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肾阳虚证
释义

肾阳虚证是指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

肾阳虚证出现原因

肾脏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所引起,临床以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哮喘、泄泻、虚劳、水肿、癃闭、阳痿、带下,以及西医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肠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慢性心衰等疾病。 肾阳为各脏阳气之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的作用,故又称“元阳”、“真阳”。肾阳充足,则人体机能活动旺盛。若素体阳虚,或老年肾亏,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等,则会损伤肾脏阳气,致使肾阳不足,对各脏腑的温煦功能减弱,出现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

以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不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为主。可兼见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腹部胀满;或心悸,咳喘等症。肾阳虚损,脏腑失温,机能活动低下为其基本病理变化。肾阳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白;若肾阳极度虚衰,浊阴不化而弥漫肌肤,则面色黧黑无泽;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肌肤,故畏寒怕冷;肾阳虚弱,无力振奋神气,故精神不振;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故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均为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的表现。肾主生殖,肾阳不足,生殖机能减退,则可见阳痿不举,早泄,或妇女宫寒不孕;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可见久泻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腹胀食少等症;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乏力,水液内停,可见浮肿,腹部胀满等症。由于肾阳具有温煦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故肾阳虚证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即可出现许多变证。如肾阳虚衰,亏损严重,可致命门火衰证;肾阳虚衰,脾失温煦,可致脾肾阳虚证;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可致膀胱虚寒证;水湿失于温化,泛溢肌肤,可致肾虚水泛证;肾虚水泛,水气凌心,可致肾水凌心证。

机理分析

本证以肾病常见症状与阳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肾阳为各脏阳气之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的作用,故又称“元阳”、“真阳”。肾阳充足,则人体机能活动旺盛。若素体阳虚,或老年肾亏。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等,则会损伤肾脏阳气,致使肾阳不足,对各脏腑的温煦功能减弱,出现肾阳虚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