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阳清真南寺
释义

沈阳清真南寺位于沈阳沈河区小西路清真南路23号,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群体,为东北地区最大最有名望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创建于1627~1636年,(后金天聪二年至崇德元年),子1662~l 722年扩建,1796~1 820年维修。据《铁氏宗谱》载:"先祖铁魁清初有军功,官拜骑督尉,封显将军、光禄大夫,热心教门事业,门廷显赫,施舍家资而建南清真寺于小西关回民聚居区内,扩大寺址始具规模"。

简介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聚居的沈河区小西路附近。是东北地区现存历史较长的伊斯兰教古建筑。该寺建筑年代一说为明崇祯六年(1633),一说为清顺治末年(约1660)。初建时规模不大,约5O0多平方米。据《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记载,该寺系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创建并经历代重修。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1500多平方米。布局严整,有内外院及内外左右厢房作讲堂及客厅。礼拜大殿面积500多平方米,为5间勾连搭带卷棚及六角形(宽二开间)3层楼的窑殿1所。大殿不作凸字形,前部卷棚较小,后窑殿作六角形。窑殿凹壁是极赋纯地方色彩的仿大神牌形制,为其他地方所少见。整体建筑结构严整,青砖对缝,雕梁画栋,挂有多方匾额、楹联。礼拜殿建筑颇为考究,青砖对缝,雕梁画栋,结构严整。碑碣、匾额、楹联,应有尽有。水房建于大殿后院左侧。此寺是沈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暨沈阳市伊斯兰教协会会址均设于寺内。

建筑介绍

概况

该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 116平方米,建筑面积1 706平方米。这是以青砖墙围廓的中国古代殿宇建筑,三进院落,具有民族和宗教特点。全寺以礼拜殿(亦称大殿)为中心,前后院建有遥殿、讲堂、经掌堂、男女沐浴室、教长室、办公室、外宾室等60余间。

大殿

亦称礼拜殿是穆斯林诵经礼拜的地方。面积415平方米,殿内20余间。门前高悬"认主犯一"的醒目横额。殿内分前后两层,拱型隔间并列,前上方悬有已故书法家赵铭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占兰经句匾额。殿内粉饰乳白色,占灯、西式挂灯高悬,宽敞明亮,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颇有伊斯兰教格调特色。后殿四柱挺立,朱红地仗,斗棋昴然,挑檐翘起,檐端悬挂风铎。殿内原挂有三幅匾额,中为"天方正教",左为"真实无妄",右书"清高至贵"(已毁)。望月楼(亦称遥殿),紧接拜殿,高30米,三层楼,面积22.5平方米。六面窗牖,六面迥廊,六面大角,顶端为铜质新月仰空。房檐六角,挑檐翘起,檐端六个望兽附有风铎。楼为砖木结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序。这是穆斯林在斋日时,登高望月之处。南、北讲堂各五间,大理石地面,各110平方米, l 755年(乾隆二t年)建。南讲堂为会议室,北讲堂为教长和办公之地。垂花门,1796年(嘉庆元年)建,仿宫廷式样,木刻花鸟,浮雕石鼓纹,砖刻锒嵌棋子。附属建筑有:饭厅、锅炉房、沐浴室、茶房、车库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对该寺进行修缮,重建了沐浴室、女沐浴室及女拜殿,增加了采暖设施。该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宗教开放单位,市伊斯兰协会设在这里,有阿訇主持教务,成立了寺务管理委员会。1985年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月楼

亦称遥殿。是寺内建筑最高处,楼高约30余米,为三层六角形亭楼,是伊斯兰教"进斋"或"开斋"以月初月入为准,故建此楼以望月。楼顶端铜鎏金新月高悬,高耸苍穹,外部檐角上翘、檐端镶有望兽4个,并挂有警铃。二门 亦称垂华门。系仿宫廷式建筑,工艺精湛。门楼门罩木刻浮雕,彩绘花卉,两侧石鼓刻文门橔两个,甬道两侧栽植花木。山门 门上悬挂“清真寺”三个金色大字。门外有广场,东侧有影壁与山门相对称,影壁上刻有“清真古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