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阳张氏帅府 |
释义 |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旧居。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始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1933年建成。全部面积达三万六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二万七千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座院落,以及部分院外建筑。内有仪门、会客厅、书房、花园、大青楼、小青楼、赵四小姐楼、胡仙堂、边业银行等建筑。 基本简介“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小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占地291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70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群之一。帅府中院为青砖结构的三进四合院,是1914年张作霖刚当上北洋军阀陆军27师师长时开始兴建的仿王府式建筑。该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共有11栋57间,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 基本构造影壁四合院正门南侧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鸿禧”大字的汉白玉板镶嵌在影壁正中,正问两侧各立着一对抱鼓石狮和上马石。当年,四合院朱漆大门彩绘着秦琼、敬德两位门神画像,内侧门楣上方悬挂着"护国治家"的大字牌匾。一进院东厢房为内账房,西厢房为承启处;东耳房是厨房,西耳房为库房;东西门房分别为电话室、传达室和卫兵室。通往二进院的大门是一座雕刻镂花的门楼,称垂花仪门。 仪门张作霖接待重要客人,就在此门举行欢迎仪式,故称仪门。 一进院正房中间为堂屋,三进院是内宅。二三进院间有侧门回廊相连,并有角门通往东院帅府花园和大小青楼。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又有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墙上砖雕细腻生动,檐枋木雕巧夺天工,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东院由大、小青楼和帅府花园等组成。帅府花园建有假山、花坛、雨路、亭台水檄、荷池和隧道。帅府东北角建有关帝庙。西院的七座红楼建筑群,是1930年由张学良规划并筑好地基,“九·一八”事变后建成的。此外,在帅府院外的东部和南部,还有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和帅府办事处(俗称“帅府舞厅”)等建筑。院内外组合成优美的建筑和环境艺术体系,交相辉映。 小青楼小青楼在东院,坐北朝南二层楼。上下各五间,中开门,前檐出廊,青砖青瓦,为中国古式建筑,是帅府的早期建筑之一。1928年6月张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阳,在皇姑区附近被炸伤后,医治无效死于小青楼下。 大青楼大青楼位于东院北部,张作霖1925年晋升为东北边防督办后在此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赫赫有名的“老虎厅”就在一楼的东北角,它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杨宇霆、常荫槐就是在这里被张学良处决。大青楼是三层楼,坐北向南,多边形,砖混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线,黑白相映,显得格外醒目、素雅。楼下台明高约一米左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一楼正面辟门三处,中为半圆形上亮过道门,两侧为半圆形群体组合门。正视二楼平台与三楼的两个突出半圆体阳台。都是水泥花格,上曲装饰三角纹,半圆形,瓶式栏板,廊柱,圆形柱头等。 其他东院东北角有三间平房,传说是张作霖的家庙,据张学良之弟张学铭讲,此房不是家庙,而是关帝庙。张作霖崇拜关羽,在沈阳共建三处关帝庙(另两处在风雨坛和大南门外)。 在东墙外路东,有一座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 西院有楼房6座,原是为张氏各子准备的寓所,“九·一八”事变前尚未竣工,后由日本人继续建成。 解放前,“帅府”名为中央图书馆奉天分馆,实际上先后被日本奉天第一军管司令部和国民党市党部及接收大员等占踞,院内建筑多被毁坏,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遗迹保护解放后,辽宁省图书馆及辽宁省文联、作家协会等文艺团体在这里办公,帅府成为文化活动中心。帅府的产权,根据党的政策,几十年来,一直归张学良将军所有,使用单位按规定缴纳房租,房产部门代收、代管。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进行大规模维修,使这一建筑群保存完好。20世纪20--30年代,张氏帅府中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这一建筑群,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保护张氏帅府这座重要历史遗址,1985年将其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拨出巨款将其修复。1988年12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在此成立,为向世人展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陆续举办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帅府文物展览”、“帅府复原陈列展览”以及为张学良将军八十八岁寿辰、九十岁寿辰举办的祝寿书画展等等多种形式的陈列。目前已接纳海内外观众数百万,成为海内外著名的观光胜地。 相关事件杨常事件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后,时隔7个月零6天.即l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张氏帅府老虎厅处死杨宇霆、常荫槐。它既是张氏帅府中的大事。也是震动中国时局的一个重大事件。 杨常其人 杨宇霆字邻葛,辽宁法库人,卒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初任奉天兵工厂副官,之后职务虽有变动,但“总参议”、兵工厂督办两职始终未变.东北三省军政人士均称其为“杨督办”。 杨督办自视甚高,择字邻葛,自诩才华出众与诸葛亮相似。其为人确是干练,张作霖对其宠信并非一般.言听计从,甚至将个人名章交其掌管。常荫槐字翰襄,吉林省梨树县人,卒业于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一直在黑龙江省任事,曾任许兰洲的参谋长.1925年任军警执法处处长,后兼任京奉铁路局局长。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常被指派往来总部办理事务,经常和杨宇霆打交道,过往密切。 张学良与杨、常之间的矛盾 张学良将军与杨、常间的矛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字霆从第一次直奉战争至奉军第三次进关参战,他一直处在奉军核心地位,是左右东北军政的总参议,甚至和张作织一块起事的元老,诸如张作相、吴俊升等都没看到眼中。何况小字辈的张学良。杨宇霆目中无人,埋下了张、杨矛盾的根苗。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军失败告终。张作霖总结失败原因,决心整顿李军。进设陆军整理处,以孙烈臣为统监,姜登选、韩麟春为副监,张学良为参谋长。同时决定以张学良的陆军第二旅和郭松龄的陆军第六旅为试点。奉军经过这次整顿后.以正规军校的毕业生代替了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整军过程中,逐渐形成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代表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东北陆军讲武堂出身的中下级军官)。因此郭松龄是张学良将军的左右手,所以陆大派得到张学良将军的善视.另一派足以杨宇霆为首的日本“士官派”,这一派人数虽然较少,但是居上层幕僚军官较多,能量甚大,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两派平时尚可相安无事,一遇到麻烦,双方矛盾却尖锐地显露出来。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取得胜利后,奉军论功行赏不均.造成后来郭松龄在滦县通电反奉的原因之一。原来这一仗,是以姜登选为首、韩麟春为副的第一军和以张学良为首、郭松龄为副的第三军组成联军对直作战.第三军主攻直军据守的山海关主力,攻守之战异常艰苦激烈;姜、韩的第一军在山海关侧翼九门口另辟战场,而其参战部队又是从第三军临时调拨的部分军队,形成两个战场均有第三军将士参战,奉军取得胜利,实质是郭松龄出力最多。战后,第二军李景林被委任为直隶军务督办.第四军的张宗昌为山东军务督办,杨宇霆、姜登选分别任江苏、安徽两省的军务督办。张学良、郭松龄竞置于功劳薄外,张学良是者帅的亲儿子,倒无可厚非,郭松龄不晋一职不加一级,显而易见秉事不公。郭松龄反奉以失败告终,但是张学良将军所率第三军的武器装备损失、军队士气受挫。加之郭松龄被杨宇霆进谗言遇害.张学良将军和杨宇霆之间的鸿沟无疑加深了。 奉系张宗吕叛变,杨宇霆起到了支持作用。张宗昌在滦州被国民革命军击溃后,即率残军要退到关外。对此,奉方一致反对,因为东北情势需要休养生息.而且正在酝酿易帜,加上张宗昌平素所为,奉方多不满意,因此决定拒绝张宗昌出关。张学良乃派杨宇霆率兵去迎击张宗昌。杨出兵前曾问及张学良:“如果捉了张宗昌怎么办7”杨的意思如捉了张押回来,你张学良把他放了做人情,岂不陷我于不义之地.因此要问个明白。张学良和张宗昌曾磕过头,拜过把子,杨这一问,张很难作答。当时袁金铠在旁.极力主张“杀”。杨乃问张是不是照袁金铠的意思办,张点头答应。杨宇霆出兵后果然活捉了张宗昌。因为张宗昌没有想到奉方会真的打他,张被俘后,杨对张说,“汉卿叫我杀你,你赶快跑吧!关外不是你的庇护所了。”张宗吕听了大为恚愤,逃至大连写了一封长信痛骂张学良,张学良接到张宗昌的信,才发现杨宇霆故意挑拨的阴谋。 杨宇霆老谋深算,在军政两界安插心腹,扩充自己在奉系的势力。在王永江代理奉天省长期间,省内官吏任免,杨无从下手,为此杨宇霆挤走王永江,为自己扩充权利,扫清道路。王去任后,刘尚清、莫德惠继任省长期间,杨挟威势.不失时机地大量安插党羽。凡牵天省内各县县长、税捐局长、警察署长,有缺即补。尔后,又向吉林、黑龙江两省渗透,如法炮制,东三省政治、人事大权几乎全部落入杨宇霆手中。杨宇霆随后又在军权上打主意,想在奉军中安插士宫派军官,置心腹于东北军内。吴俊升、张作相是张作霖创家起业的伙伴,他无法渗透。素有东北军精锐著称的第三、四方面军,为张学良和韩麟春所统率,杨企图安插军官也不可能。于是杨宇霆采取迂回战术,他引用日本士官同学于珍,建立预备军,大量储备日本土官派的青年军官,又用盖有张作霖图章的命令.通知各军:凡军官出缺,一律不得擢升填补,必须由预备军中调入补充。此举被郭松龄识破,密告张学良将军,竭力阻止。杨自然衔恨郭松龄,欲除之而后快。杨宇霆抓军校之心不死,一方面鼓吹张作霖第三次进关参战;另一方面起韩麟春1927年回奉天,突然患中风病,短期不能痊愈之机,取代韩出任三、四军团首脑。杨有了军校,更加骄纵益甚。杨赴任军团长,从奉天登车出发.携带“张神仙”、“马神仙”等四名占卜术士,向关内进发。杨凡有举动都经术士占卜,选吉日良辰.然后才行动。张学良对其迷信举动曾有过婉言规劝,杨仍陋习不改。张学良轻其为人,而杨宇霆也不把张学良放在眼中,两人间的芥蒂越结越深。 张作霖死后矛盾日趋激化。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为稳住东北大局,张学良一切行事,都慎重进行。但是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北向何处去”?经过分析,唯一可选择的路,那就是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国家统一,安定百姓生活又是张学良的信念。当时蒋介石以孙中山先生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又据有较大实力,蒋为促使东北易帜,曾不断派人到东北。向何处去的大政方针既定,首先要稳定内部人心,他把武将中的父执前辈诸如冯玉麟、张景惠、张作相均作了妥善安排;同时,裁撤各军军部.原任军长均改任军事参议宫并晋升上将,给予优厚待遇;文官中的名流耆宿如袁金铠、王树翰、刘尚清、莫德惠、刘哲、翟文选等.均安排列东北最高行政机构的东北政务委员会任委员.可调各得其所。常荫槐就其资历而言,不能与上述昭穆并列,但有杨宇霆的提携和大力推荐,乃任黑龙江省省长。使张学良将军最费心思而又最难安置的是杨宇霆。张回奉天后,为了能顺利接管乃父政权.曾想与杨摒弃前嫌,这种势态亦在情理之中。张想安排扬任黑龙江省军务督办。据王树常说:“张曾就此事征求过我的意见,并嘱咐我从旁多作工作。结果遭到杨的拒绝。又请王劝其出国到欧美考察,依然道到杨的拒绝。 张学良将军接替父任,对杨既不能命令,杨对张也不受命。这种尴尬局面东北要人有目共睹。此时,杨只在小河沿杨氏府即接待八方官僚政客,大有“今日天下舍我其谁”的局面。张、杨之间已呈剑拔驾张之势。 杨对军权始终没能如愿。但在人事、交通等方面,均获不同程度的伸展。为了向警界渗透,他以哈尔滨中东铁路地亩局局长出缺为由,向张学良推荐,并经张同意,调张的嫡系警务处长高纪毅去继任。高的空缺杨用其兴有章接替。高去哈到职仅有两个星期,突然接到张学良的电报,命高见电后立即返奉。见面张嘱高仍任警务处职务。当时,奉系新老派人士对张学良.一如老帅在世一样,几乎全无二心。杨宇霆对张作相等老派,基本不放在心上,唯独对围在张学良将军左右的新派,如鲁穆廷、张振鹭、荆有岩和高纪毅等人,视为眼中订、肉中刺,想方设法要逐一敲掉。高的调动职务一幕,就属于杨宇霆既要“清君侧”,又要在张周围安插亲信。此后人事安排问题,双方都分外敏感。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对张学良将军以父执辈自居,视张为后辈,年轻经验不足。遇事自作主张.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甚至对张提出的不同意见,也不予理睬。军长以上的军事参议官参加参议官会议时,每次会议虽然由张学良主持,但是他此刻吸毒嗜好已深,中途就退场上楼去吸毒过瘾,会议委托杨宇霆主持。当张学良从楼上再下来,问及会议情况及研究结果时,杨宇霆则说:“你不知道,你不要管,我们会作决定。”在大庭广众之下.目无长官,置张学良于尴尬境地。 在张学良酝酿东北易帜过程中,杨宇霆持反对态度。就是在易帜典礼那天,留影纪念的环节上,大家都参加照相,杨宇霆拒不参加集体留影,一甩袖子,杨长而去,既表达他反对易帜,又给张学良一个难堪,这样张对杨的不满已经发展到言谈形色之间。 杨宇霆在1929年1月6日为其父贺寿。杨的同乡密友李友兰,深知杨的为人和张、杨之间的过节。此举必定招惹议论,恐对杨不利,背地劝杨为老太爷祝寿到老家法库县办.李自荐愿为其操办一切。杨不听,坚持在串天办。寿庆之日,地处小河沿的杨公馆张灯结彩,盛况空前。蒋介石、阎锡山、白崇禧等郎派各省的实力派人物代表纷纷前来祝贺,对杨颂扬备至。当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来杨府祝贺时,方步入客厅,听差喊:“司令到!”厅内闲唠者、搓麻将者,仅半起半坐略一欠身,表示欢迎,张旋即加入牌局,不久,又喊:“杨督办到!”全体肃然起立,相互对比,差距十分明显。杨在请客中周旋以及对张学良的迎送,均以普通贺客一样。尤其是观赏戏曲节目时,张氏夫妇亦杂坐诸宾客中间,戏文没终场,张即离座而去。 一次,杨、常两人同见张学良,谈及扩充奉天兵工厂一事,张表示财政拮据,不能再扩充。即或扩充,财源从何而来?杨不假思索地表示,铁路可以调拨若干。张转过身问常,常当即首肯。此情此景令张学良联想起不久前,向常要求铁路筹拨款项,以补军费不足之事,曾遭到常的拒绝。 杨宇霆对各部请领武器弹药控制极严,有时借故拒拨。可是,常荫槐在黑龙江省新成立的几团山林警备队所需武器辎重,却不推不拖,如数发放。常在这里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并对万福麟予以刁难,因为常是黑龙江省省长,万是黑省督军.军队应由万管,常有军队已不正常,万多次找张学良哭诉被常所欺之事。鉴于杨、常不择手段地扩充自己实力,杨、常阻挠张学良与国民党合作,有识之士对东北局势变化均有猜测。 处死杨、常经过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晋见张学良,提出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拟任常为督办。理由是中东铁路自恃中苏合办,不愿接受东北交通委员会的指挥。如果成立铁路督办公署,就可以使铁路就范。张表示此事涉外应慎重从事。杨宇霆同以往一样,不容分说,拿出早就写好的便条,要张立刻签字。张推说已到晚饭时间,容饭后再议。并挽留杨、常一道用饭。杨表示临来已经告诉家里回去吃饭,饭后再来。于是杨、常辞去。 杨宇霆刚走,张学良立刻用电话紧急召高纪毅进府。高到帅府正好下午五点半,马上被召到内室见张学良。张沉静地对高纪毅说:“杨宇霆,常萌槐二人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今天又来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让常荫愧为公署督办,说是能统管中东铁路。事关同苏联的外交问题,要办也要请示南京政府的意见。但他们要我立即签字发表。太不像话了,现在他们正回去吃饭,少许便回来。我命令:‘立刻将他二人处死,你率领卫土执行好了’。”高问在何处行刑,张说:“在老虎厅。”张又嘱咐说:“要小心.他们二人都带有手枪。”高立即配备六名卫士由高和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另由刘多荃担任帅府内外的警卫任务,只许人进来,不许人出去。 晚八时许,杨、常二人再次来帅府在者虎厅等候,此时高纪毅、谭海带领卫士持枪闯入老虎厅。进厅后,面对杨、常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两人阻挠国家统一,着即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苍白,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当即由六名卫士分两组执行。杨、常二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 张学良指示处理善后步骤,一方面用长途电话指示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让他立刻向蒋介石报告处死杨、常的原因;另一方面以文字写出军法会审形式布告,罪名是 “妨碍统一,阻挠新政”,检查官由高纪毅署名。1月1日清晨,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成员进府,宣布此事经过。与会者初闻,皆惊楞不止,面面相觑。张学良当场指派郑谦在另室起草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示东北百姓。郑谦是跟随杨宇霆多年的亲信,提笔落不下,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他将笔放下,起身要走.高纪毅警告他;“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离开。”他只得重新坐下,本然不动。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拟好电稿。这时方将杨、常两人尸体用地毯包裹拾出,装车送往小南关的姜公祠装棺,由家人和亲友吊祭。 杨、常两人吃饭后二次进帅府,家里人直到下半夜仍不见归来,心中没底,要求术士张神仙用法术探听杨的行止。张神仙作了法术后,告诉杨家人说,已派天兵天将到张府看过,杨督办正在帅府打麻将,可能要打个通宵。杨家人都深信不疑,直至翌日陈尸姜公祠,始明真象.这就是后来不明真相的人们以讹传讹,“张学良借邀请杨、常进府打麻将而处死杨、常的由来”。 相关报道沈阳张氏帅府内大青楼修缮一新对外开放 帅府“大青楼”明日对外开放 晨报讯(记者何骞 摄影王海英) 张作霖、张学良主政东北时的办公楼“张氏帅府”内一号建筑———大青楼,在经过3年的整修后将于明日对外开放。 骄傲篇 国内现存最好的近代建筑 大青楼建成于1922年,因其外表皆为青色,故得名。张氏帅府博物馆馆长张力先生介绍说:“大青楼建筑面积约2460平方米,共有3层,是张作霖、张学良当年的办公和起居场所,是民国时期中西建筑艺术结合的经典之作,是国内现存最好的近代建筑。” 据史料记载,大青楼曾“亲历”中国历史上多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直奉战争期间,张学良与孙文先生长子孙科在此会谈;1929年东北易帜的宣誓仪式在此举行;张学良在这里通电全国,武装调停了中原大战;也是在这里,张学良开始了训政(训政是孙中山提出的一个政治理想)…… 危机篇 大青楼严重受损 大青楼建成后不到1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伪满”将这里改建为图书馆,原有的建筑格局被打破,进行了破坏性装修。到上个世纪80年代,大青楼已严重损坏,甚至出现了基础沉降、西墙外闪、楼顶漏水等严重情况。 1988年,有关部门开始思考如何整修大青楼的问题。为了能够还原历史,有关专家细致采访了当年“帅府”的管家、卫队长等人(这些人被访问时大多已年过九旬),让他们回忆出原来大青楼内各房间的装修、饰物配置等情况,甚至包括原来窗帘的颜色也不放过。 壮丽篇 大青楼重返1922年 2001年8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兴资6000万元,开始整修大青楼。在整个整修过程中,为了能够修旧如旧,有关部门在民间广泛收集当年“帅府”的文物,实在找不到,就在文物市场买一个与原物相近的补上,其中张作霖办公室内的铜床就是在天津的文物市场买到的。购买此物的曲香昆先生介绍说:“当时在文物市场,仅有这么一件铜床,我们在现场一量,发现这张床的尺寸竟与历史资料上记载的一样,好像这张床就是给‘帅府’准备的,我们就把它买回来了。” 装修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墙皮敲掉,以期发现原来大青楼内部构建。可是墙皮敲掉后,他们竟发现了木砖。参与此次整修工作的张侃侃介绍说:“木砖是当时用来进行内部装修的挂物,它被楔入墙内,以达到加固整个室内木制装修物的作用。” 另外,工作人员先后发现了30多幅壁画,这些壁画嵌入到墙体里,起到美化室内的作用,比如在张学良的办公室,他的座椅后面就有一幅《黛玉赋菊花诗图》,图上十二钗形象各异、精巧生动。 今年,“张氏帅府”中的宗祠也将首次对游人开放。 在大青楼的正门前,工作人员在恢复浮雕时发现了两级台阶。此前大青楼仅有七级台阶,这与张作霖的政治地位极不相称。此次工作人员在撤土40厘米后,发现了另两级台阶,九级台阶的发现说明了张作霖的野心。 遗憾篇 “张氏帅府”仅开发了1/5 张氏帅府博物馆馆长张力先生告诉记者:“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面积仅占原帅府面积的1/5,其余的4/5现在都被其他单位占着。” 在张氏帅府博物馆的斜对面是“帅府办事处”,它建成于1925年,是一座3层高的建筑,它是“帅府”的机要和外事部门。在“帅府办事处”的对面是一个红色建筑物群,它曾是张学良时期“边业银行”所在地。现在这两处都被“东煤”公司借为办公楼使用。 有关专家称:“张氏帅府博物馆应恢复其完整性,它的整体风貌对于拉升沈阳的文化品位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张氏帅府’的产权属于张学良先生,将‘帅府’完整保护好,对于已经过世的张先生来说也是一个交待。” 大青楼六大看点 明天,张氏帅府博物馆将首次对外开放,大青楼内的6个风格各异、故事众多的房间将与市民见面。 帅府看点之老虎厅 老虎厅位于大青楼一楼东部,厅内摆放着两只老虎标本。这两只老虎标本可是有一段来历的。据说奉系军阀汤玉麟曾经率领着一个旅的兵力反对张作霖。汤玉麟兵败后,张作霖并没有责罚他,还让他做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为报不杀之恩,就送了这两只老虎标本给张作霖。张作霖本是行伍出身,对于老虎极端喜爱,就将它们放在该厅收藏。后来,这两只老虎标本中的一只下落不明,另一只被送到同泽中学收藏。现在老虎厅中收藏的老虎标本是去年从福建订做的。 在老虎厅还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杨常事件”。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本为东北军元老,在张作霖时期曾受重用。但是张学良执政后,杨、常二人藐视张学良,张学良苦劝多次无效最后忍无可忍,于1929年1月10日枪毙二人于老虎厅。 帅府看点之东北政务委员会 “东北易帜”以后,东北建立东北政务委员会,当时东北政务委员会掌握着东北乃至整个北方的生杀大权。张学良先任主任,后任主席,并将政务委员会会议室设于大青楼一楼。会议室内设有会议桌和十三把坐椅。其中主席座椅后是一幅《九九重阳图》,上画着九只姿态各异的山羊,象征着长寿吉祥。在该图的上面则挂着孙中山的画像,在画像旁挂着当时的青天白日旗等。 帅府看点之豪华宴会厅 在大青楼的一楼还有一处豪华宴会厅。据史料记载,该厅所宴请的客人的级别至少是省级。该宴会厅陈设豪华气派,主要是“精雕细刻,富贵华丽”的清式家具,厅内还设有考究的屏风及两套精致的桌椅。 张作霖曾在这里接待过各省督军及孙中山、段祺瑞的代表。据说张作霖的大烟瘾很重,经常会吃着吃着饭烟瘾就上来,所以早宴会厅的北侧特意设了两个红木烟榻,供这位大帅“休息”。 帅府看点之张作霖起居场所 张作霖的办公室、卧室设于一楼南侧。卧室的设计基调以晚清家具为主,卧室内设有一张红木床及大理石镶嵌石几。办公室内有一张镶嵌大理石的办公桌和嵌有贝壳的木椅,桌前陈列老式冰箱。张作霖就是在这里对东北全境发号施令,指挥了两次直奉战争和对郭松龄的战争。 帅府看点之张学良办公室 张学良办公室位于二楼南侧,房间体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色,有现代化的沙发、写字台、椅子,营造出舒适、明快的风格。 帅府看点之张学良夫妇卧室 张学良和于凤至是少年夫妻,他们在二楼西侧的这个房间生活了近10年,他们也就是在这里有了4名子女,至今房间里还挂着这4个孩子画的水墨山水画。于凤至是一位很开通的女性,当她听说丈夫与赵四小姐的事情后,果断地决定接受这个闯入她生活的女人,在"帅府"东侧为她购买房子,并在晚年同意同张学良离婚,成全了张、赵之间的婚姻。本报记者何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