署工作人员等交换宝贵意见,大家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均给予肯定,但如何设计生命教育的课程及体验活动,则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据了解,香港尚未进行有系统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估研究,主要原因是大家对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及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相关课程尚未实施。

台湾

台湾的生命教育最早由民间团体于1976年从日本引入,主要由社会民间团体主动参与并逐步推广。个别学校实施伦理课程,从中涉及一些生命教育的理念,但生命教育一直未能成为台湾的主流教育。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台湾“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校规划《生命教育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生命教育自1998年开始针对全台中学生实施,并得到台湾各级中等学校和辅仁大学、彰化师大等一批大学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引发了台湾对生命教育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为较完整成熟的阶段。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台湾“教育部”于2000年2月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发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目前,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门类。

国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近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各种有关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试行等活动。如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和江苏两省教育系统也将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的意识。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湖南省也于2005年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

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其中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

2004年,民间从事生命教育的公益群体“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成立,主要目的是关注青少年的和谐成长,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推动国家形成各个阶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特别是针对有自杀倾向,失足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服务。2006-2009年,连续几年,促成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预防自杀、生命教育的相关议案或建议。

2010年4月21日上午9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优质教育的内涵及创设条件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18举行,与会专家就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和优质教育发表了精彩演讲。

当天到场成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学院院长郑兴蓉教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陈建翔教授等。

我国生命教育展望

教育意义

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固然有不同的侧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依此,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

具体介绍

1.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然而,目前,在内地除仅有辽宁、上海、湖南开始启动生命教育外,生命教育仍然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时代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当局,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2.拓宽渠道,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现阶段,中国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3.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4.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短短几年间,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台湾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在倡导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等就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教材、实施状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5.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就是由民间社团引入并逐步在全岛推广的。目前台湾许多民间团体、社会机构如得荣基金会、得胜者教育协会、彩虹儿童教育中心等都积极投入其中。此外,在现有的18个生命教育网站中大部分是由宗教团体建立的。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开设建议

基本介绍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在学校制订的全校性生命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在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教育专题课程及学校生活和管理等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整体安排,确定生命教育在各年段、各种实施途径要达成的目标,并处理好各年段、各种实施途径之间的衔接问题。

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开展专题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要注意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生命教育资源。发挥社区学院、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提供环保、居家生活设计、人文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制作和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家长开展亲子考察等实践活动。学校的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也可以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单独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如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的生命教育专题课、选修课,可以使学生在专人指导下,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生命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生命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结合日常生活与管理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与生命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需求,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

相关生命教育图书

书籍介绍

“用故事照亮生命,以理念指导人生!”优质的生命教育理念、富有生活气息的中英双语故事,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本丛书精选妙趣横生的故事,作为生命教育理念的载体,让孩子在故事中体会优质生命教育的理念。一本书撒播一片希望,翻开本丛书,您收获的,将是生命教育带给您的感动与共鸣!

生命教育介绍:

人的生命不是独立存在的。当一个人的生命出现问题时,会体现在不同的生活层面上,包括自我价值偏差、人际关系失衡、不能应对生活环境带来的冲突与压力,及不能宏观地看待生命整体等问题。

新东方生命教育绘本“人与己”系列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价值,激发出自爱与被爱、自我尊重与被尊重的能力。在“人与人”系列中,孩子通过学习会发现每个人都同样重要、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孩子们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我们更运用“人与地”系列帮助孩子看见万物万事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并珍惜所有生命。这三者包含了人格教育与环境教育。而“人与天”系列则帮助孩子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面对未来怀抱盼望,朝着生命蓝图前进。读者定位:学习英语的少年儿童(5-12岁)

新东方生命教育双语绘本体系:

“人与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人与人”:接纳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分工合作。

“人与地”:适应环境,爱护环境,珍惜所有生命。

“人与天”: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

《新东方生命教育双语绘本系列》和《新东方生命教育美语绘本系列》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共同点

《新东方生命教育双语绘本系列》(以下简称“双语绘本”)和《新东方生命教育美语绘本系列》(以下简称“美语绘本”) 的共同点恰如书名中所显示的,那就是 “生命教育”。这两套绘本在取材上都是选取与生命教育有关的题材,生命教育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人格的逐步完善,将生命教育中人己、人人、人地、人天的四个维度的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故事中。

“人与己”系列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价值,激发出自爱与被爱、自我尊重与被尊重的能力。

“人与人”系列让孩子通过学习去发现每个人都同样重要、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孩子们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人与地”系列帮助孩子看见万物万事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并珍惜所有生命。以上三个维度包含了人格教育与环境教育。

“人与天”系列则帮助孩子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面对未来怀抱盼望,朝着生命蓝图前进,给孩子的品格教育带来一生的祝福。

两者的区别

双语绘本:共17册,精装硬壳中英文绘本,中文及英文比例各半,以绘本为主,形式上采用中英双语颠倒书的形式,即正看是中文故事,颠倒过来看是英文故事,相当于一书两读。英文练习放在《快乐学习手册》中,是夹在书中的。每本绘本配有MP3录音光盘,光盘内除了中英文双语故事录音外,word land(单词涂色)、sentence circle(句型练习)、listening studio(听力教室)、rhymes with me(韵文小故事)等内容都可以在《快乐学习手册》中找到相应的练习活动。此外每本练习册中还配有两页的黏贴画供小朋友练习使用。(注:本系列中的《等春天再回来》是双语绘本,但不是颠倒书)

美语绘本:共25册,平装的英文绘本,以英文学习为主要诉求,中文是以翻译的方式放在封三供读者参考。在形式上,美语绘本前半部分是绘本,后半部分是英文练习及歌曲、劳作等内容(例如“美语动一动”板块里会有 CoCo 录音室、韵文大声念等内容,“创意涂鸦”板块会有品格碰碰车、故事剧场、劳作等内容,“美语知多少”板块会有阅读活动、听力教室等内容)。美语绘本通过生命教育题材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品格;通过英文绘本及英文练习教孩子学习地道美语;通过歌曲、劳作、故事剧场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及动手能力。所以此套绘本的主题也被称为“学美语,学艺术,学品格”,这9个字出现在每本绘本的封面上,同时,在每本书的封面上也标明了本书要塑造的品格(如《小艾玛的生日礼物》的标明的是“不挑食”)。此外,本丛书的每一个分册都配有DVD视频及MP3音频,让小读者以可听可视的形式享受美语学习,享受生命教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