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产村 |
释义 |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团溪镇生产村村情概况生产村地处团西公路旁,交通便利,水利条件较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全村共18个村民组,总人口达5543人,全村地域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4760亩(基本农田4010亩),党组织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15个;共有党员109人,正式党员106人,预备党员3人。其中在职党员4人、该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认真履行党建岗位职责,把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狠抓工作落实年活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党员的教育学习,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党员的思想建设。全班子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贡献,互相支持,互相信任,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体干部群众中树立起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的作风。该村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目标,2011年规划起步设施,2012年全面推进建设,2013年完善提高,到2013年将生产村建成充满发展活力的新农村。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使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农业科技得到推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素质得到提高。 经济发展该村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观念,大力调整农村经营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农业发展为主,养殖为辅。种养殖业是全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创办蔬菜基地四个,建大棚100个以上,烤烟种植大户200亩。创办养殖大户10户,年出栏猪3000头。2010年该村粮食总产量为2229170公斤,人均占有量为402公斤,农民村收入3850元,该村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传统状态,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该村地处公路两旁,为加快农村经济,鼓励先富起来的村民带动部分村民,一批批的发展起来。生产村仅有的物力和人力发展空间狭小,在其有利的环境下,做出明智的决定,积极创建各种示范点,发动村民参与家乡建设,共同谋发展。如:2011年开春该村引进项目,种植烤烟,占地面积约200亩,增加村民就业岗位,充分利用集镇区域优势,以本土村民利益为主,通过有效的措施,带动种植业的发展,从而让生产村蓬勃发展,收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佳绩。 基础设施生产村由于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基础设施滞后,村民居住条件正待改善。绝大部分农民以煤为燃料,以电等能源为辅,村内主干道和通组公路,总长达25公里。全村简易自来水普及率80%,电视普及率86%,电话普及率60%。村委会所在地有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资助的“万村书库”图书室一间,配有用于农村远程教育设备一套。以“三个建设年”为载体进行村庄整治,进一步改变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的现状,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新修通村公路5km,硬化通组公路5公里,串寨路、连户路10km,改造供水管网3000m,排污设施2000m,建设沼气池60口。搞好生态修复工程:人造生态林4.5h㎡,退耕还林10h㎡。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防灾能力。力争完成4口山塘水库的改造,新修排涝沟渠3000米,提水站4座,防渗沟渠1000米,全村群众全部群众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00亩。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入专家论证等多种科学决策方式,要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纳入近几年的建设重点,通过建设成效的展示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地图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生产村生产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位于黄河南岸,黄河东大提与北大提交汇处,原建林乡驻地面2.5公里,五七平渠东侧。原是贾玉成种地屋子。1958年建村时,有生产部队(生产边防排)在此开荒种地,故明“生产”村。一直沿用下来,生产村2006年有480户,总人口1680人。具有发展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生产村老年人自发组织起了夕阳红互助社,开展督促、互助、守望、评议等活动,在老人互助、尊老养老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农业概况生产村总面积15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350亩,果园100亩,林地300亩,淡水养殖面积700亩。生产村以农业种植为主,1996年以前种植大豆,以大豆的出油率高而远近闻名。1995年两委投资150万(1995年-2006年累计投资)元开挖沟渠五万多米,使耕地达到旱能浇涝能排。1996年改为一年两作种植既种植小麦与大豆。1997年小麦总产达到1000多万斤,大豆总产达到500万斤。2001改种植棉花,2006年达到人均10亩棉花,总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一万多元。 社会事业生产村虽然距黄河只有三公里,但引用水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水池库容量小,卫生条件差,车拉人挑是当时的写照。1966年两委投资40多万元开挖库容为12万平方米的水库一座,并安装了自来水管,使群众用上了卫生方便的自来水。1999年、2003年、2006年三资投资260万元铺设水泥路9800多米,达到公路户户通。2004年投资26万新建文化大院一处,分设乒乓球室,老年人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办公室并安装了健身器材。 组织机构村委会:吕军、秦春海、吕中华 团支部:张春生 妇代会:董春芳 理财小组5人 生产村现有党员36名,党员部由吕军、陈永昌、吕中华、秦春海、崔登伍5人组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