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声阻抗测试 |
释义 | 声阻抗测试又称中耳分析仪,用以对中耳炎症、咽鼓管功能及镫骨肌反射的了解与诊断,一般用于鉴别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混合听力损失,骨气导间距大于15dB的患者一般在声阻抗测试中具能得到佐证。儿童选配助听器时,最好常规测定声阻抗,由于儿童因解剖原因最易出现中耳炎所致听力障碍。 常见的临床中耳鼓室图形有: A型:正常型,即峰压点位于±50daPa之间,峰值0.3-1.65ml,儿童则为0.35-1.4ml, B型:平坦型,提示鼓膜及中耳系统不活动,如中耳积液、探头耵聍阻塞等。 C型:鼓室负压型,图表现为峰压点位于-100daPa以外,提示中耳频压状态。常见原因多为中耳为咽鼓管不通。镫骨肌的反射阈强度正常耳为70-100dBL,平均为85dB。 声导抗的临床应用 声导抗测试 通过测试中耳的声阻抗或声导纳了解中耳的功能状态,为“耳声阻抗/导纳测试”,在听力学和耳科学常用“声导抗”测试作为耳声阻抗测试、耳声导纳测试或二者的通用术语。声导抗测试是通过声刺激所引起的中耳传音结构生物物理变化来观察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客观测试方法。70 年代以后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不需受试者主观反应,操作简单、迅速,因此,很适合于测试婴幼儿,并可作为筛选应用。 声导抗测试的目的 人的中耳是一种阻抗匹配装置,它可将声能转化成机械能并放大,如果在声音的传导通路上有病变如中耳腔积液、听骨链病变或有新生物改变了阻抗匹配性能,妨碍了声音的有效传导,就会导致传导性耳聋。声导抗测试的目的就是要分析中耳的状况。 声导抗仪的工作原理 当一个声音从外界传到鼓膜时,大部分能量可以通过听骨链的机械运动传送到耳蜗,但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声能从鼓膜表面反射回外耳道,另外一部分声能则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声能在传导过程中,传到耳蜗的能量与其反射、摩擦消耗的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中耳病变而改变。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既有阻挡和抵抗的一面即声阻抗;也有传导和接纳的一面即声导纳,声阻抗和声导纳的总和叫声导抗。声导抗仪是用来测量从鼓膜返回来的声能,并由此推知中耳的状态。 因为阻抗大小取决于质量、劲度(活动度)和摩擦力。由于中耳病变对质量和摩擦力的影响较小,通常影响的是劲度,所以中耳的状态用顺应性来描述。顺应性高=阻抗小,顺应性低=阻抗大。如,中耳腔内有积液时,鼓膜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导致返回外耳道的声能增加,传导到耳蜗的声能相对就减少了,中耳的阻抗很高,顺应性很小。 顺应性与空气容量有关。如果中耳腔因有积液积聚,使腔内的空气容积减少,中耳就显得比较僵硬,顺应性低。因此,中耳腔的顺应性用容积单位 cc 表示。声导抗仪上表示中耳顺应性高低的单位是 cc。 测试方法 将一个探头塞进耳道,使耳道形成一个封闭腔。这个密封腔由探头、外耳道、鼓膜组成。探头内有 3 根小管。第一根是导声管,它将振荡器发出的探测音(强度可控制的 220hz低频音)传导鼓膜;第二根小管连接麦克风,用于监测密封腔内探测音的声压级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可通过与麦克风相连的平衡计显示出来。当密封腔内的声压级是 85db 时,平衡计指针在“0”上。当鼓膜、听骨链的传音功能有变化时,当鼓膜反射回到外耳道中的声压级也跟着变化,平衡计指针随着摆动。第三根小管与小型气压泵和压力计相连,可调节外耳道压力在±4mmH O 范围内变动。通过改变外耳道的压力,使鼓膜的活动度发生改变,从而可观察到中耳动态顺应性情况。 探测音在外耳道所能产生的声压级取决于鼓膜和中耳系统的顺应性。麦克风可测出从鼓膜上返回外耳道的声能。返回的声能多少以正负方向显示在平衡计上。根据声压级大小可 西门子培训中心 以推算出封闭腔的容积。 例如:当中耳系统僵硬时,如中耳炎,返回的外耳道声能比正常时多,导致外耳道的声压级增高,平衡计上的指针偏向正值,说明中耳腔的容积变小,顺应性降低。与此相反,当听骨链中断时,返回外耳道的声能比正常少,导致外耳道的声压级降低,平衡计上的指针偏向负值,说明中耳腔的容积变大,顺应性增加。 测试项目 用声导抗仪可测出一组数据,包括鼓室图、静态声顺图和声反射阈,各项检查都能提供有用信息,三项检查结果综合起来,对耳聋性质的诊断价值极大。 1、静态声顺值:在外耳道的压力与中耳压力相等、中耳肌肉最放松时,鼓膜最柔顺,中耳顺应性最好。中耳系统的顺应性通过 Cmax 、C+200 两个值来决定。C+200 表示外耳道压力为 200mmH2O、鼓膜最僵硬、中耳顺应性最低时的值; Cmax 表示外耳道压力为 0mH2O、鼓膜最柔顺、中耳顺应性最大时的值;这两者之差 Cmax - C+200 就是静态声顺值。中耳最大的顺应性正常范围是 0.3~1.6cc。 2、鼓室图:反映中耳系统的顺应性随外耳道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正常情况下,中耳的压力=外耳道压力。如果不相等,鼓膜的顺应性就会减少。鼓膜上的压力变化越大,中耳的顺应性变化越大。从气压泵对外耳道施加的压力改变(+200~-400 mmH2O)过程中,我们可看到鼓膜的顺应性也在作相应的改变。以压力(mmH2O)为横坐标、顺应性(cc)为纵坐标描绘出的图形就的得出了鼓室图。鼓室图可分为三型: 1)A形:钟型曲线,静态声顺值(峰值)出现在 0~100mmH2O之间,高度为 0.3~1.6cc。这是正常的鼓室图。有时可见两种亚型。 ①AS型:中耳压力正常,但峰值降低<0.33cc。与镫骨固定有关。 ②AD型:中耳压力正常,但峰值增高>1.6cc。可能是鼓膜松弛、听骨链中断、鼓膜穿孔后在愈合。 2)B 型:平坦型曲线,无峰值出现,即使有,其高度也不会超过 0.3cc。这表示中耳有病变使鼓膜顺应性减少,常见于中耳积液、鼓膜置管被堵塞时。 3)C型:看起来像 A型曲线,也是钟型曲线,但峰值明显左移,在-100mmH2O之后,高度在正常范围 0.3~1.6cc,与咽鼓管堵塞有关。此型鼓室图很常见,尤其多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有时是暂时性的,做几下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张开,压力恢复正常即可。 3、镫骨肌声反射:由于镫骨肌声反射所导致的顺应性减低(外耳道中的声压级增大)可在给声同时,从导抗仪中读出。 只要刺激一侧耳,两侧的镫骨肌会同时收缩。用同侧、对侧声反射试验可测出整条声反射的通路。参与镫骨肌声反射的两条神经:传入神经——第七对脑神经(Ⅶ面神经) ;传出神经——第八对脑神经(Ⅷ听神经) 。 鉴别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蜗性还是蜗后性可以用声反射来确定。如果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蜗性,声反射阈值则比正常人要低,如果声反射阈值≤60db,就说明有重振,提示这种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蜗性耳聋。声刺激引起镫骨肌收缩是不受意志支配的反射活动,而纯音测听必须依赖受试者配合才能进行。 声反射的客观特性可用以鉴别非器质性聋。 一般说来, 听力损失越重,声反射引出的机会越少。 一般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至 30dB以上, 有些声反射就难以引出。 耳蜗性聋由于重振关系,声反射消失较晚,其声反射阈的感觉级随听力损失增多而缩小,当声反射阈的感觉级小于 15dB(SL)时,就很难引出反射。在比相应频率“听阈”低的水平引出反射是不可想像。这种情况显然是非器质性聋的表现。但由于此法并非实际听阈测试,只是测定患者对听阈上高强度声响的反应。因此,只有在受试者主诉听力损失大于声反射阈的情况下才有实用意义,否则不能排除耳蜗性聋重振阳性的情况。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