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家营村
释义
1 云南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沈家营村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陆良营村民委员会,属于坝区。位于北古城镇西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 镇政府5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917.5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223亩,其中人均耕地0.7亩;有林地800亩。全村有农户94户,有乡村人口32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人,劳动力21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7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3亩(其中:田168亩,地55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89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亩,其中养殖面积10亩;其他面积80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畜牧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4 %。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产业。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农村经济总收入28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26.3%;畜牧业收入135万元,占总收入的4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52头);渔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2.8%,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48万元,占总收入的17 %;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 3.9%。农民人均纯收入37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13.8%),在省内务工28人,到省外务工2人。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4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5万元,有固定资产50万元,年末集体收益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情况。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3亩(其中:田168亩,地55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89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亩,其中养殖面积10亩;其他面积8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97户通自来水。有97户通电,有9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5户(分别占总数的76.3%和67%)。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8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7亩,有效灌溉率为89.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 云南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下辖村

基本概况

沈家营村隶属于狗街镇小马街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狗街镇东北边,距离小马街村委会1公里,距离狗街镇10公里。国土面积有2.5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93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蚕豆、玉米、浅水藕、茭瓜等农作物。有耕地729亩,其中人均耕地0.53亩;有林地1067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0户,有乡村人口1387人,其中农业人口1387人,劳动力8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73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6万元,占总收入的51.1%;畜牧业收入134万元,占总收入的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00头,肉牛12头,肉羊85头);渔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0.95%;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12%;第二、三产业收入267.2万元,占总收入的31.7%;工资性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85%。农民人均纯收入321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收入1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人数60人(占劳动力的4.6%),在省内务工56人,到省外务工4人。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6万元,占总收入的51.1%;畜牧业收入134万元,占总收入的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00头,肉牛12头,肉羊85头);渔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0.95%;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12%;第二、三产业收入267.2万元,占总收入的31.7%;工资性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85%。农民人均纯收入321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0人(占劳动力的4.6%),在省内务工56人,到省外务工4人。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经济田承包款。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7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29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0亩。年末集体总收入18万元,有固定资产22.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尚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张贴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电话,有路灯。有370户饮用自来水。有370户通电,有3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4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5户(分别占总数的91.9%和82.4%)。该村到镇集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35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72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7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 河南霸州市南孟镇下辖村

【概况】

沈家营村位于霸州市北端,北邻永清县和固安县村西北1公里处是固安县牛驼镇南王起营村,东北处1公里处永清县龙虎庄乡北孟村,西边2公里京保路(国道)东边二公里廊霸路,该村属三角地,永固霸邻县地带。全村219户,总人数889口人,以汉族为主,有满族蒙族,有耕地1700亩,全部水浇地,有机井33眼,其中深水井3眼,中浅水井30眼,现在种植结构,现以种植苗木为主,林苗以杨林,柳林,槐树,果林,椿林,松林,柏林,合欢树,白腊林,清桐林等等。花类有月季花,红帽子,必桃,西针,丁香,沙地柏,榆叶梅,秋奎,红叶小波,绿叶小波等等。

【建制沿革】

在南北朝时间,该村名叫小红桥村,后来了姓沈的在此居住,改名为沈家营村,一直到现在。后来有姓褚,张,韩三姓,姓沈的已无人。其次是姓朱,王,董,刘,崔,赵,何,马,杨,共计12个姓氏。国民党时期,属三联县二区,1949年10月改为五区,至1953年6月属塔上乡,1956年6月属北落店乡,1957年6月属南孟乡,1958年10月属南孟红旗人民公社。属塔上管理区,1959年属南孟管理区,1960年属南孟公社,1984年1月改为南孟乡,同年4月改为南孟镇至今。

【民间艺术】

小车会及少林会,据传说,国家政变,国母娘娘挑桑,共娘美论保架,有一对老年夫妻送国母逃跑至老汉和婆儿。组成小车会,少林会追来时武行。史建于清朝未年,成员来自本村有50余人,每逢无宵佳节为民表演,解放后又在宋村清未评剧艺人王殿庆师傅,又成立评剧团。群众支持,每逢佳节搭台唱戏,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扫除四旧将戏装全部烧掉。自1985年群众生活富裕了,评剧团又成立了,老人们会唱的又教了新的成员,文武场和演员共有40余人,每逢节日登台现艺术、表演节目。

【大事记】

1969年,该村由于水利条件不好,有廊坊地区水利局和电业局给打深水井2眼,深度不足300米。每眼中有50千瓦的变压器供电。

1995年修砖道1.5公里。

1998年修本村街道砖道1公里。

4 云南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沈家营村隶属于西平镇大营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坝区,地处西平镇东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4.77 平方公里,海拔1,911 米,年平均气温14.90 ℃,年降水量1,159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302.00 亩,其中人均耕地0.62亩;林地1041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6户,有乡村人口2090人,其中农业人口2090人,劳动力13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74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9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8元。该村属于温饱小康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和外出劳务为主。

农村经济

本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9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4.8万元,占总收入的25%;畜牧业收入559.3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11头,肉牛8头,肉羊154 头,鸡171850只);渔业收入84.2万元,占总收入的5%,林业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0.21%;第二、三产业收入236.6万元,占总收入的13%;工资性收入453.6万元,占总收入的25%。农民人均纯收入551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和外出劳务收入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53.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4人(占劳动力的24%),在省内务工470人,到省外务工34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没有路灯。全村有516户通自来水、通电,有43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1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3%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有3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户数374户(分别占总农户数的76%和72%)。

该村到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没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农用运输车2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31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7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95亩,有效灌溉率为7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9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2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5 云南玉溪市通海县九街镇下辖村

乡村概况

沈家营村隶属于九街镇九街村委会。位于九街镇西北边,距离九街镇0.3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2300亩,海拔1801米,年平均气温16.2℃,适合种植蔬菜、烤烟等家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90亩,林地150亩,人均耕地0.67亩,共有经济林果地16亩。全村有农户339户,共1206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179人,劳动力73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58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沈家营村今后发展重点主要是:以新农村建设,田间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

农村经济

2007年沈家营村经济总收入49585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8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84%;畜牧业收入79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9%;渔业收入2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4%;林业收入5000元,点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01%。外出劳务收入15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41115元,人均纯收入3880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户145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户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户50户,还有6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7年底全村共拥有汽车25辆,农用运输车6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70辆。

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共有256户通自来水,88户还在饮用井水,339户通电,33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3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8户。

该村委会进村道路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至乡镇交通方便,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整个村委会共有169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5户;建有小水窖3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70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