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汉生 |
释义 | 1 武汉市收藏家沈汉生,1944年生于武汉,于1988年提前退休,收藏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物,总计达1500件。并开办湖北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 ◎ 简介沈汉生,1944年生于武汉,母亲是广东番禺人,祖父在无锡开当铺,父亲为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管家。沈的祖父和父亲留下一大批古代及辛亥革命时期的文物,被沈收藏数十年。他于1988年提前退休,经商赚钱继续搜集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物,总计达1500件。他还成功申请开办湖北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如今他靠475元的退休工资度日,却不肯卖掉一件文物。沈汉生现在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安定的“家”,让这批文物不再流浪。 ◎ 珍藏文物他有1500件私人藏品 剑长约1米,通体呈古铜色,剑柄镂刻有梅花图案,剑鞘盘绕金色花纹,剑身刻有一行小字“民国十年,孙文”。“这是我的镇馆之宝!”每当参观者走近这把鎏金梅花剑所在的展台,沈汉生就禁不住兴奋地介绍。 让沈汉生感到自豪的,还有他另外的1500多件藏品。他家里仅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文物就有100多件,其中有黎元洪在1912年送给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的红木匾额,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在1912年以前来往的信函,还有“孙中山”三字天然奇石等。 除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实物,沈汉生还有明朝和清朝末年的重要文物,如明朝皇帝的龙袍、康熙皇帝的圣旨等。还有黄兴作为起义军队军事首脑用的帅印,南京国民政府双十节圆会徽……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馆长孙霄说:“这次展出的藏品,有不少世界顶尖级的文物。” 他有个私人博物馆 对于拥有如此多文物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人一定是大富翁。但事实正好相反,沈汉生是个“穷人”,他和爱人现在全靠他每月475元的退休工资过活。他的“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是一个特批的博物馆:一个没有地址的博物馆。因为他没钱筹建博物馆,文物全放在自己家里,博物馆馆长、办事员、讲解员,全是他一个人。2001年,他带着300多件文物到北京展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等三名专家在鉴定书上写道:除几幅传世书法和个别展品外,未见赝品。大多属于重要文物,富有研究和收藏价值。据估计,在他1500件藏品中,至少有80多件够得上国家一级文物。 但他从没想过要卖掉任何一件,他联系展览都尽量当晚赶火车回家,因为付不起住宿费。在盐田区的展馆里,他和保安小饶一起每天睡在不到1米宽的办公桌上。 ◎ 保护文物他为保文物把它刷上漆 沈汉生的祖父在无锡北门外开当铺,那些龙袍、圣旨,就是从祖父辈传下来的。父亲沈良富则是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管家,公司在汉口的办公地点——南洋大楼,在1926年后有三层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征用,因此沈良富有机会和当时诸多辛亥革命要人接触。国民政府匆忙撤出时,沈良富便保存了大量物品和资料。临终前,沈良富把这些藏品分给了儿女沈汉生分的最多。但这些带有五色旗、十八星旗的物品,却是可能带来灾难的。沈汉生的三个兄弟姐妹就毁掉了很多文物。从沈汉生父亲起,这些物品就都藏在夹墙、暗楼或埋在地下:孙中山的佩剑在夹墙的尘土中度过了漫长的80多年;瓷器则刷上红漆变成了日用品。南京国民政府双十节圆会徽,他灵机一动,在背面装了一个把手,就成了米缸盖。 沈汉生的藏品有1500件之多,“文革”期间遭抄家时竟没有一件被发现,实在是让人吃惊。他得意地说,连我两个儿子都不知道,何况外人。而在1999年这批文物得见天日,沈汉生仍过着惊心动魄的日子。有人曾经假冒香港老板一边假装和他做生意,一边报警说他倒卖文物,企图没收他的藏品;有公司和他签订代理展览的合同后,怂恿他带出国门卖掉一两件。 曾有纪念馆为了得到沈汉生的藏品,竟然怂恿辛亥革命党人的后人,谎称藏品是他捐给纪念馆的,但后来不见了。但是这位后人偷偷告诉了沈汉生,说自己决不做这么缺德的事。他还感谢沈汉生冒着生命危险帮他保留了父辈的荣誉,如果东西在他手里,他早就成反革命了。两家人因此成了最好的朋友。为了防止歹人打文物的主意,他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退休15年来,他一直居无定所;而每次展览完毕回到武汉,他的文物都要由不同的搬家公司搬好几次才敢真正落地。 他做生意挣钱保护文物 沈汉生退休前在武汉市某汽运公司工作,退休后做了9年生意。“提前退休也是为了挣钱好好保护这些宝贝。”他说。但收集文物已经花了他数百万元,他所谓的“保护”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他家里摆满了文物,有时候走路要踩着文物走。沈汉生的名片上,博物馆后面括号中有个“筹”字,因为他的博物馆没有地址,永远只能是个筹建中的博物馆。沈汉生很害怕,不知这些文物随着他流浪四方、吃苦受罪到什么时候。“这些可都是国宝啊。撕掉一本书很容易,但一旦撕掉了,这些革命老人是谁,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了。” 从1998年开始,沈汉生就开始为他“养在深闺无人识”的藏品做宣传,先后在武汉、北京、岳阳、广州等地举办展览。2002年7月,沈汉生的“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经武汉市文化局批准在武汉成立,紧接着他申请的“辛亥首义铁血”和“五色旗与十八星交叉图案”又获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他的“辛亥风云”系列文物展获得了较大的反响。 2 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沈汉生,江苏省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别号石羽,陶羽轩。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范泽林、任淦庭老艺人学艺,专功金石陶刻。1965年从事专业创作设计。1985年参加中国书画涵授大学进修三年。1982年获中国轻工业部全国评比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1984年《百寿瓶》、《竹简茶具》获莱比锡国际金奖。1986年作品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故宫博物院和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88年《曼生十八式瓶》获景德镇国际博览会三等奖。几十年来创作作品三十多件套。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中心创作委员、江苏省无锡市美术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工艺美术专委会会员、任锦达陶艺有限公司副总工艺师兼研究室主任、中国紫砂博物馆新品评审委员。 ◎ 主要经历1994年 调中外合资锦达陶艺有限公司任副总工艺师兼研究室主任 1995年 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考察市场,赴厦门展览 1996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于“江苏省名人称号”. 1998年 被聘为无锡市中级职称评委。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02年 参展“中国杭州博览会”茗香茶具获银奖。为中国紫砂博物馆新居品评比评委。 2004年 创作特大“六方鱼尾瓶”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工艺美术评比中荣获金奖,创作“紫碗”获2004年杭州西湖博览会铜奖。赴广东汕头举办陶艺届,赴广州博物馆主办陶艺展。 创作2008年奥运会新品二件①奥运之光②中国红③鸿运当头等新品问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